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南
電視編輯在日常工作中,要從實際出發,在宣傳我國傳統文化與先進科技水平的同時,吸收國外先進的文化,拋棄封建、不健康、有危害的內容,在分析老百姓的需求基礎上,整合出能夠讓群眾樂于接受的形式宣傳。
電視編輯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不斷創新,才能使節目增加新鮮感,提高電視媒體的競爭力,使電視媒體獲得更健康快速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視節目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大部分電視內容枯燥乏味,沒有創新特色,總給人千篇一律的感覺。電視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電視節目卻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無法滿足電視觀眾日益增加的需求。網絡媒體的出現,以其靈活多變的風格為廣大觀眾喜愛,如果電視節目內容不進行改革與創新,就無法在主流媒體行業取得長足發展。
經過幾代電視編輯的努力,電視節目才發展到今天。但是由于社會在發展,人類文明在進步,各種新媒體形式的出現,使得電視和廣播已不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媒體。尤其網絡媒體的出現,以其自由的選擇空間、多變的宣傳形式,對電視媒體的沖擊最大。電視媒體陳舊的節目編輯形式明顯已不適應當前觀眾的審美需求。電視媒體傳統的節目形式過于傳統和保守,總給人換湯不換藥的感覺。偶爾有受觀眾喜歡的電視節目出現,大多還是從國外買回版權,全盤照搬。比如,當前最火的綜藝節目湖南臺的《爸爸去哪兒》就是從韓國購買的版權,節目收視率屢創新高,參加節目的所有嘉賓被全國的電視觀眾喜歡和追捧。這說明節目的制作很成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節目的創意以及節目中每一個游戲環節都是全盤復制韓國的節目。《中國好聲音》等這些受觀眾喜愛的綜藝節目也大多是從國外購買版權。不能創意構思,制作出中國本土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是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電視編輯角色定位是完成電視臺節目制作、任務。電視編輯要多才多藝,既能寫新聞評論,又能寫時事評論;既能寫節目策劃,又能寫劇本臺詞。電視編輯的定位是以編輯學為基礎,隨著電視節目的需要,跨越不同的領域、學科。電視編輯要以獨特的職業敏感性,在適應時代的需求下,吸收最新的文化,進行角色的轉變。
電視編輯需要不斷地進行電視節目創新,以創新求發展,只有電視節目得到創新和提高,才能提高收視率,擴大電視節目影響力,增加競爭力。電視編輯一定要清楚本身在電視媒體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一個節目的制作中,電視編輯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一個節目的靈魂就是電視編輯對節目的構思與創新。所以,一個成功的電視編輯絕對是一個成功的策劃人、創意人,是一個會編、能導還能剪的多領域知識人才。
以往電視節目只能發揮信息傳播的功能,電視節目本身既沒特色,也沒個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媒體的壯大,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提高,沒有特色的節目就不會被觀眾喜歡。電視編輯也要跟隨發展的步伐,在節目的制作策劃上,準確定位自己的節目風格與特點,挖掘節目潛力,迎合觀眾的審美需求。電視編輯要利用掌握的一切電視節目制作知識,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節目,更好地發展和傳播我國的電視節目。
電視節目的播出,要收獲的不僅是收視率,還有節目對觀眾的引導作用。一個節目是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是否對觀眾產生正面積極的引導作用,都要靠電視編輯來把關。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引導人民群眾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顯得尤其重要。西方新思潮對我國人民群眾的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如何引導人民群眾學習優良的科技文化,拋棄不健康、不良的內容,作為一個電視編輯責任十分重大。人民群眾看電視節目大多是追求娛樂性,但如果電視編輯不能明白一個節目的實質,只片面地追求娛樂性,而放棄了節目的藝術性,那這個節目注定會流于媚俗,必將被市場所淘汰。任何一個能夠受觀眾喜愛、長遠發展的電視節目都是娛樂性與藝術性兼備的。例如《正大綜藝》這個央視曾經的品牌節目,既能使觀眾在節目中欣賞到各國的風土人情、娛樂百科,還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每看一期節目都覺得對自己是一個提升,因此,這檔節目深受各階層、各年齡段的觀眾所喜愛。
電視編輯要用發展的眼光分析當前的國際形勢,分析國內外優秀節目的優勢與劣勢,分析自身欄目的能力與不足。在努力提升電視編輯專業水平的前提下,根據電視媒體的發展與觀眾的需求,為自身欄目發展找準基礎點,進行改革與創新。各欄目的電視編輯一定要參與節目制作的各個環節,努力提高策劃能力,選擇觀眾易于喜歡和關注的角色來進行節目創作。另外,由于欄目組各崗位差別較大,一定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能制作出更精良的節目,更好地為廣大觀眾服務。
電視編輯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根據不同時代的發展需求,進行合理的轉變。只有加強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對電視節目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心策劃構思,才能深受觀眾喜歡,從而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提高電視媒體的競爭優勢。電視編輯要有自覺的創新精神,在編輯創作中對情節進行增減加工,一系列的編輯優化都是為了構建最完美的電視節目呈現給觀眾。
[1]李金娜.淺析電視臺編輯角色的定位與轉變[J].活力,2010(4).
[2]杜寧.電視臺新聞編輯角色的定位與轉變[J].魅力中國,2013(13).
[3]孟瑋.新時期下編輯角色的文化定位[J].大眾商務(下半月),2009(8).
[4]王文莉.從文學期刊經營方式的轉變看編輯角色的變化[J].雞西大學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