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寬玲
【摘 要】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出現開啟了語文教學的新局面。它打破了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克服了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弊端,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不再以課本作為課程的唯一資源。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對語文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它實現了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和生活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本文主要從“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角度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特點
一、“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和要求
語文實踐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對語文的閱讀中學生可以學習閱讀能力,從口語交際中學習口語交際能力,從寫作中學習寫作能力,從資料查找搜集中學習運用整理資料。這就決定了“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和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它融聽、說、讀、思、寫于一體,在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了口語交際和寫作,力圖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2.“綜合性學習”著重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篩選信息以及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自主性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綜合性學習”一般安排在每一單元的后面,與本單元主題聯系緊密,可以說是對本單元知識的歸納和整合。4.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點給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權利。5.為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每一冊課本中都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內容涵蓋面、信息量大、綜合性強的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6.內容安排上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環境,關注社會發展,讓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二、教師積極參與,幫助學生在探究中學習
“綜合性學習”的順利實施,教師的參與和指導是前提。在指導內容上,教師設置的情境要能夠讓學生都有所發揮,并考慮學生特點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實踐內容、活動范圍和具體實踐方式。在指導方式上,“綜合性學習”的關鍵是合作,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協調和組織實施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組織、策劃、協調和執行的能力。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綜合性學習”中實踐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組織課堂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在“綜合性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深入鉆研,挖掘“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教育價值,著重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
三、整合知識,激發興趣,注重實踐,培養人格
“綜合性學習”的突出特點就是綜合性強,所以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要著重強調對知識的整合。學習內容上必須涵蓋自然、人文、歷史以及現在和未來。學習方法和途徑上,可以充分利用學習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例如,小組討論,調查研究等,也可以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進行研究。學習功能上,要一改傳統教育理念代之以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創新意識的增強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形成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美的人格。例如,“追尋人類起源”這個問題,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并且復雜。教師就要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指導學生結合其他學科進行探究。
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是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學生遇到問題,通過觀察、調查、訪問等方式去獲取答案。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在實踐中尋求解決方案,促使學生在獲取答案的同時也獲得了實踐的體驗。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通過合作探究能夠更好地提升語文素養。
四、強調合作學習,注重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品質和創新精神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人心齊,泰山移”等都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小組合作往往能挖掘出成員不可思議的巨大潛力,集體協作做出的成果也往往能超過成員個人成績的總和。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學習中,需要探究的內容很多,需要多人明確分工,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例如,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為“探索月球奧秘”。其中包含了“月球奧秘知多少”“月亮運行情況,參觀天文臺或天文館“豐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我是月球小專家”“月亮照著你,月亮照著我“五項內容,而每一項內容都少不了同學之間的分工協作。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搜集資料的側重點也存在不同,所以會出現一個問題多種答案的局面。在“綜合性學習”中允許答案的存在。不同的答案可以給同學們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并促使學生在不同答案中求真求新。學們經過分析探討,能夠最終整合出一個最完美的答案。在整合答案的過程中,同學們各抒己見,積極討論,既激發了求知欲又拓展了思維,從而養成和發展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傳統意義上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同。在學習方法上,它不拘泥于“語文學科”,而是涉及天文地理和自然社會等各個領域。在方法和途徑上,也不僅僅是利用一種或兩種形式來提高某項能力,而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運用多種學習方法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在學習功能上也更加注重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人文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總之。語文教學中“合作性學習”是對傳統語文教學中不足之處的彌補,開拓了學生學習語文更加廣闊的空間,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蔡紅俠.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
[2]陳麗.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