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謝敏
教育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職業教育信息化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撐,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是全面提升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方面信息化應用水平。
黑河市職教中心學校是國家級重點校,學校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把提升信息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定最為學校近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2010年學校硬件建設基本完成,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批準為“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學校以《特色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為突破口,基本實現了信息化在學校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應用,全面提高了學校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和效率。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要提高信息化的領導力,提高信息化的規劃能力,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學校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一把手任領導小組組長,確保人員和資金的調配使用。小組成員由學校電教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為數字化校園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技術高,資金投入大,因此,必須做好充分論證,避免重復投入和浪費。首先,學校借鑒兄弟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結合學校中俄邊境的地域優勢及學校現有基礎設施,制定出學校《特色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兩年完成建設任務;其次,對“特色數字化校園”每個項目進行充分論證,形成相應的實施方案,確保“特色數字校園”為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服務的需要。
隊伍建設是發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要使“數字化校園”全面暢通使用,必須具備一支教育理念新,懂技術,懂管理的教職工隊伍,因此,學校要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幫助教職工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觀念,更新管理理念,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定期,不定期進行校本培訓,將教職工運用信息化能力納入年終考核目標體系,使全校教職工達到信息化技術能力相應標準。
黑河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地處偏遠,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因此,學習借鑒其他兄弟學校信息化建設經驗十分必要,也是學校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可以保證學校信息化建設技術領先,應用領域的廣泛。在信息化管理系統引進中,本著符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符合學校管理需要的原則,采取引進和參與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加速了學校管理的現代化,提高了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益。
學校信息化建設始終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因此,學校借助黑龍江省“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科研課題”牽動項目為契機,鼓勵學校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教師承擔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訓項目的研究與開發》、《護理專業精品課程資源的研究》、《中職學校教務管理應用平臺研究》、《信息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的研究》。
學校信息化建設相關人員共同研究制定了《精品課程建設要求與標準》、《精品課程的模式》、《虛擬仿真實訓課及課件制作腳本編寫指南》、《網絡課程錄制指導手冊》等。
改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的學習方式,探索出網絡環境下,具有中職特色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新模式。以課程開發為例,職業教育課程主要為實訓實踐教學服務,因此,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成為主要建設目標,彰顯了職業教育特色。學校以護理、商務俄語和計算機三個重點專業為試點,開發網絡課程、精品課程,鼓勵廣大教師參加共享資源課程開發。另外,學校地處中俄邊界,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護士學校,第五學校等多所學校建立合作辦學關系,兩岸教師共同開發網絡課程和教學資源庫,又使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平添了一抹獨有的色彩。“特色數字化校園建設”使學校教師信息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學校建立了教學管理平臺、學生管理平臺、辦公系統管理平臺、服務系統管理平臺。教學管理系統實現了教師教學管理、學生成績管理、科研管理等。學生管理平臺,實現了學校操行評語管理、成績查詢、家校互動、升學與就業信息查詢。辦公系統平臺管理,實現政務公開,無紙數字化辦公。服務系統平臺管理,實現網上設備報修,校園一卡通,為師生提供便捷服務。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重在模擬仿真實訓課程開發上,必須依賴教學方案,教學模式的設計,因此,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牽動著多方改革。直接牽動著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課程結構、課程體系的改革,實訓教學方案的改革,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規劃,師資能力培養等。學校在實踐中品嘗到改革的成果,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直觀性、多樣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大大激發和調動了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的潛能,因此,印證了“最好的教學手段是學生最能接受的手段,最適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最好的教學方法”這句話。學校教師與一線崗位的能工巧匠一同,采取“頭腦風暴法”,將職業崗位、工種的“基本能力”列舉,評估、優化、整合,共同開發符合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完全按照理實一體化的建設標準,虛擬仿真與實物操作相結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課程開發能力,具備課程解構重構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