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勤
摘 要:技師工作室使企業的技能型人才有了交流活動的平臺,既增強了企業內部技術攻關的實力,又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寧??h制造業技師工作室的不斷創建有力地推動了寧??h當地制造業的發展。
關鍵詞:機械制造 技師工作室 人才培養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我國人才歸納為六大類,高技能人才位列其中。要求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400萬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900萬人,其中技師、高級技師達到1000萬人左右。
如何有效培養高技能人才呢?筆者認為創建技師工作室就是一種有效的模式,這種模式既符合國家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有利于推動企業內部發展,同時還有利于員工個人技能的提高。
近年來,寧??h制造業技師工作室在政府部門的重視下,在機械制造行業、企業的支持下,陸續創建技師工作室并初具規模。寧??h制造業技師工作室創建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技師工作室使企業的技能型人才有了交流活動的平臺,既增強了企業內部技術攻關的實力,又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同時,技師工作室的創建切實地解決了企業內訓問題,提高了企業持證上崗率,使企業技能培訓既保證數量也保證了質量。筆者認為,寧??h制造業技師工作室的不斷創建有力地推動了寧??h當地制造業的發展。
一、從現狀談技師工作室創建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制造業的飛速發展,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稀缺必將拖累企業的發展。單憑師傅帶徒的老辦法周期長、數量少,無法解決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同時,現代企業技能的工種不斷發展變化,也是師傅帶徒這種傳統模式難以適應的。而學校培養、培訓班培訓這種模式雖然速度快、數量多,但無法實現技能操作與現代企業文化元素的融通。技師工作室的創建已成為目前制造業高技能人才發展的必然內涵,是一種有待探索的新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1.國家人才結構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師工作室是在首席技師主導下的技能型人才活動一個平臺,技師工作室的創建有利于高技能隊伍的建設。
2.制造業發展的需要
制造業不斷發展,技能型人才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由于人類活動對物質追求在不斷增加,促使工業產品不斷增加,企業數量及規模在不斷擴大。隨著企業對技能型人的需要不斷增大,現代的培養模式有待改革,以適應現代工業發展的需求。技師工作室的開展,是值得探索的方法之一,從事技能工作人員在工作室首席技師的帶領下,在生產實踐中學習技能,在群體工作中相互學習。這種模式能解決建設技能型隊伍質量和數量的矛盾,并能大大提高培養的效率,
3.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
由于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同,生產的設備各有變化,加工的工藝和技術要求各不相同,而生產的流程加工工藝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師工作室是企業產品生產的主陣地,大家在生產中相互學習交流,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提升和融合。企業的凝聚力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加,同時個人的發展有人關注。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技師,技能都在首席技師的指導下提升。同時持證上崗率增加,生產安全、產品質量有了保障。
4.個人技能發展的需要
從事技能崗位人員個人技能需要不斷發展,以往師傅帶徒所學習的技能比較單一,20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很多工人下崗,就是由于技能單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適應不了企業發展的需要。在技師工作室中學習技能,技能單一的特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因為技師工作室的人員組成包括多工種不同層次,所以他們的學習以一技為主,多工種結合。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學習、了解相關的技能,對今后的轉崗有利,能學到綜合技能。
二、寧海縣機械制造業技師工作室創建的基本情況及做法
1.寧??h技師工作室創建的基本情況
寧海素有“模具之鄉”的美譽,是“中國模具產業基地”,寧海模具企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了模具生產小組,這為技師工作室的創建奠定了組織基礎。2011年在寧海縣技師協會的倡導下,寧海機械制造業的各企業開始籌建技師工作室,目前,已有18家企業創建了20個技師工作室。經過三年時間的實踐與摸索,已有兩個技師工作室被評為浙江省級大師工作室,他們是寧波得力集團梁偉峰技師工作室和寧波松鷹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俞其昌技師工作室,并有六個技師工作室被寧波市總工會評為創新工作室。2013年寧??h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了文件,從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評選縣級大師工作室15個。目前,在各工作室內正常參加活動的人數超過200人,寧??h技師協會每年組織人員檢查兩次,年終進行總結交流技師工作室活動的情況。同時,為了推動高技能隊伍的建設,縣人力社會保障局還對全縣緊缺工種的技師、高級技師連續三年發放津貼,技師每月500元,高級技師每月1000元。
