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君君
摘 要:新形勢下,發展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既是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途徑,更是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顯著提升的必要措施。試就初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及發展之道展開了細致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能力;師生關系;想象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更是在其基本教學理念中明確指出:“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發展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以下,我謹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就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創新精神及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之道進行初步的分析與研究。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與環境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處于絕對的控制高度與地位;而學生則只能圍繞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形式打轉,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始終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因此,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見到以下現象:若是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的言論發表質疑,輕則被教師呵斥,重則有可能被視為破壞課堂紀律而被“請出”教室甚至叫家長。很明顯,如此落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與教師置于了一個極其不公平、不平等的尷尬地位,而這明顯不利于學生求知欲望的滋生以及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我個人認為,數學教師要想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實際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建立一種平等、愉悅、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此為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在這一新型教學環境中敢于質疑、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與獨特認識,這既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更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潛能的發展,有利于其數學創新水平及能力的切實提升、發展與進步。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發散性思維,促進其創新思維及能力的發展與進步
豐富且合理的想象力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更是學生實際創新能力的最完美體現,其對于學生創新力的發展足可見一斑。因此,從這層意義展開來講,教師要想保證學生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提升與進步,就必須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促使他們在發散數學科學思維的同時,推動自身數學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更好發展。
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就格外注重對學生豐富想象力的培養,力求以此為突破口,大力培養與發展他們的數學創新水平與能力。例如,有一次在數學課堂上,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已知,班級男女生總共120人,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倍,男生女生各多少人?你們能從‘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倍這一關鍵句子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請發揮你的想象力,科學思考、認真研究。”這一問如同鑰匙一般,打開了學生思維智慧與合理想象力的大門,學生紛紛結合這一關鍵進行聯想與想象,有的說“如果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倍,那么男女生人數的比例應為4∶1,用比例分配的相關知識可以解決”;有的說“如果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倍,那么男生與總人數的比例應為4∶5,同樣可用比例知識來解出答案”;有的則說“既然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倍,那么就可以把男生人數看做單位1,女生人數則是男生實際人數的1/4,用分數的知識也能計算出正確答案”;還有的學生說“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倍,那么可以將女生人數視作一倍,男生實際人數是4倍,在已知‘總人數120人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和與倍數的相關內容計算答案”……針對同一關鍵句,學生合理展開想象,積極發散自身思維,各自朝著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去擴展。如此一來,這道例題雖為小學階段的經典數學題目,但是卻在激發初中學生數學想象力發展、培養其創新精神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打破固有的數學思維定式,敢于創新,敢于多角度、多思路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些無疑都為當節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改善以及學生實際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極為充足的保障。
培養初中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既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顯著提升的必要措施,更是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需要、切實推動初中數學教育事業更好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徹底摒棄自身以往傳統而落后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的同時,鼓勵他們大膽質疑、科學發散思維、大膽而合理地想象。如此,方能真正推動初中生數學創新能力的逐漸提高與顯著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偉.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科技信息,2007(12).
[2]李斌,徐榮卿.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泰山鄉鎮企業職工大學學報,2005(12).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坑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