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欣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75)
當前,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主要實施場所,為社會輸送大批高技能人才。隨著就業壓力日趨嚴峻,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日益凸顯出其重要性。高職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密切相關。我國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水平上參差不齊,尚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呼之欲出。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管理模式,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精細化管理”最初起源于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企業開始嘗試這種管理模式。隨后,這種企業管理模式在歐美國家發展并逐漸完善?!熬毣芾怼弊鳛槠髽I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幫助企業最大限度管理資源和成本,為企業節約資本。當今,“精細化管理”已經為世界各地企業所采用。企業通過“精化”和“細化”管理工作,推動管理工作進步。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日清日結,每天要對當天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
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開始嘗試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這同時也是高職院校應對就業新需求的必由之路。
在高職院校中實施“精細化”學生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全、更細、更精的知識,使之形成系統有效的知識結構,更易于學生走入社會、適應社會;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職院校更好整合教學資源、管理資源,逐漸形成科學管理模式,大大提升學生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精細化管理”模式更加強調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能幫助教師調整管理思路,更好為學生服務。
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對學生思想狀態把握不夠,學生管理工作理論、規律掌握不佳等問題。
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還停留在教師經驗、學校傳統基礎上的粗放式管理階段。一些教師或管理人員對學生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容易形成學生管理表面化、教條化觀念,使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形成經驗性、毫無創新活力狀態。一些高職院校由于是從中職院校升格而成,沒有看清定位、擺正方向,既擺脫不了中職管理舊習,又生搬硬套想向本科院??待R。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形成了各部門獨自為政局面,使學生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由于制度原因,學生管理斷片化發展趨勢嚴重。例如,學校保衛部門只負責學校治安維護,教務處只負責教學工作管理,任課教師只負責課程講授等,各部門對學生管理缺乏溝通與交流,容易在產生問題時相互推諉。此外,高職院校執行規章制度時易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實效。
高職院校缺乏學生管理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或體系流于形式,既達不到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發展。學校對教學質量的考核與評價,更側重于對理論教學的質量監控,缺乏對教學系統性的質量監控,對教學實踐的質量監控更是浮于表面。這一方面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將來學生就業。
高職院校管理人員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教學管理人員學歷較低,主要以大專、本科為主,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較少;第二,一些教學、管理人員專業不對口,專業知識不扎實降低了管理效果;第三,高職院校管理人員不直接參與學生管理工作,導致上級指示與下級執行分層嚴重。任課教師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往往是上課來、下課走,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較少。
對高職院校學生實施“精細化管理”是應對存在問題的必然之策。高職院校要把握好“精細化管理”精髓和要點,切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推動“精細化管理”有效實施。
優良的管理理念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一方面,要在教職工中樹立全員管理理念。在實施“精細化管理”時,全體教職工有同樣重要責任,要明確分工和職責,全員協作,共同順利完成對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等各方面管理;另一方面,要樹立“精細化管理”是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的理念,將“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個環節。
每一項管理制度都要進行包括機構設置、工作流程、職能分工、崗位職責說明等的詳細規定。逐漸形成操作方便、覆蓋面全、判斷容易、執行容易的“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制度建設有助于使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由粗放式向集約式順利過渡。
1.加強高職學生管理職責類制度建設
重點在于將責任明確到每個人、每個崗位、每個部門。例如,對衛生、紀律、文體等學生工作實行承包制,使每項工作有人管、有人負責。在日常管理中實施層層管理、層層負責制度,有助于學生工作順暢實施。這樣,當事事有人負責,人人有事負責時,才能使制度對實際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2.加強高職學生管理規范類制度建設
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對具體工作進行導向性和約束性規范。教師和管理人員要充分了解學生特點和思想動態,制定適合引導、規范高職學生的制度。
3.加強高職學生管理鼓勵類制度建設
高職院校要樹立“重在鼓勵,節制制約”理念,減少對學生如“必須這么做”、“不能這么做”的強制要求,增強對學生如“最好這么做”、“鼓勵這么做”的鼓勵性管理。鼓勵性制度既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活力釋放,又將班級建設和集體發展作為著力點,使學生發展與學校發展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制度只有落實于執行才有意義。在實施“精細化管理”時,要細化分析制度,精細摸透制度,有效避免出現執行偏差現象,使“精細化管理”落于實處、產生實效。
1.管理計劃精細
為提高學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執行力,需要在工作實施前做好全面、周密、詳盡計劃。一方面,學生管理人員要有工作規劃,將學校教學目標細化到具體工作中來,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學期計劃、發展計劃、實訓計劃等;另一方面,活動要有詳細實施方案,將每周、每月工作安排妥當,并確定責任人和完成目標。
2.目標任務精細
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分工清楚、責任分明。要對日常工作事項做好備案記錄,努力達到數字化、日程化、人員化精細管理水準。
3.操作程序精細
學生管理工作程序中各個環節要覆蓋到位,努力做到環環相扣環環不漏??梢酝ㄟ^子目標細化、措施具體、重視檢查、總結反饋、獎懲分明來實現,在全校形成“管理有程序、辦事講程序、人人懂程序”的管理局面。
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除制訂全面、詳細、規范考核制度之外,還要注重建立有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有助于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評價與監督。為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價目標,需要將“定量”與“定性”考核密切結合起來。為保證考核結果公正、客觀,考核評價體系要做到全面性和發展性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學生提高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
“精細化”學生管理模式不僅有助于實現學生有效管理,還有助于高職院校順利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和時代要求的人才。為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實行“精細化管理”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勢所必然,也為學校學生管理工作走集約發展開拓了道路。
[1]趙文博.“90后”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0(8).
[2]孫超.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校精細化管理[J].教育研究,2009(10).
[3]梁萬吉.淺談班主任工作精細化管理[J].科技教育,2010(4).
[4]張喜愛,曾慶平,羅春燕.高科技管理引入精細化管理思想的幾點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5]李智慧,王小風.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9).
[6]梁萬吉.淺談班主任工作精細化管理[J].科技教育,2010(4).
[7]陳天年.推進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理性分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8]周清云,王海燕.淺談高職就業指導與思想教育優化對接[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9]姜佐城,于艷迪.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4).
[10]蒲蓬勃,李桂利,朱景星.關于加強學生管理與教育工作精細化的認識與思考[J].文教資料,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