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學科,來自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教學小學生數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用蘊涵數學知識的生活實例來輔助數學教學活動。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索,以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產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教學活動的歸宿,教育又是生活的具體表現,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同時也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將課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的魅力。
一、重視數學語言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種科學語言,是用來描繪和解釋生活數學問題的工具,在這個信息化、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里,我們要緊隨時代潮流,重視數學語言功能,在保證知識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前提下,用數學語言描繪生活事件,讓課堂充滿趣味和生活氣息,滿足學生的興趣取向,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教育家、數學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語言才是數學的靈魂,解釋數學語言才是數學教學的實質。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兢兢業業,不可謂不用心,但教學效果始終差強人意,究其根本,還是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往往只看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卻忽視了學生知識接受能力和教學的藝術性、有效性,使課堂氛圍枯燥乏味,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導致教師教得難,學生學得更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語言進行修飾、加工,使數學語言趣味化,讓課堂教學煥然一新,傾向于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和效率。例如,在教學符號“<”“>”時,教師可以導入學生通俗易懂、充滿情趣的語言方式,比如,順口溜:小于號,大于號,哥倆一起來報到,開口在后是小于,尖角在后是大于,哥倆專往中間湊,開口專咬大一號。生動有趣的順口溜滿足了學生愛玩好動的性格,讓學生樂于去接受理解。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置身于有趣味的情境之中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小學數學以基礎建設為主,我們要注重小學數學的發展性、普及性和基礎性,不要把它當作一門高深的學術研究,而要將目標放在促進學生發展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將理論學習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價值,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今后學習更加高深的數學知識打好基礎。例如,在學習“簡單統計”這節課的時候,筆者以汽車銷售為例進行知識的導入:有一個汽車銷售經理打算進一批汽車銷售,但由于不知道行情,所以打算進行一次實地調查,調查當地人們的消費情況,接著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模擬了一條馬路上汽車的過往情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這位經理統計一下這條道路上汽車的過往情況。然后將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自由討論,經過交流討論,有的學生認為選擇的地點要具有代表性,也有的學生認為要注意統計的時間段,避免偶然性的發生。最后,教師再導入這節課的學習目標,經過之前的鋪墊,不僅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同時理解、掌握其知識來也變得輕松容易了許多。這樣一來,學習就不再是一項被動的任務,而成為因為興趣而主動學習的求知活動,那樣學習效率必定會事半功倍。導入新課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生活案例進行新課導入是最常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課堂教學深入開展。
三、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加強引導作用,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靈活性。例如,在教學正方形、長方形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測量自己家房屋的面積,讓學生自主思考測量注意事項,設計實施方案,可以小組合作探究,記錄測量數據,撰寫實踐報告,這樣一來,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優勢,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總之,數學教學必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教學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數學,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張揚的個性,真正提高其數學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麗兒.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四條途徑[J].新課程:綜合版,2010(02).
[2]陳順平.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1).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