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娟 朱新華 雷 雪
(山東省昌邑市龍池鎮龍池小學)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與技能,更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經歷學習過程,享受學習樂趣,使音樂成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調劑品,成為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場所。那么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如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傳統的音樂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過于重視教師的教學地位,教學往往呈現出模式化與程序化,教師處于主要地位,而學生一直游離在教學的邊緣,而成為課堂的看客,只是在機械而被動地進行學習。這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背誦教材上的知識點,而無法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更不要說發現與創造。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要轉變舊觀念,樹立新觀念,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權威與架子,要從高高在上的講臺走下來,真正地放權,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心理需求,將學生視為平等的學習主體,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主體身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音樂有著極強的感染力,能夠帶給欣賞者以心靈的啟迪、情感的培養,我們進行音樂學習不僅要讓學生從中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音樂意境之美、情感之真,要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奇妙而富有魅力的音樂世界中來。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如何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意境間建立直接聯系,這是展開想象、發展思維的關鍵。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那些語言與文字所難以表現出來的抽象的本質寓于直觀形象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之中,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如臨其境,更能夠從中獲取大量形象可感的信息,從而積累豐富的思維表象,使得學生能夠基于此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想,真正地讓音樂作品融于一體,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音樂與舞蹈是一對有機體,音樂是一種有聲的藝術,而舞蹈是一種無聲的藝術,二者從誕生之初就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舞蹈離不開音樂,而音樂也離不開舞蹈。學生間有著鮮明的個性,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要鼓勵學生將音樂與動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去創作、去表演,用專屬于自己的動作來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讓學生在玩中學習音樂,這樣既可以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活躍學生思維,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將動手與動腦結合起來,張揚學生的個性,展現學生的特長,達到發散思維、激勵創新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走下座位,伴隨著音樂的節奏來做各種各樣的動作,讓學生的身心處于最放松狀態,讓身體隨著音樂跳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以自己的特有動作來表現對作品的理解,這樣更利于激活學生創新的火花,培養學生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