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梅
摘 要:解決問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主要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出發點,提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一、引導學生自主開發多種解決方法
在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時,很多教師習慣將問題的所有解決方法羅列一遍,向學生“灌輸”各種解決方法,如果教師只是將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向學生展示出來,而沒有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那么學生在學習時就會產生被動心理,不僅如此,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解決方法多樣化的反感,從而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開發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而不是強行向學生灌輸,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自主開發多種解決方法。
二、注重開發新方法的過程和對多種解決方法的認知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為學生提供開發新解決方法的機會,使學生在開發新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教師還可以借機教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通過借鑒別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來拓寬思維,從而修正自己對問題的認識。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不能盲目追求方法的多樣化,而是要從根本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還需注意的一點是,
對學生在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方面的發展要主動促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將學生放任自流,或是把學生當做旁觀者。由此看出,若想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能力,那么在教學中應當注意“質”和“量”的雙重發展。
三、在解決方法多樣化中重視學生個體的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數學教學中,一些學生能夠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道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個體的發展。一道問題的解決方法不管是出自于一個學生還是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對其他學生產生思維上的碰撞,從而使學生通過解答方法受到一定的啟發,因而達到拓寬學生思維的目的。而解決方法多樣化教學最終必然要落到個體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切記不能忽視學生對問題的深層理解以及自我反思,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多樣化能夠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根本上啟發學生對問題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強行灌輸,只有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才能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韋昊.淺析小學數學中的解決問題策略[J].教師,2010(31).
[2]婁玲楊.指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3]韓國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1(39).
[4]孫來根.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04).
(作者單位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珠東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