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鵬
摘 要:美術課是通過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具體事物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比如,線條、色彩、形態、結構等等。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是創造性行為,而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美術;創新能力
對于美術教師而言,擁有強烈的創造意識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必備的素質。而自身的個性素質和創新精神更是影響教師日后前途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創新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如何在教學中融入創新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美術教學中一個重要的課題。下文將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的見解。
一、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
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美術課的目的和任務就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于自然、對于社會生活、對于藝術的的感受和良好的審美能力。而美術課是通過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具體事物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創造力。比如線條、色彩、形態、結構等等。誠然,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十分重要的,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還要號召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來進行想象和創造。
比如,在一次手工課前,我利用一些廢舊的布和報紙制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當我帶著這幅畫走近教室后,所有的學生都驚呆了。他們紛紛表達對美的感受,學生表示太棒了!他們既興奮又摩拳擦掌,紛紛投入到這種創造中。當學生掌握了這種創造手法后,他們很快就做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有的學生找來一些廢棄的泡沫涂上水粉顏料做成一座座延綿不斷的山脈,有的學生找來一些已經不能用的廢鉛筆頭做成立體的手指貼在畫面上。課堂氛圍一直處于輕松愉快的環境之中,學生受到啟發后所展現出這種巨大創造力令人驚訝。
為什么啟發的作用這么大呢?這是因為美賦予了學生感情,他們感受到美,觸摸到美,就產生了創造的熱情。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多向學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圖畫和美麗的范本,以激發學生思考和創造。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鼓勵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有獨立的思考,不能夠一味地抄襲范本。
二、鼓勵學生進行創造
通過一些客觀的事物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而言還遠遠不夠。只有當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后,教師再在教學中施加外部的動力來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比如,學??梢越M織一些戶外寫生的活動。當學生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美麗之處,他們就會激發出創造的熱情。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山海經》中描寫精怪的語段,來創造自己認為的精怪,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主觀地進行思考,再在思維深處進行想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思考未來二十年后的樣子,并且將他或者她畫出來,也可以在課堂中描繪自己未來的圖畫,許多學生好奇地觀看,與老師進行交流,甚至一些平時不愛上美術課的學生都提起了畫筆,所有學生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樣最后出來的作品一定會十分精彩。有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想畫出各行各業的樣子,而有的學生則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樣子。這堂課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效果,我認為,這主要是和學生建立了朋友似的師生關系。只有當教師在課堂中改變自己的角色,不再僅僅是老師,而是和學生一起進行創作的朋友,這樣學生才能夠放下包袱自由地去思考和創造。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求特別的強烈?!彼?,教師要結合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靈活使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創造。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傳播書本上的知識,因為學生最終會走向社會,而創新是新時代發展的一個重點,而對于美術教學而言,就是要培養學生擁有這種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美,理解到美,從而對于美有自己的見解,最后開發出他們的創造潛能。
這個年齡的學生如同一張白紙,需要教師謹慎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性的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中運用自己的思想,創造出屬于他們的畫卷。但同時,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對于一些老舊的觀念和一些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評價應當放棄,要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下進行自由的創作。
總之,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他們都是具有巨大的創作潛力的,只有當教師進行合理的誘導和開發,學生才能發揮他們巨大的潛力。只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保證他們在走出校園面向社會的時候,成為一名社會所需要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陳榮.美術創新與美術教學改革[J].東北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作者單位 陜西省洛南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