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李崢?萬孟群
摘 要: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大學生黨員應在思想道德、政治覺悟、學習生活、社會實踐、服務意識等方面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加強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意義重大。本文以心理學動機行為理論為依托,探討如何提高高校學生黨員質量。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心理學;動機行為;提高質量
本文從心理學的動機行為理論,試分析大學生黨員行為現狀背后的入黨動機。心理學提出在考察人的活動時,就必須要揭示其動機。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并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活動力。在提高學生黨員質量,保持其先進性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方面,要發揮動機發動、指引和維持軀體和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的功能。
一、問卷調查結果
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了四川兩所高校,共發放問卷600份,有效問卷596份,學科專業包括理工科、文科、藝體類,大一年級學生比例為12%,大二30%,大三41%,大四17%,其中中共(預備)黨員 30% ,入黨積極分子37%,共青團員30%,群眾3%。
1.入黨動機方面
在入黨動機問題調查方面,回答“本人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動機是什么”的多項選擇題時,“信仰共產主義,為他人和社會多做一些貢獻”占70%;“覺得入黨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是為自己理想奮斗而邁出的堅實一步”占69%;“利于自己未來事業的發展,好找工作”占55%;“周圍同學都要求入黨,自己也有這樣的要求”占50%;“不辜負長輩的期望,給家人爭光”占64%;“有利于學校的各項評優”占17%。
在對社會不良習氣和風氣對大學生入黨動機影響的調查中,結果顯示“認為社會上表現出來的追求功名和個人利益的社會風氣,對大學生產生功利化的入黨動機影響”,選擇“影響很大”占30%;“影響較大”占41%;“ 影響較小”占25%;“不影響占”4%。對“現在很多同學把入黨作為自己以后找工作的砝碼”這種想法選擇“正確”占6%;“不正確”占55% ;“不太正確,但是可以理解”占39%。
2.黨員先進性發揮情況
在學生黨員先進性發揮情況各項調查中,回答“一名學生黨員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多選題,認為“學習成績優秀,學習能力強”占59%;“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占65%;“經常關心時事政策,了解國家和國際形勢”占63%;“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共產主義充滿信心”占61%;“樂于幫助他人,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占56%。
在回答“您覺得身邊的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怎樣”的問題時,選擇“表現突出,能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占39%,“和普通同學一樣”占59%。“您認為您周圍黨員干部與普通同學的關系如何”,認為融洽的32%,比較融洽的37%。“你認為周圍的學生黨員參與黨的組織活動態度”,認為比較積極的46%。
在學生黨員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的調查中,“認為目前影響學生黨員整體形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選擇“道德水平差的為零,理論水平差”占20%;“學習成績差占”5%;“實踐能力差”占35% ;“自律能力差”占15%;“服務奉獻意識差”占25%。
3.黨員培養教育方面
對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現狀的調查,在回答“覺得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是否有必要”的問題時,認為“很有必要,但內容單一,形式枯燥,需要改進”占66%。在回答“您認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不管用占10%,可有可無占14%,認為越來越難做的有37% ,認為沒有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占39%。回答“您認為在黨員教育中效果比較好的形式”多選題,選擇“組織生活”占53%;“專題教育活動”占63% ;“黨員大會”占44%;“聽先進事跡報告會”占44%; “參觀學習”占47%。
二、大學生黨員動機行為現狀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顯示,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絕大多數純正的。但是,目前部分大學生對是否加入中國共產黨不關心、不積極,甚至對入黨的意義和目的存在偏見或錯誤認識;有的大學生雖然曾有過入黨想法,但沒有去努力和追求;還有的大學生入黨后受自身因素或環境因素的影響,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沒能按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如何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挫折和困難面前將正確的入黨動機外化為先進的行為,在發展、培養優秀大學生黨員過程中發揮動機的作用非常關鍵。心理學上指出,動機產生于人們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活動的原動力。科學地分析和解讀大學生正確的入黨動機,理性地認識當代大學生的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需要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起點,也是保持黨員質量的科學有效的途徑。
三、從心理學動機行為理論構建合理機制,提升學生黨員質量
動機的激發、指向、維持調節功能使積極的、正面的入黨動機在保持大學生黨員先進性行為和提升學生黨員質量中發揮重要作用。
1.尊重需求,運用激勵手段,激發學生黨員
需要是引起動機的內在條件,誘因是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充分體現了尊重黨員需求,體現了合理運用正誘因激發黨員動機的心理學上的意義。
(1)增強大學生黨員的歸屬感。首先要強化大學生黨員的角色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強化大學生黨員主人翁意識。多開展學生黨員述職、“我是黨員我光榮”等活動,提高大學生黨員的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地增強學生黨支部的內部凝聚力。其次,要以人為本,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政治關懷、思想關懷、精神關懷、生活關懷和心理關懷。第三,要優化環境、營造氛圍,使高校黨的建設始終處于良性循環、充滿活力的狀態,實現學生黨員隊伍建設高效、和諧、可持續發展。
