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畢業生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高職學生不但要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就要求高職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現代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要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其中就包括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進行研究意義深遠。
【關鍵詞】高職生 職業道德教育
一、職業學院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分析
第一,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認識上存在誤區,職業道德教育發展相對滯后,院校、專業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當前對在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認識上有兩種主要錯誤認識:一種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該在高職類院校開展,而其他院校則沒有必要;另一種則認為職業道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內容,高校沒有教育的義務。
第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邊緣化”傾向。據調查,在當前不少開展了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重智育而輕德育的現象,而在德育教育中,又存在著重思想政治素質教育輕道德品質教育的現象。在道德品質教育中又存在著重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而輕職業道德教育的現象。
第三,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缺乏專門性、針對性,教育方法、手段單一。在不少開設了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院校中,只是把職業道德教育當成思想品德課中的一個普通環節,不能夠開展針對職業特點要求的專門性講述和分析。
第四,高校在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當前不少大學生職業道德觀念的缺失和錯位。不少學生在擇業問題上對金錢過度關注,對薪金豐厚的職位趨之若鶩,而對報酬相對較低的崗位卻無人問津。有些學生奉獻意識弱化,過分看中工作待遇,走上工作崗位后缺乏敬業精神。
二、高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
加強高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對于即將走向社會的從業人員來說,是立身處世和成才立業的奠基教育。高職學校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結合新時期新的職業特點,積極探尋到當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對策,用豐富的教育內容和生動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去塑造廣大從業人員的道德品質。針對高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高職學校加強和改進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完善措施
高職學校領導不僅要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與學生素質的關聯,更重要的是它與未來社會風氣的好壞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
1.要拓寬對職業道德教育內涵的認識。新時期的職業道德教育不再是滿足于講道理、懂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著力解決工作實際中言行不一致的“道德沖突”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在實踐中逐步樹立起由灌輸式教育向知行統一教育轉變的觀念,實現由封閉育人理念向開放育人、發展育人理念的根本性轉變。
2.要增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開放性觀念。一方面要拓展職業道德教育的社會功能,加強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家庭,以及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聯合,突出職業道德教育的通融性、互動性和體驗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心理咨詢、健康教育等其他各項工作的橫向聯系,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改革課堂理論教學模式,發揮德育課堂的主陣地作用
德育課堂是高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然而德育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抽象的理論灌輸直接導致作用減弱。德育課教育教學改革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探索實踐,找準新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因此,高職德育課改革應該定位在:目標是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效性;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途徑上盡可能多樣化。
(三)抓好師德師風建設
搞好職業道德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職學校教師的道德形象對學生具有吸引、示范和導向作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質的教師,特別是直接接觸學生的科任教師、輔導員老師和班主任老師,他們好的師德師風、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對學生最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
(四)在實習中培養職業道德習慣
高等職業學校不僅要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生產實習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生產實習教學環境,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以主人翁的忘我勞動精神滿腔熱情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正確處理自我和他人、個人和集體、個人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
(五)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學校要注意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加大在校園文化環境硬件建設上的投入。發動和組織學生開展“文明達標”活動,強化規范管理,促進自我管理,推動校園文明環境建設的進程。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的自我教育作用,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各種活動中,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禮貌活動。要重點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形象化教育,充分運用校園電視、周末電影、學生之聲、廣播、校報、學生自辦刊物等現代化的手段教育學生。學校還要通過組織科技節、職業技能比賽、學科競賽等,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從而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堅持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教育和管理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李寧.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
[2]趙新燕.對高校職業道德教育的一點思考[J].科技傳播,2009(10) .
[3]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調查報告[J].文教資料,2008(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