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茜
【摘 要】 為了提高輔助生產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根據2013年頒布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結合現有的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實際,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介紹了傳統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指出其在分配率、賬務處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輔助生產車間內外采用統一的分配率、簡化賬務處理的改進意見;以便會計實際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交互分配法的理論內涵,促進這一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 產品成本; 核算制度; 交互分配法; 賬務處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34-02
一、問題的提出
財政部2013年發布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以下簡稱“新成本核算制度”),從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執行。“新成本核算制度”對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做出了較大的調整,“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作業成本,應當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勞務、作業不多的,可以不進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部門以外的受益單位”。
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的規定:輔助生產成本分配只有兩種選擇,即直接分配和交互分配。2014年1月以后,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主要應采用交互分配法,而目前傳統的交互分配法存在費用分配率不一致、賬務處理比較麻煩等不足,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介紹
交互分配法根據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勞務數量,先采用內部分配率,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內部)做第一次(對內)分配;然后采用對外分配率,再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對外)分配的一種方法。分配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分配按未調整的實際單位成本,僅在輔助生產車間內部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先將各輔助生產費用進行調整,即加上耗用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減去為其他輔助車間提供的勞務費用,計算出各輔助生產車間純粹的對外提供的費用后,再分配給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各受益單位,經過兩次分配,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為零.
三、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不足及改進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同一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對內、對外采用了不同的分配率,同時賬務處理也比較復雜,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對內、對外應采用統一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率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及其以外的基本生產及管理部門承擔了不同的勞務價格,這對于同一企業來說,不同部門結算價格不一致,導致了不公平的分配結果。像上例,修理車間、供電車間提供的勞務都分別有兩個不同的分配率(價格),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部門承擔了比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更高的價格,分配率偏高;從而無法反映出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實際真正耗用的輔助生產成本,不利于對他們的成本進行考核及控制,建議對內、對外都采用統一的分配率。
在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存在以下關系:XX輔助生產車間對外分配的輔助生產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前實際成本+交互分配轉入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轉出的本車間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四、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改進后的輔助生產交互成本法,與傳統交互分配法相比:改進了同一輔助生產車間在分配時分配率不一致的問題,使得分配結果更接近實際,提高了輔助生產成本及基本生產成本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分配結果更加公平合理;同時通過建立交互分配方程組求得同一分配率,并在賬務處理上進行了簡化,大大提高了交互分配法核算的準確性、公平合理性及適用性,同時也有利于輔助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生產成本的考核及控制。建議會計高等教育、職稱考試教材對相關內容作相應調整,以符合《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要求,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參考文獻】
[1] 于富生,等.成本會計學(第6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摘 要】 為了提高輔助生產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根據2013年頒布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結合現有的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實際,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介紹了傳統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指出其在分配率、賬務處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輔助生產車間內外采用統一的分配率、簡化賬務處理的改進意見;以便會計實際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交互分配法的理論內涵,促進這一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 產品成本; 核算制度; 交互分配法; 賬務處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34-02
一、問題的提出
財政部2013年發布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以下簡稱“新成本核算制度”),從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執行。“新成本核算制度”對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做出了較大的調整,“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作業成本,應當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勞務、作業不多的,可以不進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部門以外的受益單位”。
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的規定:輔助生產成本分配只有兩種選擇,即直接分配和交互分配。2014年1月以后,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主要應采用交互分配法,而目前傳統的交互分配法存在費用分配率不一致、賬務處理比較麻煩等不足,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介紹
交互分配法根據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勞務數量,先采用內部分配率,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內部)做第一次(對內)分配;然后采用對外分配率,再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對外)分配的一種方法。分配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分配按未調整的實際單位成本,僅在輔助生產車間內部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先將各輔助生產費用進行調整,即加上耗用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減去為其他輔助車間提供的勞務費用,計算出各輔助生產車間純粹的對外提供的費用后,再分配給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各受益單位,經過兩次分配,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為零.
