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要: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到今音樂一直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存在著,在古代許多的文人學者都是通過音樂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的。為了更好地體現音樂在文化領域中的地位,我們各大高校也在積極的設立音樂專業方面的課程,現如今高校音樂教育主要的形式還是音樂的歌唱教學。高校的音樂專業教育是我們國家音樂教育的先行者、指導者,想要成為優秀的音樂教師就要首先具備良好的音樂修養以及扎實的基礎能力,而基礎當中歌唱部分是最重要的。唱歌也是音樂教育課程當中主要的教學形式,所以本文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思維方式入手,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分析研究。并對歌唱教學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改善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 課程改革 分析 研究
音樂教師可以說是藝術美的詮釋者,是教育美的指引者,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直接會影響到所教學生的整體素質。所以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各大高校正在逐漸的完善當中,藝術院校、師范類院校等其他綜合類高校當中的音樂教師所承擔的任務就顯得非常重要。他們的教育目標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而從我國高校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在教育思想上還很保守,缺乏一定的創新,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們要通過多個方面促進音樂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一、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特色
(一)思維方式的更新
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對教育的思想進行大膽的更新。最開始出現教育思想的時候也是為了適應社會才出現的,所以說任何一個模式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在音樂教育專業,我們要確定全新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來滿足日益變化的社會,而且為了能夠真正用于實際,我們所創新出來的新思維要具備系統性、開放性等特點,這樣新的思維方式才能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大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當中,以此來促進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在實踐教育中的發展。
新思維改革的首要問題就是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問題,這是最基礎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我們在改革的同時要考慮音樂教育培養的目的,要了解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系,要與其他的教學課程相輔相成,共同進步,著重體現出新思維的系統性、實踐性結合的特點。此外新思維的改革思路還體現在教材的編制這一方面。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教材,我們不建議直接全部都換掉,要適當的保留一部分內容,在保留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適當的補充一些現今社會的新知識、新理念,只有這樣我們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才能夠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及時掌握與當前社會相關的知識和信息。
我們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在音樂教育的過程當中對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先進的知識和與音樂相關的信息,于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加強學生自身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不僅僅是學生,我們的音樂教師也要不斷的進步,把自己得到的感知、領悟告訴學生,這樣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才有可能真正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型音樂教師。
(二)創新音樂教育的課程設置
對于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總體設置而言,應該做到及時的更新。最初各大高校中的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分布并沒有跟上當今時代的發展,而且有些高校還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別的專業課教師把本應該上的音樂課給改成了自己專業課的課程,以至于很多的學生一個學期甚至一年都沒有上過音樂課,這樣的話,學生怎么能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而且有的高校所可設的音樂課程,他的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實現音樂教學的創新。
二、歌唱教學
因為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主要教材就是歌曲,而歌唱教學又是目前大眾化的綜合素質型的音樂教學最佳的方式之一,所以現階段各大高校都在運用歌唱教學法來為學生們傳授音樂方面的知識。歌唱同時也是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有效手段,學生通過試唱、重唱等不同形式的歌唱,其實學生歌唱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手段。因為歌唱可以提高學生的韻律感,學生自己就能夠找到唱歌時的不足。以便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
三、音樂教育專業改革的方法和路徑
(一)學科滲透與交叉學科
在對音樂教育專業進行改革之前,我們要先了解音樂專業與其他專業之間的關系,這樣做可以幫組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做到知識活學活用,而對其他專業進行音樂滲透時,教師要實時的分享各地高校教學中已經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教學經驗。比如,我們為了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學生在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以外,還應該付諸于實踐,于此同時還要學習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課程組合方面
我們為了構建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實現學科課程的整體優化組合,因此必須對之前的一些傳統課程體系進行相對的合并或者簡化。我們可以把一些聯系密切的學科合并在一起,創建一門新的學科,還可以把一些關聯很少的學科進行簡化處理。在此,我們推薦增加一門即興彈唱課程,這門課程的增加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這門課程的增加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可以說它是音樂教育專業中非常重要而且實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不僅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還考驗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
(三)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我們提高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發現,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適合現今的社會發展需求,而且音樂教育專業是我們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專業,我們必須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新社會的需求。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就要注重自身的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綜上所述,我們只有在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大膽的研究與改革,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音樂人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就在于它能夠及時的了解音樂教育當中的缺點,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最終經過不斷努力,使我國的音樂專業人才能夠得到運用,為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哈羅德·艾伯利斯.音樂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2]楊立梅.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匈牙利]愛爾佐波特·索妮.柯達伊教學原理與實踐[M].高建進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4][匈牙利]愛爾佐波特·索妮.音樂的讀與寫[M].高建進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