◆吳化美 王麗娟
(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數學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其在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高中學生后續深造的奠基石。高中數學內容包括幾何和代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簡單實際的問題進行講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理解和學習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時效性。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師應當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滲透數學,從學生現實生活中出發,創設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認識知識、學習知識、發現知識,全面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后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生活化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其在創新教育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質量發生重要的作用。生化教學法是指將教育和生活密切聯系,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生活素材,豐富教學內容,簡化學科內容,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或復雜知識的理解;或者將教學課堂移至現實生活場景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數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使得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靈活,對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意義重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教學創新改革的具體體現;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數學課程特征的本質體現;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教學質量應當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創建生活化數學情景,將學生快速引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學順利進行。在創設數學情景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生活中熟悉或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切入點,設置富有創意的數學情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深入研究數學問題,自覺吸收和學習數學知識。通常教師可以整合教材資源,充分抓住學生生活情境,并不斷創新和設計,使之成為教學所用。比如,在學習“數列”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棋盤麥粒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并設問:“國王最終能否滿足象棋發明者的要求?”這樣開端引趣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從故事中快速轉入到教學課堂的內容中。在完成教學內容學習之后,教師再度回歸開端設置的問題,讓學生利用相關知識解決“20+21+22+23+24+…+264=?”問題,計算宰相所要求的64格棋盤的麥粒總數。
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大量普及,成為教育創新教學方法有效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轉化為聲音、視頻、圖片,讓抽象的函數理論和復雜的幾何知識變得直觀簡潔,并通過視覺和聽覺刺激學生神經系統,活躍學生思維,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比如教師在講解圓錐曲線時,教師應當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多媒體播放宇宙行星運行軌道,讓學生從直觀的圖像中了解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的外在表現形式,并分析各種曲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但數學又高于生活。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巧妙將數學知識還原生活,讓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這樣不僅能鞏固舊知識,還能從中發現新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和熱愛學習的情趣。在學習“均值不等式”時,教師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引入生活中常見商家打折促銷的問題。比如商家為了促進消費,開展了商品降價酬賓促銷活動,按兩次打折擬定三種促銷方案,其中甲方案是第一次打a折銷售,第二次打b折銷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b折,第二次打a折;丙方案是兩次都打(a+b)/2折;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商家采用哪種方案獲利比較多?這樣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從中體會“學有所用,學有所為”的樂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
生活中數學知識隨處可見,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神奇的力量服務于社會各個領域中。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挖掘生活學生周邊有趣的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比如,在學習函數f(n+t)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日期,假設某個周一的日期為4日,以7天為一個周期,可計算下個周一的日期為11日,再下個周一的日期為18日,這樣可以認為函數f(n+t)式中的n代表周一和4日,而t代表固定周期7天,這樣將抽象的函數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日期進行講解,使得教學內容通俗易懂,提高學生對函數知識的理解,為深入學習各種函數打好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高中學生的個性,創設條件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從實踐中感悟真理,提高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學習指數函數y=ax(a>0,a≠1)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0.1mm的白紙,并反復對折15次,檢驗0.1mm的紙張對折15次以后其厚度為多少?其實這個是一個以底數為0.1,指數的15的函數,y值即為最終對折后紙張的厚度。這樣通過趣味的動手驗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思考問題、獲取知識,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達到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高中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1]劉平.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2010,12(04):12-13.
[2]陳春芳.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8(01):58-59.
[3]王靜.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有效課堂策略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