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新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西安市 710124)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然而招聘崗位卻同比下降15%,使得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然而2014年仍有727萬畢業生,所以就業的形式更加艱難。獨立院校的人才培養與研究性、教學型院校和職業院校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就國際貿易專業而言,獨立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專業的國際貿易知識和相關技能。然而采取怎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各獨立院校首先就要解決的問題。
外貿從業人員因其所參與的國際貿易性工作的特質,所以要求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和品德涵養。而這也就反映出國際貿易專業培養出的人才應該滿足人才市場需求的哪些特點。通過簡單的歸納,可得出一下四點。
第一,具備過硬的基礎知識是外貿從業人員首要滿足的條件。作為一名外貿從業人員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熟悉外貿的工作流程以及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是其順利展開工作的前提。
第二,外貿從業人員的工作是復雜多變的,所以只是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有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來應對實際情況中出現的各種困難與挑戰。所以現在的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除了要求國際貿易人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還要求其最好是熟悉外貿流程、有豐富的外貿工作經驗以及較強的操作能力。
第三,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還處于發展階段,各種新的貿易現象不斷涌現,且各種貿易規則和貿易政策都在不斷的變化調整,所以這就要求外貿人員必須擁有強大的自學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新的挑戰。
其四,現今的用人單位十分看重人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創新能力,更是要求國際貿易人才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當今的國際市場競爭是激烈的,是挑戰與機會并存的,企業要想在這樣的國際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且始終屹立不倒的話,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所以這也就要求我們的外貿從業人員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既要抓住眼前的商機,也要能夠主動創造商機。
獨立學院順利實現培養目標的前提是合理的課程設置。但是大多數獨立學院的課程安排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有較多的總課時且理論性的課程居多,實踐性的課程較少,且通識教育課程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專業課程的比例相對較低,課程內容多有重復的地方。這樣的一種課程安排,看似是對學生進行了全面教育,但實際課程分配不合理。獨立學院的學生生源具有復雜性,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所以這樣的課程設置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想要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是很難的。
師資對于學生的教育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大多獨立學院當前的主要師資是由退休老教師和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組成,本應該作為教學精銳力量的中年教師則比較稀缺。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實際在國際貿易的崗位上工作過的,所以擁有和能夠傳授給學生的還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際的外貿操作經驗,很多的實踐教學更像是在走過場,缺乏實際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較低,難以提高。
目前的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方式是比較單一。大多數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述,單向的傳播知識,學生只管記下教師所講的內容,至于理解與否是不管的,創新也是談不上的,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直接被忽視了。這樣的一種填鴨般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現不出來,學習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更是難以提高。
當前,很多國際貿易的學生面臨著實習難的問題,很多企業都不愿意接受在校生來企業實習,學校建立的實訓基地絕大多數還是處在一個開始階段,無法真正的投入使用,能夠切實地擔負起實訓任務的企業鳳毛麟角。另一方面,學校各類實驗室所能提供的實訓軟件,有不能滿足實際外貿工作的要求。實踐教學環節的欠缺使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很難得到且是的鍛煉與提高。
獨立學院的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和教育理念進行確立,其核心的出發點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希望向社會輸出符合要求的專業型人才。所以獨立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是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首先,確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目標市場”,之后針對目標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采取相應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使得學院培養出的人才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素質能夠滿足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且這一目標的確立不僅代表者學院必須完成的使命,也是學院儲蓄發展的動力源泉。其次,用人單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所具備的能力不是簡單的崗位能力、實際操作的能力,而是進一步的要求人才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總體來講就是企業需要的是有復合型與綜合型能力的人才。
此外,獨立學院在科學制定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要注意不要全部的照搬一二類普通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切實可行的培養目標,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只強調某一具體的崗位技能,忽視綜合型的專業能力培養。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不能只是一味的突出崗位技能的重要性,還要加強理論基礎教育,只有具備一定是知識基礎才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且學院還應該強調學生崗位適應能力與職業拓展能力。高職高專和中專院校的人才培養,對單一的崗位操作技能的培訓更加突出,培養的多是一般型人才和操作技能型人才;然而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該往更高級的方向上探索,具體的目標定位應該略低于一二類本科院校的“學術型、通識型”人才培養的規格,但是又高于高職和中職院校“操作技能型、實用型”的人才培養規格。
獨立學院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所以構建創新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還要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分析,做出系統的規劃。把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緊密聯合,考察就業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有哪些,根據這些制定好人才培養的標準,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獨立學院制定的人才培養的標準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要求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熱愛外貿事業,且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誠實守信,恪守崗位,有高度的保密意識,能夠團結集體,有合作意識,同時具備大膽挑戰、勇于創新的精神,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和協調能力。
