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珍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檢驗教研室 陜西 寶雞 721013)
專業是最能體現一所高職學院的特色和內涵。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學過程改革是守住教學質量的保證[1]。本文圍繞“項目導向”教學法發展過程,以及對我院三年制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狀況的剖析,探討項目導向教學模式,構建醫學檢驗專業的的課程建設。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職業教育飛速發展,促進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著名的有德國的“雙元制”、美國的“DRE”、英國的“三明治”等[2]。這些模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其核心是工學結合,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德國教育界研究最多、討論最熱的課題就是關于“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2]。德國職業學校已將項目課程作為一門新型課程列入課表中,并開發出很多種項目課程實施類型[2]。大量研究表明,“項目導向”教學法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面表現出顯著的優勢。
我國對“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研究開始較晚,大部分“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理論也都是沿用國外的理論[2],自2003年開始廣泛關注“項目導向”教學法的研究。目前,在物流管理、會計、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等專業方面進行了廣泛探討和運用,進行了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高職醫學類專業,“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探討,僅限于護理專業等部分課程及部分教師個人的探索。因此,探討檢驗醫學專業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實用性。
近年來我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招生人數有增高趨勢,生源多為文理兼收,高考分數多在300分以下,或者有些達不到200分,且生源質量一直處于滑坡趨勢,這說明我們的大學教育已成為一種大眾教育。那么我院的檢驗醫學專業的教學模式如何改?根據社會和崗位的需求,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怎樣調整?針對目前學生的知識結構,我們的教學內容作怎樣調整?針對目前的生源狀況,我們的教學方法如何改進?針對目前的教學改革,我們教師的教學能力如何提高?等等。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醫學院校教學方法,基本還在沿用傳統課堂教學,既以教師的語言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要特征,教師注重通過講述來實現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卻被習慣性地忽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是否聽的懂?學到了多少目標知識都是不知曉的,學生的學習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尊重。
3.1 設計讓“用戶”滿意的專業課程內容:“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按照項目或者崗位需求,教師可以通過增刪內容來適應不同的學生,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的效率,使較多的學生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相關的知識,授課效果好,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和總結,能更清晰的使學生直面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因此,高職檢驗醫學教育中課程建設是關鍵。同時要注意專業與課程的關系以及如何借鑒醫院管理的經驗來開發課程和專業建設。高職院校的產品是課程,學生只是學校的“用戶”,因此,開發讓“用戶”滿意的課程尤其關鍵。課程作為專業的“細胞”,要從知識體系的框架上來考慮到前后的聯系,要有為同一個目標服務意識,并注重各關節的內在關系。
3.2 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導向”教學方式:在課程建設中,要開發適合目前生源狀況和工作過程的學習情景,這個過程對于習慣于傳統教學的老師來講,是一個比較艱苦的過程,有時也會不知所措,在這個過程中的原則應該是:首先是每個學習情境都是模擬完整的工作過程;二是每個學習情境應是同一范疇;三是學習情境之間是平行或關聯的關系,使之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趣味性、靈活性,同時注重工學結合降低訓練成本[3]。由于每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工作范疇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每個學習情境的載體也有所不同,載體的形式可以是項目,也可以是案例、模塊、操作方法、問題等;而載體的內涵則可以是技術要點、結果、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等。
3.3 “項目導向”教學模式中的教師角色的轉變:作為高職學院的教師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認為現在的高職醫學生越來越難教,雖然教師已經盡心盡力想上好每一節課,可是學生并不領情,他們根本不聽,或者聽不懂。這種情況下教師是放棄?還是改革教學方法?教師顯然不能放棄學生,那么教師就要轉變角色,同時也要思考為什么歌詞容易記住?詩詞卻較難記憶?教師要關注的不是教了多少?而是學生學了多少?不僅教給學生知識,而且教給學生認知和思維的方法。所以,對高職教師要求更高了,要求你不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心理學以及教學的藝術性等綜合能力,以及教師自身修養,并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學方法[3]。
3.4 設計基于“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評價考核方式:“項目導向”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是教學的關鍵。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包括小組教學、鼓勵學生扮演教師角色進行模擬教學、競賽活動、學習島、閱讀思考、崗位角色扮演,逐漸變學生“要你學”為“我要學”學習氛圍。高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相對較弱,如果沒有有效、合適的考核方法,那么學習興趣就會松懈,也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要完善課程考核制度,考核要做到全面、具體、科學,課堂考勤,課堂表現,理論考試,動手能力,團隊合作,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
[1] 許雅君;郝衛東.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02):238-239,292
[2] 田作軍,奉俊敏,吳宜娟等.問題導向聯合任務驅動教學法對神經科見習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教學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7)96-97
[3] 朱玉珍.檢驗醫學高職教育的探討與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05,4(13):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