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梅
【摘 要】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接班人,我國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改革持續深入的狀況下,全社會已經開始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幾點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以期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為祖國培養出大批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即為根據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特征,借助于多種心理教育方法與手段,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有效的提升其綜合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準確的認識自我,增強其適應環境與自我控制的能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與心理品質。
一、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尚未制定統一的心理健康標準
根據相關調查可以,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統一的健康標準。這樣就會造成在相同的一個問題上,每個教師都會具有不同的看法與衡量標準。例如,當學生呈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部分教師會認為這是差生的想法,部分教師覺得這是學生的思想問題,極少有教師會認識到這是學生的心理問題。由于統一心理健康標準的缺失,導致教師不能及時的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二)流于形式化
很多學校認為辦學的最終目標即為升學以及應試,這樣就會充分關注應試教育,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盡管學校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會創建學生心理檔案,然而由于有關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并不準確,因此,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尚未進行實質性操作。
(三)趨向于德育化
首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小學都會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劃分至德育的范圍,覺得在德育建設的進行中即可充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沒有必要再單獨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實際上,盡管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能都是“育人”,然而二者具有顯著不同,無法等同看待;其次,很多小學會學生的將心理健康問題看成是思想品德問題,而讓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教師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也會按照處理思想品德問題的方法處理心理健康問題。
二、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體現著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其不只是一種方法與技術。隨著其教育理念的而不斷更新與深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滲透到人才觀、教育觀以及學生觀,變成實施學校教育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成為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社會與學習 應該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此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從而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二)創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所謂的“三位一體”,即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者合力,統一協作。目前,因為學生每天大概有不少于50%的時間都會在校外度過,所以要創建以校園為主,家庭教育為輔的科學的教育引導,借助于家長與學校的力量幫助學生了解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拋除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積極的營造出可以促進家長與學生奮發上進的家庭氛圍,從而幫助孩子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同時要創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使得三者合力,統一協作,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該借助于很多渠道與形式為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水平。首先,學校要積極創建并辦好心理咨詢中心。由于小學存在著不均衡的地域、經濟以及文化發展,很多困難都會造成一些學校缺乏足夠的資金、場所以及人員,從而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學校可以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授課的形式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
(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首先,在深入了解有關規定以及學校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盡可能早的規劃我國的教育相關專業以及心理輔導,積極的培養出大批的專業人才;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積極的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在所有地區的師資培訓計劃中充分加入相關培訓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事業方面,我國起步較晚,而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開設相關課程,因此學校要積極的完善教學理念、教學評估、教學目標等。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社會對其的日益重視,相信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會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嚴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8(36):89-90
[2]王峰.試析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J].新課程學習(下),2013,01(03):54-55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