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行玉
新課標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開展以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為主要內容,進行主題探究、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操作實驗等一系列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課前課后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自主調查、分組研究的,如果課堂不受控制,課后學生不配合,課題研究該如何進行呢?這也就更值得我們思考:如何讓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重視起來?要讓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重視起來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要認清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地位,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很多的課題都是從現實生活中選題,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從生活出發感受生活,了解生活,學會生活。活動中經常要用調查、訪問、匯報等方式來完成課題研究,而這些方式是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這些能力的培養一般在語數英課堂教學中都很難體現,也不及綜合實踐活動課來得直接,來得真實。雖然綜合實踐活動是非主課,但是它卻對如何上好主課起到很重要的輔助與促進作用。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把本分的事做好就更談不上治理天下了,即使是在掃地的時候,也要認真地去掃好每一個角落,就好比是走好我們人生的第一步。其實我們做教師的教導學生也應該像掃地一樣,教導他們無論是主課還是副科,都應該用心去學習,認真去探究,盡量獲得全面的知識。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要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做到教學相長
有的學校領導和老師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副科,隨便上上就好,所以,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大多是被安排上一門主課又兼幾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各鎮街教區對這門課相應的教學培訓、教學比賽,甚至對與之相關的教學用品的投入也是少之又少。由于種種原因,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師對此門課程的知識的獲得相對來說就比較少,教師教起學來就覺得很吃力。
教師也可以根據其他學科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選題和教學設計,起到教輔作用。新課標加強了學科間知識的融合,注重學科的綜合性,由學科教學的內容延伸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如,語文課本有《海底世界》一課,由這一課延伸出《神秘的海底》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上網或參觀等方式,去了解海底動物的種類及其生活習性或生活方式,鼓勵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此,教師應把綜合實踐課與其他科目的知識整合起來,做到教學相長。有的學校還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用分管的形式分給語數英老師跟進,讓他們更好地與綜合實踐老師共同完成相關課題。這種做法相當好,因為有了主課老師的監督,學生就有了緊迫感,增強了他們完成任務的積極性。有了這些老師的加入,綜合實踐活動的各項課題成果的展示可以發揮各學科的水平,探究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寫作、分析、統計等能力。
這么多年了,我總有一種想法,當老師不能辜負學生。如果學生通過我的課,學到了知識,或者對學習由不感興趣變為感興趣,學到了如何學習、如何做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所以,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重視起來,使他們的知識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第四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