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芬
摘 要:為了促進現代網絡教學的智能化,實現個性化教學,積極推動對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數據挖掘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顯得十分重要。數據挖掘為網絡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在網絡教學中應該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數據挖掘 個性化 網絡教學 有效利用
一、網絡教學的背景
21世紀是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以計算機、通信、軟件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革命改變了傳統教育的模式。相對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通過網絡的手段輔助教學,以其費用低、時間活、方式多、范圍廣等優點成為許多社會在職人員、農村務農人員等一個可行、可靠的選擇。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服務追求的目標。網絡教學利用網絡作為載體,教學不受時間、空間或地域的限制。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興趣、喜好、水平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方式,自己掌握調整學習進度?,F代智能的網絡教學可以做到動態地了解學習者目前的知識水平和學習進度,跟蹤學生學習過程,發現其學習過程中產生錯誤的原因,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教學模式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代表了現代網絡教學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二、現代網絡教學的現狀
網絡教學中大量的多媒體資源使得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開發他們的創造性。
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湖南大學和浙江大學4所高等院校是國家教育部從1997年起開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1998年批準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31所高校建立網絡學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啟動了“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并以網絡課程建設帶動課件庫的建設,以課件庫的建設推動網絡課程的建設。截至2013年,共有68所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砷_展網絡高等學歷教育招生。
三、數據挖掘在網絡教學中的作用
傳統的網絡教學站點上積累了大量的教學信息,如用戶的注冊信息、訪問日志、交流信息、學習進度、網頁鏈接跳轉情況等。數據挖掘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從中抽取出有價值的信息。
數據挖掘源于多個學科,包括數據庫系統、統計學、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和信息科學,通常被稱為數據庫中知識發現(KDD)。數據挖掘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90年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較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電子商務、醫療衛生等領域。
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到Web上,就叫做Web數據挖掘。Web數據挖掘首先要從網頁上取得原始數據,再從中挖掘出潛在可用的知識模式來滿足人們的需要。Web挖掘的對象是大量的、離散的、動態的、非結構化的Web文件。它的信息存儲方式與結構化的數據庫的存儲方式大為不同。
Web使用挖掘也叫做Web日志挖掘,是針對用戶訪問網頁時在服務器端留下的訪問記錄進行挖掘,如用戶請求訪問網頁的地址、用戶請求頁面的時間、客戶端主機的IP地址或DNS入口等。
遠程網絡教育是一種在網絡環境下,利用網絡的各種功能,例如資源共享、實時通信、遠距離數據傳輸等開展非面授的教育活動。
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建立網絡教學系統模型,學生登錄系統后看到的界面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根據以往教學系統中學生登錄后留下的大量有用的信息。如學生的注冊信息、學習進度、在線作業完成的情況、跟教師的交流情況、訪問網頁日志、瀏覽了哪些網頁、點擊了哪些鏈接、哪些頁面的點擊頻率最高等等。通過Web數據挖掘,可以得到有用的規則和模式,實現網絡教學系統的動態化,反饋給學生不一樣的信息與指導推薦等,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系統界面。學習者在登錄系統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所有的行為都被及時記錄到學生信息數據庫中,供下次登錄時系統產生用戶界面做參考,這樣可以讓學習者從選擇學習內容、理解學習目標、評價學習結果、診斷學習過程中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隨著網絡的發展,Web數據挖掘在數據挖掘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對Web日志進行挖掘,可以跟蹤發現用戶的訪問習慣,從而改進網頁的設計結構,以實現智能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四、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網絡教學系統的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性化特點,將使之成為各種新型教學模式中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的模式。近幾年,網校都在積極探索開發網絡課程,但是對網絡的應用僅體現在將紙質教案轉變成電子課件或文檔編輯文件,將其上傳到網絡供學生們下載觀看,這只是網絡教育的最初階段。如果想要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還需要根據現有信息技術,充分利用數據挖掘的優勢,創造個性化的學習環境。
(作者單位:濟寧市高級職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