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恬
關于外版圖書著作權引進的一點心得
□ 王 恬
本文主要闡述出版外版圖書的一些相關特點和內容,如:如何弄清版權歸屬,如何洽談購買版權,如何就合同的細節進行推敲,在外版書審稿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以及圖書出版后有哪些后續工作等。
外版書;引進版權;洽談合同;出版流程
筆者對最近做的幾本戲劇專業方面的外版圖書的引進、出版過程做一個總結,談談做外版圖書的一點心得體會。
版權歸屬這個問題比較容易弄清楚,只要找到這本書的外文原版書籍,就可以弄清。在外版書的版權頁上都會清楚地寫明版權的歸屬,一般都是寫“某某年?某某”。
當然也有一些版權歸屬相對復雜一些。比如在我們得到的外版書的那個版本上版權還是屬于某某的,可是在這個版本出版之后,版權發生了轉移。其他的出版者購買了這本書的版權,甚至是其他的出版公司購買了這本書原來的出版公司,這樣版權就發生了轉移,就不再歸原外版書版權頁上所寫的版權持有者所有。在這種情況下要弄清楚版權歸屬則比較復雜。因為一旦版權發生了轉移,原來的版權持有者很有可能聯系不上。原版權持有人在不再持有版權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不會回復你關于購買版權的郵件。
因此,在遇到版權所有問題比較復雜、比較難聯系時,相對更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聯系原書的作者。因為該書的版權盡管可能不在作者手中,可是一般作者都會知道現在該書的版權在誰的手里;并且圖書的作者本人一般都不是圖書出版商,因此他們不是那么在意圖書的版權收益如何,反而更看重自己的作品被翻譯成外語版這一成果,所以他們都會比較積極地去幫你聯系該圖書現在的版權持有者。一般是會直接把聯系郵件發給現在的版權持有者,或者是告訴現在版權持有者的聯系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作者已經去世,版權頁上的信息聯系不上,那么可選的方式就是聯系作者的家屬如配偶、子女等,一般他們也會幫助聯系到該書現在的版權持有者。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原版圖書的版權所有者在中國有版權代理機構。這種版權代理機構都是職業版權代理公司,相對比較規范和高效。所以只要和這些版權代理人聯系上了相對洽談版權的難度會低一點。
在進行購買版權的洽談時也有幾種情況。
一是版權在作者本人手里,直接和作者進行版權洽談。這種版權的洽談一般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作者一般都希望自己的書能出外語版,因此他們對版稅的高低和合同中一些權益的規定不會過分計較,只要基本滿足要求就可以了。而且他們一般也不會提什么苛刻的要求。
二是版權在某出版公司手里,要和出版公司進行版權洽談。這種版權的洽談要比第一種復雜一些。因為對方是出版公司,因此他們對原書是否翻譯成外語不是很看重,而看重的是他們是否能得到實際的利益。在和這樣的出版公司進行版權洽談時就要有一定的策略,不能像和作者本人洽談時那樣直截了當。而應該在語言上使用一定的技巧。如果像對作者那樣直截了當地說完全有能力出版這本書,而且出版的質量很好,那么對方很有可能將價格提得很高,高于這本書實際的應有價格將版權輕賣。因此需要讓對方知道我們很想出這本書,但是我們是職業出版人,不會無謂地舍棄我們自身的利益去出版這本書,是在綜合考慮整體利益的基礎上出版此書的。這樣對方就會平衡考慮他們應該出怎樣的價格出售該書的版權。因為如果我們購買了該書的版權,他們是能夠獲得利益的,所以他們會很愿意跟我們洽談,可是如果他們的價格過高,他們也會明白我們可能不再繼續洽談。這樣他們就會提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再經過彼此的一番協商,一般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價格。
三是版權在某出版公司手里,但是該公司并不是特別看重得到的金錢利益,而比較看重書籍的質量。這種版權洽談跟第二種側重點不同。在跟這樣的出版商洽談時要充分展示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成果,最好能列舉責編過哪些比較好的圖書、出版社有哪些出版方面的成就等,讓對方覺得你是十分專業的圖書編輯,同時你們的出版社也是十分有實力的出版社,讓他們覺得圖書在你們出版社出版是有質量保證的,這樣就比較容易贏得這一類公司的授權信任,從而得到外版書的授權合同。
