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梅
(內蒙古財經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伴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國發展快速,既改變了傳統的商務競爭模式,也推動了社會效率的提高。作為電子商務核心“四流”之一的物流,由于存在網購物流配送速度慢、非專業快遞商品破損率高、配送成本高等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重要環節。因此,如何利用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滿足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要成為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亟需破解的難題。
在具體的物流管理實踐中,物流企業的物流運作模式先后出現了第一方物流(即生產或銷售企業內部運作物流的模式)、第二方物流(即外部服務商為生產或銷售企業運作儲存或運輸的物流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3PL,即外部物流服務商利用其多模態儲運設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物流服務)等模式。其中,第三方物流能避免客戶進行物流基礎設施投資、降低物流運營費用,同時物流企業能夠占有物流服務利潤,因此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在該模式中,企業對第三方物流依賴度高,企業的運營風險也相應不斷加大。
隨著近年來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的需求不斷加深個性化、多樣化,產品更新也不斷加快、競爭加劇。物流服務需求也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全方位化和高度化專業化的趨勢,而這對物流企業的物流整體規劃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物流日漸難以滿足企業對物流全局的控制和監測的需求,難以向企業提供基于企業整體角度出發對整個供應鏈協同優化的物流服務。例如如何基于企業的整體資源和組織架構,與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進行無縫對接;如何整合企業信息,做好客戶的動態事件管理和協同綜合管理等工作。因此,集中整合整個社會的物流資源、能力和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基于一體化供應鏈的管理綜合服務方案及服務的第四方物流(4PL)開始受到關注。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及其物流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3 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過10 萬億元,五年翻了兩番,其中,2013 年網絡購物規模達1.85 萬億元,增長超過40%。與之密切相關的快遞服務緊緊保持著同步的增速,2013年,我國快遞業完成快遞業務量91.9億件,連續五年平均增長率達43.5%,業務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最高日處理量突破6 500萬件;從業人員超過100 萬人,每年新增就業崗位10 萬以上,每天直接服務5 000多萬快遞消費者。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給我國的物流企業在運轉效率和信息處理等方面帶來了巨大挑戰,電子商務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日漸顯現。
(1)物流行業發展整體不平衡、分散化。我國整體物流服務水平近年來明顯提高,但物流業務仍呈現發展不平衡和分散化的特點;盡管行業內和區域間的整合已經開始,但仍然缺乏具有高度競爭力、注重效率的企業。同時,我國物流企業多為中小企業,企業間的不當競爭提高了物流成本,導致物流服務出現時效性不高、售后服務不佳等問題。既加大了物流市場管理的難度,也嚴重影響了物流行業的發展。
(2)物流供應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根本宗旨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滿足客戶要求,且在形式上呈現出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發展趨勢,其中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物流的核心,是提高效率的根本。目前,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融合度不高,即使在倉儲的數量和分裝系統方面都未形成諸如亞馬遜和沃爾瑪這樣信息化水平,嚴重影響了電商物流的效率、效益,增加了成本。
(3)物流運輸基礎設施差,管理多頭。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不足制約著電商物流的發展。盡管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巨大,但我國還存在諸如高速公路覆蓋面不高、鄉村地區覆蓋率較低、鐵路貨運運輸量少、許多鄉村地區也沒有正式地址等問題。另外,我國運輸存在陸(公路)運、水(海)運、空(航)運和鐵路運輸等多種物流方式,但不同物流形態隸屬于不同部門管理,導致實現客戶的交叉運輸服務和聯運服務難度較大。不同物流企業和物流方式的融通、聯運和協作水平不高。
(4)物流服務單一,一體化的專業服務能力不足。電子商務企業由于產品多樣導致物流需求日益多樣化。而我國物流企業很少能做到以“最低的費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最佳的運輸途徑”完成對物品的空間轉移。因此,“得物流者得天下”已成為各大電子商務企業的共識。眾多電商企業希望物流企業更多的提供物流策劃、電子采購、訂單處理等供應鏈全程管理的物流增值服務。
(5)物流企業對資源的整合能力不足。目前,我國多數物流公司擁有自己的物流系統和設施,特長和優勢各不相同,但整體缺乏對全供應鏈進行運作的經驗和真正整合供應鏈流程的相關技術。特別是由于信用缺失,電子商務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來維系物流合作關系,導致物流成本增加。
第四方物流(4PL,Fourth-Party-Logistics)的概念最早是由Anderson 咨詢公司于1996 年(后更名為埃森哲公司)提出的,特指“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通過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為客戶設計、構建和運行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第三方物流供應商、IT服務商、業務流程管理者及客戶自身的能力管理等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是對現有供應鏈“外包”職能的進一步發展和對第三方物流職能的進一步加強。第四方物流不僅控制與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務,而且對整體物流過程提出策劃方案,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和物流信息充分共享,實現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中各環節和企業的協同優化。
