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華
摘 要: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倡導的三大學習方法之一,有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小組或者團隊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與交流,達到特定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組合作;數學學習;小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上臺演練機會,才能讓其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理解不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對合作模式還不了解,認為就是大家圍著坐在一起說說話,和下課一樣,課堂氣氛是活躍但是產生不了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結合這些年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合理分配小組
學生從入學起就被動接受,很多學生認為老師說的都是真理,是不會錯的,自己一開口可能會說錯讓大家嘲笑,這樣學生的發散思維被扼殺掉了。小組合作能使學生從這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快。分配小組時要按照水平基本平衡,實力相當來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幫互助,可以小組之間配組長、操作員、記錄員、匯報員、定期調換。同時教師課前要準備充分,不能課堂上任由學生自說自導,要明確這堂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學生討論的內容是什么,最后大家得到什么樣的結論。
二、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
教師課前要準備充分,不是每堂課都需要按照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操作的,課堂上不能任由學生自說自導,要明確這堂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學生討論的內容是什么,最后大家得到什么樣的結論,合理控制討論的時間。不能流于形式,剛討論2分鐘教師一看完不成教學任務就戛然而止,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量變引發質變,做好課堂總結
老師不能過多地干預,要像一只看不見的手一樣調控學生,當學生發生激烈的爭吵時要走過去加以阻止,要鼓勵學生,讓學生共進退,互幫互助增進感情。老師的總結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對表現突出的小組獎勵小紅花,不僅夸贊速度快的,還要看質量,哪一組最有創新,克服了最大的困難,哪一組最團結友好等等。
課堂小組合作模式在實踐中老師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克服,要敢于打破禁錮學生思維的枷鎖,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合理,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做到今天學生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學生為榮。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