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承德市 067000)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社會科學,具有抽象性、特殊性、復雜性、實證性等特點,因此使得許多人都錯誤地認為歷史教學是古板枯燥,乏善可陳的,更是與藝術這個詞風馬牛不相及,殊不知,藝術性也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歷史教學特別是初中歷史教學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掘這一特點,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
優秀的教學設計既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良好的開頭則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歷史教學設計的藝術性首先體現在課堂的導入上,比如在講述“觸摸人類心靈的文化”一課畫家梵高一目時,為了拉近藝術與現實的距離,貼近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身臨其境,我先播放了歌曲《梵高之歌》的視頻影像,優美的音樂伴隨著詩一般的歌詞回響在學生的耳畔,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他們的眼前徐徐展開,學生立刻興奮起來,表現出了對這一課濃厚的興趣,毫無疑問,這一課的教學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其次歷史教學設計的藝術性還體現在情境教學中的問題設計上,利用問題來進行情境教學,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體驗歷史,感悟歷史,就要求教師注意問題設計的藝術性,使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他們進行分析思考、進行想象聯想、進行喜怒哀樂的不同體驗領悟。比方說在講述畢加索這個人物時,如果由老師干巴巴的講述畢加索的作品怎樣具有反法西斯的意義,就變成了枯燥的說教,學生既不感興趣,也不會領會其作品的精髓,這時,如果用多媒體分別展示出畢加索于1940年,1950年和1952年創作的三幅《和平鴿》畫作,再巧妙地提出問題“為什么1940年和1950年的作品是黑白色調的,而1952年的和平鴿作品卻是彩色的?”,吸引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意識到畫家的作品與整個時代的背景是息息相關的,畢加索反法西斯斗士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的躍然紙上,深入學生腦海了。所以歷史教學問題的設計必須具備藝術性,才能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才能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語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可以看出教學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教育的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初中歷史教學更是如此。首先是歷史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歷史學科教學的專業語言一般是用來闡明歷史概念的特征,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和現象的。因此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的歷史教學語言用詞必須準確和嚴謹,不能似是而非,從而誤導學生。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中國近代史上冊中國遭受的列強進行的侵略戰爭時,就不能隨意把這些戰爭的性質統稱為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因為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以像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發動時英法等國還沒有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所以只能稱之為西方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這樣講就比較專業和嚴謹。還有,比如說,在講述五四運動的內容時,我們不能光對學生強調五四運動前期“四提倡四反對”的內容,還要客觀準確地把五四運動的后期內容“宣傳馬克思主義”告訴給學生們,讓學生心中對五四運動的內容有明確清晰的概念,而不是模棱兩可。總之,歷史教學專業語言必須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史。
其次歷史教學語言要具有色彩性。我國著名歷史教育學家趙恒烈先生對中學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技能分出了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東西能如實表達出來,使學生聽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樣想得清楚,說得明白,能完整的表達思想。第二境界是聲情并茂,使語言、表情、動作配合起來,表達得活靈活現,使之傳神而動聽;第三境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教師的講述,如帶領學生到歷史現場,入其境,見其人,聞其聲,選詞有方,文有限而意無窮,點撥著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盡。縱觀這三種境界,實質就是讓我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語言要生動形象,不能蒼白無力,要色彩性強,要引人入勝。比如說,在講解清末民初新景觀一課時,老師一上講臺就拱手作揖稱“學生們辛苦了”,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風趣幽默的話語和表達方式逗得捧腹大笑,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進而老師乘機講述新舊禮儀稱呼的變化,學生會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識,并且肯定會記憶深刻。再比如在講解朱熹的時候,如果教師這樣導入“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知名度無以倫比,就連地球人都知道的明高祖朱元璋都想改自己的家譜,好把他列為自己的祖先”,學生肯定想一探究竟,會對朱熹這個人充滿好奇,想具體了解關于朱熹的具體史實,這樣,由幽默的充滿強烈色彩的語言開始,已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當然,歷史教學語言的色彩性不光體現在語言的幽默上,它可以是慷慨激昂的、詩意優美的,它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不同的教學環境可以變換不同色彩的教學語言,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教學語言的魅力,從而愛上歷史學科的學習。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中充滿了藝術性,無論是從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語言上,我們只有不斷發現,不斷創新,才能把我們的課堂藝術化的呈現給學生,使教學過程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