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繼虎
(山東省昌邑市圍子街辦小章小學)
(一)多度的廉價表揚。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經常會用“真了不起”“你真棒”等語句對學生進行表揚。教師的這種做法要是運用得當對于教學是有幫助的,但是現實情況是,許多教師僅僅是為了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將表揚流于形式,不管學生是否是自己思考的答案,也不管答案是不是全面清晰,教師都對學生給予了表揚。
(二)對學生評價模糊。有的數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盡量在課堂上不批評孩子。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不僅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周圍同學聽講,降低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往往采用模糊評價的方式,有的視而不見,有的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并明確指出他這種行為的錯在哪里,應該如何改正等。
(三)將教學與物質獎勵相聯系。教師為了讓低年級學生安安靜靜地聽完整節課,往往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教師樂于用“小恩小惠”換取學生認真聽講,學生也樂于跟教師換取“小紅花”,一節課看上去是“皆大歡喜”,但是這種物質獎勵法長期使用隱患多。
(一)手腦并用學習法。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沒有養成學習意識,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面對晦澀枯燥的數學知識難以靜下心來專心聽講,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他們在課堂上“閑不住”,教師對此往往也是無計可施。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以學生的玩耍天性為依據,在教學中加入感官體驗,采取“摸一摸”“畫一畫”等趣味性強的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二)健全評價機制,激發學習熱情。過度的廉價表揚,會讓學生潛意識中認為教師隨時都會對他們的行為予以肯定,漸漸地放松對行為規范的約束,變得不遵守課堂紀律,甚至顛倒是非黑白,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價值觀的形成。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把握好表揚的“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標準也要適當調整。讓學生明白只有是自己思考的、完整全面的答案才能夠獲得老師的表揚。
(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低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敏感性,使他們逐漸具備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將學習、動手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實際演練轉化成低齡兒童能夠接受、掌握的具象物品,在趣味學習中積累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習生涯的開端,對后續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培養具有關鍵作用。小學生還是一張白紙,社會怎樣描畫,就會形成怎樣的圖像。在學校里,教師就是那個執筆人。數學教師在日常學習中,要力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將趣味教學與相對枯燥的知識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激情,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