(2)科學運用激勵機制。①完善考核獎勵制度。制定和規范學生黨員考核制度,對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并且效果明顯的黨員要進行表彰和獎勵。對在學生黨員年度考核中成績為不合格的要給予通報批評,要求不合格的正式黨員要找出差距,限期整改,考核不合格的預備黨員,根據情況延期轉正或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②樹立先進典型。通過榜樣激勵的方式,用政治榮譽激發學生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通過選樹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影響學生,對涌現出的各類先進典型,進行大力宣傳,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endprint
2.強化黨員正確動機對行為的指導作用,做好培養教育工作
正確的、積極的入黨動機是從思想上入黨的根本性問題,它決定了大學生黨員的素質和行為,反映了大學生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黨員入黨動機是純正的,高校黨組織應重視這一優勢,繼續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保持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
(1)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內容體現經典性和時代性。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理論學習要注意突出經典性和時代性,提高大學生黨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并能夠通過全面學習克服和糾正思想中存在的各種模糊和錯誤的認識,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提高理論水平。
(2)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實現途徑的多樣性和實效性。①拓寬學生黨員教育培養途徑。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特點,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經常性學習、教育和培養體系。注重集中學習與日常教育培養相結合、組織學生黨員進行自我教育。以互聯網為陣地開展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工作,在大學生的培養教育過程中,黨組織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占領這片陣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上級下達的文件精神和領導重要講話,從思想方面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政治覺悟,保障大學生黨員的質量。②增加實踐鍛煉,使學生黨員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為使大學生黨員健康成長,在加強理論教育的同時,要靠黨組織引導,深入社會和實際生活。在實踐中,充分體會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鞏固學習的效果、體現學習成果。
3.發揮動機維持和調節功能,完善管理、服務機制
入黨動機屬于思想范疇,根據人的認識和成長規律,人的正確思想是在理論和實踐的相互印證、相互促進地不斷運動中形成的。實現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需要長期的、艱苦的奮斗。在奮斗過程中,需要大學生黨員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同時也需要高校黨組織完善管理、服務機制,為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1)健全管理機制,保持學生黨員隊伍活力。①完善組織機制。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支委會各成員要分工協作,責任到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和黨支部書記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②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學生黨支部應該至少每個月過一次組織生活,每個學生黨員在黨組織生活會上,應該認真負責地向所在支部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每次支部會議都要認真做好考勤和記錄,每個季度定期公布組織生活情況。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組織生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按自行脫黨處理。③建立學生黨員黨風監督機制和民主評議制度。保障大學生黨員的質量是一個動態的、常態的過程,當前大學生黨員正處于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加上普遍年輕化,容易受到一些外來腐朽思想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監督,是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的一個重要法寶。第一,建立民意測驗制度,定期發放群眾調查表,從群眾的角度衡量大學生黨員的質量。第二,大學生黨員所在班級內、支部內要多進行評比工作,廣泛聽取任課教師、宿管老師和同學的意見。第三,采用多樣化的公示方式,例如櫥窗公示、網立上公示等方式公布學生黨員的個人信息,以加強自律意識,促使大學生黨員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完善服務機制,為學生黨員健康成長搭建平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要求。服務黨員為增強黨性、提高素質提供保障和支持,是黨的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和經常性的工作。大學生黨員具有其特殊性,提高對這部分骨干分子的服務和幫扶水平,建立健全服務機制是必要而緊迫的。
四、小結
提高高校學生黨員隊伍質量是高校黨建的基礎工作,在方法手段上試運用心理學動機行為理論,強化正確的入黨動機對學生黨員行為的激發、指導、維持和調節功能,在保持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上有一定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孟昭蘭.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工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