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萍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1)
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同國家重點院校、普通本科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相比尚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目前高職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而言,應從全局的高度出發,結合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了解并總結高職高專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共性與特性,遵從高職院校發展的方向來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國高職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體水平落后于同期國家重點院校、以及普通本科類院校。自1996年國家頒布《職業教育法》以來,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90%以上都是由中專、技校升格或者合并升格而來的,培養基層實用型人才成為高職院校的歷史使命。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建設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教育模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高職院校整體教育水平發展的影響而滯后。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職院校中一般隸屬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程”,是素質教育工程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就目前素質教育工程的項目分配比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與其應有的項目地位不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經濟發達地區、國家重點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開展情況較好,一般作為必修課成為學生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在高職類院校課程設計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較少出現,或以選修課程的形式出現。因此高職類院校應積極向本科類院校學習,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方法,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建立積極應對日益變化的教育教學模式,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將每位學生培養成為專業扎實、創新能力強、心理素質較好的全方位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從整體水平來看,雖然大部分院校已經建成或正在籌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是尚未形成專業化、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的心理輔導與督導體制,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仍然處于發展、完善的階段。
就現狀而言,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無法融入其它課程的教學之中,教育內容的分割會影響教學的效果;(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面對人生中短暫的大學生涯這一時期的心理疏導,屬于短期行為;(3)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存在著向本科學院效仿的趨勢,忽視了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殊性;(4)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均放在大學生這一客體,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另外一個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聯的教師群體。因此,我們在做好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同時,必須同時加強教師的心理教育工作,因為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是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前啟蒙者。簡單的說一個教師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會影響他所帶的學生。
開展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建立由專業工作場所、專業設備設施、專兼結合的工作人員所組成的一整套完備的心理工作體系。鑒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人員操作水平較低的實際情況。硬件建設應參考其他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硬件進行配備,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依據自身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后續調整。高職院校心理工作人員配備應本著素質較高、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的隊伍組成原則。心理工作人員與在校學生的比例不低于1:1000。其中,專職教師在校學生比例比不低于1:3000—4000。從專業的角度要求,專職人員全部應當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或心理學及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兼職人員需經過省級或校級心理專業知識培訓。
就目前高職院校心理教育隊伍的建設情況分析,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學習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應具備扎實的心理專業知識才能較好的適應與處理校園內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從業人員需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一所高職院校至少應配備一名專業心理工作人員參與本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對于現實條件不允許的學校應加強兼職教師的培養工作。
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精神,高職院校應開展高標準職業教育,扎實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完善相關設施的同時,應建立建成以院領導班子為核心、心理教育與咨詢中心為主體、輻射各系、各班的心理教育與危機監測體系,并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機構運作機制。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危機監測、干預三級網絡體系機構設置如下:
——學院心理健康領導組。為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監測、干預的領導機構,負責規劃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方針政策,制定工作計劃,并對心理教育進展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
——學院心理輔導中心。為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承擔全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配備一名專職心理輔導老師。
——二級心理輔導中心。為各系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監測站點,承擔各系學生心理教育與咨詢工作,每系配備一名兼職心理輔導員。
——三級心理輔導中心。為班級學生心理干預與危機監測站點,承擔班級學生心理輔導與危機監測工作,每班配備心理委員一名。
——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為學生社團組織,隸屬院團委與心理輔導中心,主要從事校園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
其中,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體為院一級的“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中心承擔全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心理危機監測與干預的具體工作,包括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計劃、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具體措施、學生心理工作相關規章制度,開展個案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組織并領導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的建立與維護,指導學院學生心理社團組織“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工作,組織協調下級心理工作站工作等。因此,必須加強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機構建設,尤其要加強“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這一級的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其監測干預效能,確保學生心理危機早發現、早干預、早化解。
[1]林永和.學生心理委員讀本[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
[2]陳晉勝.高等教育法規概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覃章程.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
[4]盂昭上.高等職業教育現狀與對策芻議[J].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4,(6).
[5]黃希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