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 要】新的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備課,精心設計和選擇新課導入的方法,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初中英語;新課導入
引論
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新課導入是極為重要的。顧名思義,它是指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英語有一則諺語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英語教師通過新課導入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英語語言環境之中,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說,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導入的有效與否。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相應的新課導入方法也應該追求新,追求實效。下面,筆者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嘗試的幾種新課導入法。
一、創設情境,高效導入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和認知水平,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其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在新課導入過程中也要創設有效情境,使得學生如臨其境,這樣的課堂學習效果自然顯著而高效。同時,教師在新課導入過程中也必須依據教學內容,這樣的導入才更能發揮教學的引導作用和實效。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學生才會圍繞情境和具體問題深入思考,才會領會問題的本質,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情境創設和課堂導入才更能發揮實效。
我在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Do you like banana?》時,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動詞like詢問對方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學會談論自己與他人早、中、晚餐喜歡吃的食物,完成學習目標,我在課堂導入環節(因為Section A主要是通過介紹食物,學會談論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所以可采用通過媒體視聽創設情境來進行導入)先教學一些食物名詞,然后拿出一個蘋果或放映幻燈片或出示圖片進行演示:I have an apple.咬一口蘋果并做出喜歡吃的樣子:I like apples. 問:Do I like apples?自己回答:Yes, I do.之后,我拿出一個梨子或放映幻燈片或出示圖片進行演示:I have a pear.咬一口蘋果并做出不喜歡吃的樣子:I dont like pears.問:Do I like pears?自己回答:No,I dont.再使用其它物體進行類似的演示。然后詢問學生:Do I like…?詢問學生:Do you like…?詢問學生:Does he/she like…?詢問學生:Do they like…? 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會回答:Yes,you do.No,you dont.;學生回答:Yes,I do.No,I dont.;學生回答:Yes,he/she doesnt. No.he/she doesnt.;學生回答:Yes,they do.No,they dont.之后,我再去引導學生進行Pairwork對話練習,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互動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Different opinions和Classiflying的學習策略,利用實物、教學幻燈圖片等展開課堂Pair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等,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了動詞like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的用法;復習名詞復數的使用;通過介紹食物學會對方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談論自己與他人喜歡吃的食物,最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課堂參與積極主動,也實現課堂課堂導入的有效,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二、課堂表演導入,凸顯學生主體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主導。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積極預設,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活潑好動、表演欲望強烈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自由式的談話、演講、表演等行為實現課堂教學的導入,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考課堂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我在課堂教學中會讓學生進行學生間的英語對話,或是由值日班長提出話題,引導各個學習小組討論后尋找代表發表本組看法,一般來說內容可以是天氣情況,也可以是學生的日常活動,還可以是新發生的時事等話題,如索契冬奧會、2014巴西世界杯、NBA總決賽等等。
一般來說,在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等的過程中,我要求和引導學生利用英語來實現,時間限定在5分鐘以內。如,我在教學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7第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和學生一起學唱英語歌曲 color song,進行課前熱身,這樣就給學生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方便學生盡快融入到所教知識中去,為接下來的顏色的教學作好了鋪墊和準備。之后,我這樣導入新課:(1) 媒體圖片,教授學生新單詞。T-shirt,sweater,bag,hat,skirt,socks,shorts,pants,shoes,然后完成書本P41的活動1a.通過這樣的設計來引導學生為接下來的口語活動做準備,打下基礎,有話可說。(2)學生走進一家虛擬的服裝店,讓學生根據所學單詞,進行結對活動,學會提問:How much is/are…? 以及回答:Its/Theyre…dollars.這樣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預設活動,而在這種情境下呈現的句型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小組活動之前,我先讓個別學生操練重點句型以作示范,這樣能讓全班同學都能理解并準確地操練新的語言點。(3) 卡片教授顏色:red,green,yellow,orange,white,black,blue…我教授學生形容詞:long,short,big,small.這樣能幫助學生用一個或多個形容詞來描述物品,使其語言更加豐富。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逐步貫通教學環節,課堂教學氛圍良好,效果顯著。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們在新課導入過程中,還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復習導入法、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等等。
結論
總之,教無定法。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多種多樣的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樂學,會學,有效學習,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導入設計就在“燈火闌珊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1(7).
[2]盛麗.漫談導入新課的技巧.教法研究,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