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群
【摘 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出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培養 創新能力
創新是指以知識為基礎,需要為動力,各種能力的綜合為前提的實踐活動。創新能力是人類突破舊知識、舊事物,探索和創造有價值的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未來的世紀需要大批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棄舊汲新,培養出一代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創新能力的前提
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學生學習的性質應當由傳授性、繼承性轉變為探索性、創造性;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更應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內容上,要從單純的語言教學轉向既學語言,又學文化和科技知識,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養人文精神;在教學方法上,既要有中國特色,又應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不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學法,這些方法都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為出發點,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設疑啟智,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英語課堂教學中每一教學步驟都應多設信息溝,層層遞進,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以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設計此類思考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既調動了學生積極運用語言材料組織新的語言內容,又訓練了他們以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當學生對這類討論性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不畏艱難,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的刺激,營造創新教學氛圍。
三、培養創新個性,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高層次表現,是高素質人才應具備的必要條件和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而且不可能在畢業時把個個培養成創造發明家,因此,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作為著眼點。英語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貫穿于英語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具有創新個性的學生對事物能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富于想象,敢于挑戰傳統習慣,不怕冒險,具有創造動機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是融合在長期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的,是體現在每個教學步驟和每項活動中的,教師應刻意去做的是將凝聚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新因素發掘出來,展現出來,在教學活動中隨時隨地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其創新個性。
四、培養自主探究,提高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能力。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的意識,創新能力的目的。
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創新型教學手段
以多媒體及其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特點,有利于適時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創意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時也常常將自己的創造力融于其中,從而從教師的教學創新來啟發學生的學習創新。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我們英語教師要將創新教育與本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將英語教學活動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活動,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邱文慧.試析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07):213.
[2]叢悅.論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5):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