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根元 劉軍良(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8)
隨著我國經濟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目前,人們生活水平已經從簡單的滿足溫飽程度大幅度提升到注重生活品質的地步,隨著今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休閑娛樂與運動時間也將越來越多,為提高生活質量,各種健身、娛樂等新式的休閑體育活動也會越來越流行。為滿足這股趨勢,越來越多的體育中介機構也都蜂擁而至。在實際市場中調查發現,市場上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的需要,特別是一些懂經營、懂管理、懂體育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這使得各大高校必須要認識到市場需求,將培養具有針對性的,可滿足市場需求的復合型體育人才作為教學教育的重點內容。本文主要對我國體育高校復合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以便為高校體育人才培養工作借鑒。
體育休閑專業的開設最早是在2006年,經過教育部門的批準,在武漢體院和廣州體院這兩個學院開設了這門課程,從此這門課程作為一個新興的課程在我國的高等院校開始興起,而且目前的現狀是各大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方式和模式也都處于摸索階段,也都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廣州體院的培養目標就主要集中在高爾夫領域,著力培養在高爾夫領域的全通型人才,著重在這一個領域;而武漢體院則還是著眼于培養大體育人才的模式。不管是哪一種模式與具體的市場需求之間也都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的,這樣的現實也就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并不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一點與發達國家的培養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發達國家的休閑體育人才在畢業后主要的還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這一點值得我們國內的高校進行思考,所以我國的高校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也需要大力的借鑒發達國家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地來培養出極具中國特色需求的體育人才來。
通過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的高校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采用下列的模式,即專業教育加基礎教育,采取學分畢業制度,最后的實踐實習也就是通過大約三個月的時間來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然后完成論文。這種培養途徑是沿用體教專業和社體專業的培養模式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限制了學生個性和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應用型、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的培養。對比過國外的體育人才教育課程我們可以發現,國外的人才培養則大多重視與其他的專業展開合作,共同的來開設課程,重視對于教學資源的分享與合作,特別是在體育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上非常注重于與社會上的休閑體育運營機構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市場化的鍛煉的途徑,這樣的方式有利于體育學科可以向著更加深度的方向發展,也就更加的適合于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
在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由于擴招,師資力量不夠,在教學上采取大課模式,即重視課內的學習而輕視課外的學習,主要的學習時間都用來教學,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時間,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對比國外的教學模式就可以發現不同之處:第一在重視各種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也將體育休閑專業的體育人員的各種技能教會給學生,給予他們將來成長的元實力,而且把課程的設置與市場化的職業考證緊密的結合到一起,方便學生的就業;第二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教學,教學中涵蓋了多個學科,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方便學生未來發展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第三就是各大高校非常重視于課程的實際效用的學習,也積極地與注重與各地區的休閑運動管理、戶外休閑、自然資源管理機構等部門建立合作關系,最大限度地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聯合培養休閑體育人才。對比不同的方式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我國的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方式的不合理所在,明確我國體育人才培養的方向。
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制定具體的教學大綱的前提條件,這一關鍵點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就決定了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體育人才的培養也就需要綜合的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第一未來的休閑體育的參與人數越來越多,二是休閑娛樂將成為人們追求身體與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三是老年化社會休閑治療與康復需求將不斷擴大,休閑服務將呈個性化的服務趨勢。根據休閑人才培養的三方面因素和未來休閑三大發展趨勢,在具體地體育人才的培養中也要注意人才的培養模式中要注重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全面的培養創新性的人才,具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吃苦耐勞、遵紀守法品德素質,具有休閑娛樂與旅游服務指導、休閑治療與康復能力;具有休閑體育組織經營與管理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主要也是基于完善的課程體系,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構建出多層次、復合型的課程體系就是體育人才的培養中的關鍵所在。課程的設置要具有科學性與靈活性,基礎的體育課程要強調知識面的覆蓋廣度,而且兼具適當的靈活性;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對于通識教育的培養,在任何的領域要想做到最好,首先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就需要人文社科等多方面的知識的給養,課程的設置也都需要綜合的考慮課程之間的針對性與互通性,通過具體的學習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在實際中可以融會貫通的使用。在選修課的階段,就要突出專業的方向,休閑體育的專業特色就是可以最大的面向未來,引領時代的發展,為社會的服務創造價值,而且具體的實踐教學也都要重視教學內容的遞進性,要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實現人才的培養目標的最重要的環節。基礎加專業的教學模式要在遞進式的教學實踐、社會實踐與職業實習中得到落實,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就業競爭力。
實踐教學本身也是人才的培養目標中比較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的實踐教學多集中于畢業前的3個月的時間,這種集中地實習方式很難彌補學生在具體地實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很難幫助學生完成“做中學,學中覺”的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所以為了更好的培養符合未來需求的休閑體育人才就有必要構建新的休閑體育的實踐教學的模式。
新的教學方式需要具體的以系統的思想來作為指導,在尊重目前的學生知識水平上,對人才的培養規格、培養的質量進行重新的構建,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幫助學生對于自身的理論自身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及早的在實習中來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避免盲目性而造成浪費實踐的現象發生。而且學校方面也需要加強對于實訓基地的建設,極大地拓展實踐活動的環境,而且也可以與校外的一些訓練中心等場地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進而充分的利用校外的基地,幫助學生可以走出課堂,了解社會的需求,鞏固自身的專業思想,強化休閑體育專業的學生的技能、職業能力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力的開展合作辦學的模式,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還可以提高自身學校的知名度與學校的品牌。
綜上所述,休閑體育在我國未來前景看好,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催生出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國的各大體育高校也要積極地根據社會的整體趨勢來合理的設置自身的專業教學,采用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通過高質量、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促進我國休閑體育文化和休閑產業發展。
[1]李因霞.體育休閑娛樂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11.
[2]曹士云.中外高校休閑體育專業現狀與特點的比較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