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能將數學課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使學生的情緒興奮起來,對數學產生興趣。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在數學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例如,在學生初次接觸幾何圖形時,教師應適當運用多媒體,引進“圖形運動”,對平行線、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和圓中一些比較直觀的基礎知識,使原來呆板的圖形變活。這既優化了教學過程,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學習障礙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教學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幾何變換時,在電腦上動畫演示圖形變換比在黑板比畫易懂,直觀得多。幾何圖形的變換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位置,通過圖形的變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
三、運用多媒體,減輕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率,關注校外
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提供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提供給學生無限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多媒體技術我們還可以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在勾股定理教學時,我在課前就布置了預習,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尋找勾股定理的內容及證明方法,上課時向全班展示,由于證明方法各異,本來一節枯燥的定理證明課變得氣氛活躍。
四、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增強學生自信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采取多媒體計算機能融聲、形、色等為一體的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并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之間實現靈活的相互轉化,使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等再現于教學中,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激發學生的信心。
五、運用多媒體,設計娛樂性練習,有效鞏固新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輕松鞏固已學知識。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大力推進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
(作者單位 重慶市開縣盛山初級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