(1)第四方物流推動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第四方物流的發展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高度發達和企業對供應鏈業務外包理念認可的基礎之上。第四方物流理念及模式的應用,能有效提高物流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降低電子商務物流整體費用。同時,第四方物流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業務各個層面的合作,可有效提高物流企業的運營水平,促進其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2)第四方物流能實現電子商務供應鏈流程再造。電商企業的物流供應鏈的切實改善需要協調、計劃和運作物流的各個環節。第四方物流能夠對物流供應鏈進行整合、優化和再造,將供應鏈內部及與之交叉的供應鏈進行創造性的重新設計,使企業的商貿戰略和供應鏈戰略融合,實現流程一體化,從而實現整個物流系統的流程優化和系統集成。
(3)第四方物流能開展多流程供應鏈管理,完善各節點企業的職能。一方面,第四方物流供應商承擔多個供應鏈的職能和流程的運作責任,工作范圍除傳統的運輸和倉庫管理以外,還包括制造、采購、庫存管理、供應鏈信息技術、客戶服務管理、需求預測等,能實現對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多功能、多流程的供應鏈管理。另一方面,第四方物流能融合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戰略思維,進行組織變革,通過采用先進技術,提供物流供應鏈管理的最佳方案,實現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間的功能轉換,提高整個供應鏈活動的運營優化和改善。
電子商務物流中引入第四方物流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但目前第四方物流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今后,伴隨著電子商務對物流服務在深層次和全面性上的要求不斷提高,第四方物流必將得到快速發展,并對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在實踐中加強對第四方物流的重視,積極探索第四方物流在電子商務物流中的應用。
(1)轉變企業的物流經營理念。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要將電子商務網絡化、虛擬化的理念應用至物流領域。如,將散置在各地、歸屬于不同所有者的倉儲通過網絡互通,形成一個統一的虛擬倉庫,進行統一管理、調配,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時,企業要通過行業協會等組織機構,推廣培訓第四方物流的管理理念和試點工作,增強企業的了解和信心。
(2)改變物流企業經營戰略,實現物流服務標準化。電子商務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合作共贏。傳統的物流企業需要改變目前以競爭為主導的經營理念,走向以合作為主的經營理念,以保證整合國內龐大但分散的物流資源,從而能夠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一整體解決方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滿意度。同時,物流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實現物流服務全流程的標準化,將物流各相關環節有機結合,實現各環節、各企業的操作流程規范和透明,增強了電商企業對第四方物流的信任。
(3)建立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平臺。電子商務平臺是實現第四方物流有效配置物流資源的基礎。第四方物流要求能夠對物流信息進行收集、加工、整理,從而能夠對物流過程進行控制、預測和決策。因此,電子商務第四方物流需要建立起一個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以整合全社會物流資源。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用戶和物流參與者都能夠實時就物流服務業務承接、最優物流解決方案和金融支持等活動進行互動和信息共享。
(4)著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咨詢公司和信息公司等戰略合作方,為第四方物流發展奠定基礎。第三方物流是第四方物流發展的基礎,管理咨詢公司是第四方物流先進管理理念的提供者,信息技術公司為第四方物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臺。因此,第四方物流的發展需要各方合作伙伴的鋪墊,需要對各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進行整合,進而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5)選擇恰當的第四方物流運營模式。國外第四方物流企業在供應鏈管理和物流服務功能方面進行了更多的探索和實踐。我國的電子商務物流可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選擇適當的運行模式,實現第四方物流的落地開花。如,采用協同運作模式,由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共同開發市場,其中,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技術、供應鏈管理等方案支持工作;采用方案集成商模式,即第四方物流是電商企業與第三方物流的紐帶,負責提供電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和對第三方物流資源的整合,將所有服務統一提供給電子商務企業;采用行業創新者模式,即由第四方物流面向同一個行業內的多個企業提供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第四方物流的規模效應,使整個行業在物流運作上效率提高。
(6)加強第四方物流所需人才的儲備。第四方物流企業發展的根本還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其所需的具有物流管理、管理咨詢、流程再造、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知識的綜合性人才還非常短缺。因此,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外部專業的人才培養和內部員工的培訓兩個方面儲備人才,以滿足第四方物流發展的現實人才需求。
[1]朱彤.論我國第四方物流發展困境及策略[J].物流技術,2012,(6).
[2]吳旭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供應商管理研究[J].中國外資,2011,(6)
[3]姚建明.引入整合風險的4PL模式下供應鏈資源整合優化[J].管理學報,2011,(8).
[4]陳艷.周盛世.青島市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探討[J].企業經濟,2012,(5).
[5]張如云.國內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模式探討[J].商業時代,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