2.寧海縣技師工作室的具體做法與要求
創建技師工作室應具備三個基本條件。首先,所領辦的工作室必須擁有一支3名以上在生產實踐中能夠起帶頭作用的技師、高級技師的高技能人才團隊。其次,所領辦的工作室必須有工作場地和設施、設備,其中技師工作室的辦公活動場所面積要大于30平方米,企業有必要的工作經費支持。再次,技師工作室必須要做到三件事:一是要有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技術交流活動。二是在工作過程中高級技師、技師要積極開展傳、幫、帶活動,加強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開展企業內訓工作,使技師工作室內工作人員技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關注企業員工個人技能等級提升的需求,提高企業員工的持證上崗率。三是加強工作室的制度建設,工作室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活動過程有例會制度保證,做好項目完成情況的記錄,并做好歸檔工作。endprint
三、技師工作室創建對制造業的推動作用
1.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凝聚力
由于工作室活動正常,大家在一起工作中相互交流學習,技能的提高比較容易,并有傳統師徒的影響,相互間比較尊重。這幾年實踐證明,技師工作室創建活動做得好的企業,員工的穩定性就高。尤其是高技能隊伍比較穩定,技師工作室成了員工與企業溝通的橋梁,在工作室中,企業能了解到技能人才,員工也能得到合理的訴求。
2.保證了企業員工技能等級培訓的質量
技師工作室的創建,使國家技能等級社會培訓的質量有了基本保證,并部分解決了培訓的招生難問題。由于技師工作室創建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因此我們在具體工作中,工作室每年開展兩次技能培訓(上下半年各一次)。我們把國家等級考核標準、條件、要求等公布在工作室,實際操作能力由首席技師指導把關。
3.落實了企業生產培訓的工作
各工作室都有技改項目,參加技改項目活動人員,來自企業的生產骨干。當技改任務完成后,他們就可以培訓各自的員工,由工作室給他們提供資料,這樣企業生產內訓工作效率很高,并能做好反饋工作,使企業內訓工作增強了針對性。
四、建議
1.高技能隊伍的建設,企業應起主導作用
高技能隊伍作為企業的重要生產基礎隊伍,技能人才占企業用工的80%左右,是企業生產的主力軍。企業要改變原有的觀念,完善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尤其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要把培養技能人才隊伍作為企業重要工作,因為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企業文化存在著差異,只有企業自身做好培訓工作,才能建成一支適合本企業實情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企業的凝聚力才能提高。
在企業內部要建立高技能隊伍的組織、管理、考核機制。要有像抓產品質量、產量一樣的決心,建立有效的機制,要有目標,在制度上落實,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落實配套資金,保障高技能人才隊伍的開展。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錢是重要的經濟杠桿,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生產產品的質量、產量都有績效考核,在人才培養上也要有績效考核,確保資金的落實,技能人才的培養不光是職工的事,更是企業的事。
2.技師工作室的創建,需要整合社會資源
政府出臺了大師工作室的評選要求、技師的補貼政策、技能培訓免費政策,這些都大大促進了技能型人才的培訓工作,但要考慮技能型人才的培訓目標要與稅收制度掛鉤。工會及各級政府還對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增加各類評選工作,如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首席工人、高技能人才獎等等,有力促進了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同時我們建議政府針對技師工作室的工作,組織技師工作室聯合體,引導技師工作室工作開展得更加規范有效。職業院校要努力做好理論教學和基本技能教學工作,促使工作室健康發展。
3.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保障培訓經費
由于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舊思想的影響,體力勞動為主的技能型人員,總覺得低人一等、被人管理。這種社會偏見嚴重影響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實際上真正的領導精英、做學問搞研究的是少數,大量的是從事一線生產勞動崗位的有技能的勞動者,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懷,要提高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與此同時,技師工作室的開展還需要保障技能人才的培訓經費,為他們提供更多優惠政策,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培訓。
4.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強化首席技師負責制
在現在私營企業中,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在企業行政部門的組織下進行的,但行政人員對各崗位的技能要求不是很了解。因此,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建設,由工作室的首席技師負責引領更有利,可對技能的需求考慮更全面、更實用,更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企業在創建技師工作室的過程中,要注重首席技師的培養和溝通,首席技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過硬的技能水平,要有一定的溝通交流管理能力。
(作者單位:寧??h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