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面臨著新的革新,尤其是教學的有效性方面。本文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進行相關的闡述,以供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進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初始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對于小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家長和學校不斷重申的內容,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綜合培養呢?
一、充分的準備工作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果準備工作充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能十分準確的把握知識的連貫性,對于時間的安排也是極為合理的;而如果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的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浪費一些課程時間去進行思路的整理以及重組,因此會大大降低教學實施的效率。
小學數學的教學準備主要兩個方面:一是對于課程的準備,二是對于學生的準備。課程的準備我們通常比較容易理解,主要是指教師的備課以及對于一些教學工具、道具的準備。在教學準備方面,更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學生的準備,所謂“備學生”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比較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一定要有所了解,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有效的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課時的教學,其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在理解長度單位作用的基礎上,學會基本的測量操作。在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準備好相關的測量工具,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普遍愛好,還可以準備好一些課外的道具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或者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事物,如鉛筆、書本等等,幫助學生進行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選擇
所有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者都應該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將課程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呈現給學生一種不一樣的數學課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也可以有所不同,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課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寓教于樂,學生在感受到快樂的同時便能輕松掌握相應的課程知識。比如情境教學的開展,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比較容易被吸引注意力的年齡階段,情景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恰到好處的利用好小學生活潑好動的這一天性,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主觀能動學習的能力,在講到分數的應用這一章節時,教師不用急著進入課程內容,可以先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提問:假如有10塊錢,買鉛筆用去了■,還能剩多少錢呢?將學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設置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
所謂創造性學習,即是指教會學生懷疑,并且在懷疑的基礎上想辦法去證明自己的理論,這種學習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數學創造力,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問題的產生是學生學習數學最大的動力,教師應利用好這一心理特點,將學生“要我學”的學習心理轉變成“我要學”,激發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綜合運用能力。
對于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要想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越是在輕松的環境里,學生的思維越是活躍。在這樣的氛圍里,教師應放下平日里在講臺上過于嚴肅的架子,和學生進行適當的融洽的溝通,活躍課堂氣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其次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應轉變以往責備或者是否定的做法,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方法,善待學生的錯誤,并且發現他們獨特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每個學生的腦袋里都存放著無數多的創意和點子,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更多的需要的是教師適時的引導和幫助。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改變教學中的提問方式,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地位中解放出來,讓他們主導自己的學習。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除了及時的引導作用以外,同時還需要對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不斷的完善。只有當教師自身在原有的專業知識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的時候,才有可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四、開展合作學習
提高小學課程的有效性,除了教師一對多的常規教學的開展之外,還可以適當的展開一些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學習默契,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利用團隊力量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認識梯形”這一章節內容中,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4-6人為一個小組,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生活中見過的梯形”,而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討論,在討論結束后抽取小組代表發言,并且對于優秀的小組和代表給予一定的獎勵,在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同時也是市場經濟對于人才綜合素質能力的基本教學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轉變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合作學習,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武友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孫學超.分析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4:193.
[3]王巨英.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8:208.
[4]鄭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4:89-91.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