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順
摘 要: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本文提出,通過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改革,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并運用分層次教學,大幅度提升學生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培養急需的計算機網絡人才。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網絡專業 實踐教學 改革
計算機操作是一門實用性技術,計算機網絡用途之廣泛,社會需求之迫切,都決定了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如何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實踐機會中獲得最大收益,這是計算機專業教師必須要直面的課題。
一、接軌社會就業途徑,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培養技術工人,這是中職教育的基本任務,教學當然要圍繞這個基本培養目標展開。由于計算機網絡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廠礦、企業、機關、群眾機構,以及社會的各個行業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未來計算機技術要對社會工種進行全覆蓋。社會上雖然計算機使用已經大眾化,但真正能夠懂得組網、管網和建網的人卻是鳳毛麟角,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缺口很大,這就為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生就業奠定了基礎。
隨著經濟的發展,網絡經濟必將異軍突起,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企業走信息化經營之路也是大勢所趨。電子商務、電子貨幣、電子政務等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網絡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針對社會需求確定教學措施,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才會有明確的改革發展方向。
二、結合實際教學環境,整合實踐課程資源
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環境有共性也有差異,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不盡相同。因此,進行教學改革,要因地制宜,對教學實際進行充分評估,這樣才能進行教學調整,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理論有一定深度,學生學起來有一定難度。不能吃透理論,實踐操作就會比較生疏,學習效果也要打折扣。如何突破難點,這是橫在我們面前的一道不得不過的坎。
整合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資源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重新組合,把計算機網絡相關技術歸類成“網絡搭建與管理”和“網站開發和維護”兩個方面,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學習,提高實踐性,增強實用性。網絡搭建與管理,主要針對計算機技術基礎、計算機維護、網絡基礎、網絡系統操作、網絡設備、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等內容進行學習,系統性、可操作性都得到明顯加強。網站開發和維護主要是突出實踐操作,就是針對理論實施操作,運用各項技能完成網絡的組建和管理。特別是網站的維護技術水平要在實際操作中通過不斷解決新問題才能獲得提升。
三、借鑒成功教學案例,優化教學手段
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習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妙趣橫生,因為專業性很強,學生常常是望而卻步。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操作積極性,要適當引入一些成功的教學案例,借鑒他人的先進教法,結合我們自身的教學實際進行探索,這樣才能找到適合的教法。
中職學生思想活躍,對計算機網絡操作充滿好奇,但由于專業要求比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常常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學習效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計算機網絡教學要在教法、學法選擇上提高針對性。像實物教學法、分組教學法、虛擬實驗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目標教學法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好方法,將其發展式運用,效果更佳。其中運用情境設計教學法效果顯著。筆者給學生出過這樣一道實踐題目:老師的博客首頁沒有個性,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特點幫老師設計一個有創意的新網頁。這個題目要求不多,但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要根據老師的特點設計網頁,就需要調動各方面的思維。因為是給老師設計網頁,學生操作熱情很高。結果真的讓筆者很滿意,很多學生的設計堪稱佳作了,網頁風格鮮明,儒雅清新溫暖。
四、根據學生學力實際,開展分層教學輔導
中職學生基礎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不管進行怎樣的教學改革,都不能忽視這個現實。中職學生大多是初中階段班級中的學困生,不僅學習成績差,學習習慣也沒有養成。到中職后,由于學校對學習成績要求不高,學生專業基礎學習并不扎實,這也給專業實踐操作造成很多困難。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學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輔導,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學習主動性,在任務設置時不妨將任務分為必做題、選做題,體現難度階梯,或者專門為學優生設置難度較大的任務,以滿足其要求上進的訴求。可以針對學生學力和興趣對專業學習方向進行分化調整,就是將專業核心技能分為不同專門化方向,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進行選擇。像計算機網絡技術包括網絡安裝、網頁制作、網站維護、網絡安全等,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主攻方向,“門門通不如一門精”。學生練就了過硬本領,就可為將來順利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五、拓展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操作內容很廣泛,從簡單理論學習、驗證到實踐操作設計分析,最后是綜合應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網絡實踐操作要遵守學習規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這樣才能獲得扎實的學習效果。
首先是互聯認知。網絡拓撲結構、雙紋線制作、Windows環境下常用網絡命令、組建對等網、組建C/S網、多用戶共享接入Internet等,為后面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是設備配置學習。交換機、路由器、VLAN劃分、遠程登錄配置、Trunk口的運行、STP生成協議啟用、VRRP虛擬路由冗余協議技術、交換機端口安全、三層交換機路由器配置、靜態路由配置、動態路由配置、策略路由等內容。學生在掌握了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認知之后,就可以實際操作進行組建網絡的實訓練習。第三是服務器配置。這方面的內容包括安裝IIS配置FTP,Web服務器、基于活動目錄的DNS服務器、Telne服務器、配置活動目錄與用戶管理、DHCP服務器配置與管理等。在進行相關網絡實訓時,還要注意增加Linux操作系統,通過Linux操作系統獲得各種網絡服務。第四是網絡安全與防火墻。網絡黑客對網絡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所以防火墻成為保護網站安全的忠誠衛士。對這部分實訓內容,重點需要進行一些針對性操作練習。防火墻訪問列表配置、NAT和端口轉換配置、地址轉換、策略認證配置、網絡監聽、防火墻數據備份與恢復等。第五是網站建設。要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一些技術要領,如網站規劃設計、設計系統結構、數據庫建設、注冊與登錄模塊設計、后臺管理系統模塊設計等。要做好網站建設,首先要做好數據庫,有些學生很容易忽視數據庫建設,而是注重編程的制作,結果發現數據庫有缺陷,制約了網站建設的正常進行。因此,要遵循操作原則和操作程序,不能本末倒置。網站建設不僅包含技術,還涉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素質培養,像分析、判斷、審美、藝術、繪畫等認識和相關理論,都需要進行綜合考量。
教學改革方興未艾,各種新型教學模式也是層出不窮,面對紛繁的改革經驗。我們應該學會選擇,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也是如此,只有結合學生實際,才能確定科學教學改革方案,贏得教學主動權。
參考文獻:
[1]李冬芳.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探討[J].創新教育,2011(9).
[2]沈勤豐.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體會[J].考試周刊,2012(66).
[3]李亞林,曾映蘭.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1(3).
(作者單位:廣西電子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