三、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不足及改進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同一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對內、對外采用了不同的分配率,同時賬務處理也比較復雜,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對內、對外應采用統一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率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及其以外的基本生產及管理部門承擔了不同的勞務價格,這對于同一企業來說,不同部門結算價格不一致,導致了不公平的分配結果。像上例,修理車間、供電車間提供的勞務都分別有兩個不同的分配率(價格),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部門承擔了比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更高的價格,分配率偏高;從而無法反映出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實際真正耗用的輔助生產成本,不利于對他們的成本進行考核及控制,建議對內、對外都采用統一的分配率。
在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存在以下關系:XX輔助生產車間對外分配的輔助生產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前實際成本+交互分配轉入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轉出的本車間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四、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改進后的輔助生產交互成本法,與傳統交互分配法相比:改進了同一輔助生產車間在分配時分配率不一致的問題,使得分配結果更接近實際,提高了輔助生產成本及基本生產成本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分配結果更加公平合理;同時通過建立交互分配方程組求得同一分配率,并在賬務處理上進行了簡化,大大提高了交互分配法核算的準確性、公平合理性及適用性,同時也有利于輔助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生產成本的考核及控制。建議會計高等教育、職稱考試教材對相關內容作相應調整,以符合《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要求,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參考文獻】
[1] 于富生,等.成本會計學(第6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摘 要】 為了提高輔助生產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根據2013年頒布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結合現有的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實際,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介紹了傳統輔助生產交互分配法,指出其在分配率、賬務處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輔助生產車間內外采用統一的分配率、簡化賬務處理的改進意見;以便會計實際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交互分配法的理論內涵,促進這一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 產品成本; 核算制度; 交互分配法; 賬務處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34-02
一、問題的提出
財政部2013年發布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以下簡稱“新成本核算制度”),從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執行。“新成本核算制度”對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做出了較大的調整,“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作業成本,應當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勞務、作業不多的,可以不進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部門以外的受益單位”。
按照“新成本核算制度”的規定:輔助生產成本分配只有兩種選擇,即直接分配和交互分配。2014年1月以后,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主要應采用交互分配法,而目前傳統的交互分配法存在費用分配率不一致、賬務處理比較麻煩等不足,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介紹
交互分配法根據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勞務數量,先采用內部分配率,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內部)做第一次(對內)分配;然后采用對外分配率,再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受益單位(對外)分配的一種方法。分配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分配按未調整的實際單位成本,僅在輔助生產車間內部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先將各輔助生產費用進行調整,即加上耗用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減去為其他輔助車間提供的勞務費用,計算出各輔助生產車間純粹的對外提供的費用后,再分配給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各受益單位,經過兩次分配,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為零.
三、傳統交互分配法的不足及改進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同一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對內、對外采用了不同的分配率,同時賬務處理也比較復雜,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對內、對外應采用統一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率
在傳統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及其以外的基本生產及管理部門承擔了不同的勞務價格,這對于同一企業來說,不同部門結算價格不一致,導致了不公平的分配結果。像上例,修理車間、供電車間提供的勞務都分別有兩個不同的分配率(價格),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部門承擔了比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更高的價格,分配率偏高;從而無法反映出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實際真正耗用的輔助生產成本,不利于對他們的成本進行考核及控制,建議對內、對外都采用統一的分配率。
在交互分配法下,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存在以下關系:XX輔助生產車間對外分配的輔助生產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前實際成本+交互分配轉入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實際成本-XX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轉出的本車間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四、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改進后的輔助生產交互成本法,與傳統交互分配法相比:改進了同一輔助生產車間在分配時分配率不一致的問題,使得分配結果更接近實際,提高了輔助生產成本及基本生產成本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分配結果更加公平合理;同時通過建立交互分配方程組求得同一分配率,并在賬務處理上進行了簡化,大大提高了交互分配法核算的準確性、公平合理性及適用性,同時也有利于輔助車間、基本生產車間生產成本的考核及控制。建議會計高等教育、職稱考試教材對相關內容作相應調整,以符合《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要求,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參考文獻】
[1] 于富生,等.成本會計學(第6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