其次要求學生有專業的知識結構,面向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需要具備相當的外語、數學、現代信息技術和文化知識,屬于高度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且因為國際貿易的特點,所以要對相關國家的經濟和貿易理論,以及法律法規、政策乃至國際慣例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還要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熟悉操作流程。
再次是針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要具備較好的外語實際應用能力,能夠借助外語進行商務洽談,并且對于外銷合同、信用證及相關單據有獨立操作的能力,對進出口貿易的各個主要環節熟悉,能夠獨立操作大體上完成。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還要掌握一定的電子商務技能,能夠把營銷、報關、核銷、和結匯等工作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完成。此外學生最好還能運用所學知識,對國際經濟動態和市場走向做初級的分析、預測。
最后可以要求學生具備考取相關的專業證書的能力,比如商務單證員證書、國際貿易業務員資格證書、報關員資格證書、全國外銷員從業資格證書。
正如上文所言,很多獨立院校的師資的主要組成人員是退休老教師及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這些教師習慣以理論知識為主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也多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很少有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內容。針對獨立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定位,其教學模式應該體現“教”與“學”的結合,要在課堂上實現“教”、“學”、“做”三位一體,要想真正地做到搞個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灌輸式”教學,應該采取采樣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激情教學法、奇趣教學法、問答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仿真模擬教學法、實戰式教學法等,改變過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并且還可以在教學中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穿插其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把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向“學”和“做”轉變。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各種視頻音頻設備,模擬現實生活開發模擬實訓室,模式現實生活中的車間、工廠、銀行、商店、外貿公司報關大廳和國際商務洽談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模擬實踐,提高實際應變能力。此外,如果實訓的規模或者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社會評價、班級評價以及院系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
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是課程的改革,如果能夠做到課程改革,那么教學改革中的其他問題也就不會太難解決了。國貿專業的核心崗位群是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外貿跟單員、國際貨代員及報關報檢員,而要真的要實現學生現在學什么將來就做什么,就要要學校的課程體系是以核心崗位群為目標核心,所有的課程圍繞這個核心展開,并服從和服務于這個核心。因此建議獨立院校在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時,減少甚至取締純理論類的課程,要增加理論加實踐或者純實踐的課程,在設置課程名稱是要盡量體現出實踐性的內容,比如:《X X X實務》、《X X X操作》、《X X X模擬》,不要一味的模仿一二類普通本科的課程名稱設置,要區分開來少用《X X X理論》、《X X X概論》、《X X X通論》。而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要盡量向生活靠攏,在遵循項目引導的基礎上,堅持任務驅動原則,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教”、“學”一體化。
既然在對學生的教學主要是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形式,那么相應的對學生的考核也應該實行卷面考試與實際操作考核的兩種考核途徑。在這里針對卷面考試的形式,可以有“閉卷”、“開卷”以及“半開卷”(也可稱是“半閉卷”)的形式。依據考核內容的側重點不同、考核方式的不同,課程的整體成績也可以劃分成課程考核成績與技能認證成績兩部分。前者是綜合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的考核,考核的主要依據來源于學生提交的成果、論文、作業、平常的各種表現以及各種評價結果,考核的方式可以是筆試也可以是答辯和實操。但不管是何種方式,都要堅決打破以往“一卷定終生”的形式。舉例來說,可以把對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和專業基本技能課程的考核由校內的教師負責;而針對專業核心技能課程的考核可以采用課程考核與職業技能認證相結合的方式;如果是整周實訓則可以由校內指導教師負責考核;而如果是針對頂崗實習則可以請校內外指導教師共同考核,并且主要是由校外指導教師負責。
針對獨立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欠缺問題,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考慮與國貿企業合作。根據國貿企業工作崗位群需要的核心工作能力來設置課程、確定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考核模式、學分和課時分配等內容。從事外貿行業的企業對崗位群及其需要是最清楚不過的,所以獨立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可以邀請外貿企業的專業人士參加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確保畢業生能夠更好的與行業企業接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獨立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教育滿足社會需要,緊跟時代步伐,避免出現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
獨立院校也是本科高等學校的一類,其主要教育資源是來自于母體學校,采用民辦機制運作,隨著近年來嚴峻的就業形勢,獨立學院的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不容樂觀。且全球金融危機對國內進出口企業的沖擊仍未完全消退,許多進出口企業在人才的招聘上還是處于縮減狀態,所以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而言,本就是就業緊張,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面對越來越難的就業形勢,獨立學院應該改變過去的人才培養模式,從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著手,系統規劃人才培養的規格,改革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方式、考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及結構,爭取校企合作,聯合制定獨立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使得學院人才培養是符合社會需求,緊跟時代節奏的,避免與現實出現脫節現象。
[1]孫艷萍,徐麗.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探析[J].商業經濟,2010(01)
[2]莫運襟,李志強.工學結合的高職院校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以城建學院國貿專業人才方案制定為例[J].廣西輕工業,2011(05)
[3]張莉萍.獨立學院國貿專業仿真實訓室構建研究[J].經營管理,2013(12)
[4]劉曉燕,龐彥龍,薛芳,苑浩暢,王曼.獨立學院國貿專業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