在達成了購買外版書版權的初步意向后就要進行有關版權合同的細節談判。談判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價格問題要有事先預案。要對該書的版權價格有個基本的預判和應對預案。先了解好類似書籍的版權價格大致是多少,然后以這個價格作為談判基礎進行談判。還要做好價格浮動預案,事先想好價格與預期較遠時如何應對,都要有一定的預案。因為國外的出版社及版權人通常習慣以版稅的方式來支付稿酬。因此制定一個合理的單本定價和印數,就顯得很重要。價格太高則不好銷售,價格太低則可能導致付給對方的錢數較少,使對方無法接受或是在付給了對方版稅之后我方出版社沒有太大的盈利空間了。所以單本定價要合理,要經過綜合分析后再定一個合理的價格。而印數也要綜合考慮銷售量和能使對方接受的版稅額兩方面。
二是對防止盜版及防止網絡侵權等方面條款的約定。在防止盜版及網絡侵權的談判方面既要有專業出版社對著作權和知識產權的尊重以及對著作權法的遵守,也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現實社會維護版權的實際能力。因此,我們既要在合同中規定相關的防盜版、防網絡侵權的條款,又不能一味地按對方的要求將種種防盜版的條款設定得十分苛刻。因為如果將那些防盜版、防網絡侵權的條款訂得過于苛刻了,則在我國現在這種國家巨大、人口眾多,監控力度難以十分到位的情況下,是很難將這些條款切實辦到的。
三是對于再版、加印等相關條款的約定。國外的出版公司對版權的利益最大化是十分重視的。因此他們在圖書再版、加印等方面經常會有十分詳細的規定。所以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仔細分析對方的條款內容。要進行自身出版社盈利空間的適當估算。要經過洽談使再版、加印的版稅要求處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內。既要讓對方能接受這個價格,又要讓我方出版社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四是關于違反合同規定的內容的賠償問題。一般外版圖書的版權人都對合同中規定的權益比較看重,所以他們會對違反合同規定的行為有比較詳細的賠償要求。如,超過合同期限未付版稅應如何賠償;超過合同期限未出版圖書如何賠償;加印、再版等未經過版權方許可如何賠償等等。因此在簽訂合同時要盡量對合同中有時間規定的部分仔細分析,確定一個合理的時間區間。這個時間區間既要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應做的事情,以免由于時間設定不合理而導致后面的工作十分被動,又要考慮到對方的時間需要,讓對方感覺時間合理不是太拖。
總之,在進行版權洽談和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把出版一本書涉及的種種問題都綜合考慮到,在平衡了各方面的問題都比較恰當、穩妥后再簽訂引進版權的合同。
在簽訂購買圖書版權合同后就要進入圖書的出版流程。這個過程和出版中文圖書大致相同,沒有太多特別之處。但是有幾個方面也要注意:
一是外版書要申請外版圖書“著作權合同登記號”。這個登記號需要一些文件資料。在申請前最好先仔細看清申請這個登記號需要哪些文件,將所需文件都一一核實清楚,再去申請,這樣比較容易通過。如果為了圖快,沒有核實清楚文件就匆匆忙忙地去申請,很有可能造成申請不通過,返回來重新申請的結果,這樣只會更耽誤時間。因此,不如事先把文件備齊、核準再去申請,這樣看似前面時間花的多,其實容易一次通過,總的看還是更節省時間。
二是外版書在審稿過程中有一個外文原稿與中文譯本的對照問題。因為譯者在翻譯外文作品時由于種種原因,如:作者自身的中、外語水平,作者翻譯作品的時間是否充裕,作者對一些相對不太熟悉的領域的知識掌握程度等,容易造成少量中文譯文與外文原文對不上的問題。因此,在審稿時最好是能將外文原稿與中文譯稿對照審讀,這樣能更好地提高中文譯本的準確度和翻譯質量,從而保證圖書的整體出版質量。
三是圖書出版后的信息收集。在圖書出版后,有些外版書的版權持有人比較注意圖書的售后信息收集。因此,我們對這一環節也要認真地完成。雖然中文圖書在出版之后也經常會做售后信息收集的工作,但是那都是比較隨意、籠統的,并不是十分切實有據的。而外版圖書的有些版權所有人則比較重視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在做這一環節時就要盡量扎實、認真地去把一些相關的售后信息總結出來,這樣既能滿足對方的要求,又能對自己所出版的圖書有個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
作者:王恬,中國戲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