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魯俊斌
今年是中航工業電源企業文化建設達標年,作為一個近60年發展歷史的我國航空電源支柱企業,走過了從研發試制到批生產我國各類戰機電源、發動機點火、絕緣系統的輝煌歷程,有著深厚的企業文化建設積淀,形成了濃厚的企業文化建設底蘊及自身發展的文化建設體系,構成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縱觀五十多年來的科研、生產、質保、安全、財務管理、經營、一流環境建設等一系列管理體系的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的過程構成了我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不同方面的有力支撐點,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和具體展現形式。本文以所在物業管理部承擔公司環境板塊工作談談環境建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在長期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思想理論體系。它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其中環境文化建設表現為最直觀的一個方面,形成企業的第一印象,有著形象工程、面子工作、窗口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環境文化,是影響制約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內、外部環境中所滲透的文化因素。可分為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和人文社會環境文化。企業文化是二者的辯證統一。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包括表層的、有形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具體的,既有視聽環境:廠房、道路、廠容廠貌、園林綠化;嗅覺環境、機器設備、生產作業現場、職工住宅區的生活服務、體育健身器材、文化娛樂設施、社會輿論、口碑等,其現實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人文社會環境文化建設是深層次的、無形的、內在的、抽象的,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干部作風、優良傳統、民主氛圍、精神風貌、人際關系、心理狀態等,它的狀況如何,將從根本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首先,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價值觀的最直接體現。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員工對本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和評價,是指導企業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某種行為去實現物質和精神追求的觀念體系。它在長期的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表現為全體員工共同的較為穩定的心理定局。由于企業價值觀其自身的抽象性,決定了它必然要依托于某種有形的載體予以表達和展現。環境建設就是最直觀載體之一,而且是企業文化建設最直觀的主要表現形式和展現手段,表現為最普遍、最直接的做法,是將企業的宗旨、理念、口號寫成標語廣為張貼懸掛,以綠化點綴、拼圖、造型的形式展現,或者以板報宣傳欄的形式進行宣染。企業價值觀在管理思想上的表現,就是以物為中心還是以人為中心?員工在企業的地位,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應該根據職工群眾的需要,為其創建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比如對我們企業在注重做好節能減排、優化生產工藝、杜絕跑冒滴漏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現場治理,綠化美化環境,科學發展,達到生產設備凈、齊、美,物流有序,廠區天藍、樹綠、景美,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青,創建優美環境,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杜絕空氣污濁、損害健康、環境惡劣的不良印象。企業價值觀在經營宗旨上的表現,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孰先孰后的問題。任何一個生產企業,特別是央企、國企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社會義務,為社會發展作貢獻。所以企業的環境建設,必須以社會效益為中心,以保持生態平衡,經濟可持續發展,至少是不污染社會環境為出發點,這本身就是向社會傳達企業強烈而鮮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企業內部環境十分地好,卻一味地追求利潤,甚至污染環境,損人利己,那么,人們會據此斷言這個企業毫無道德責任感和使命感,受到社會的譴責,人門的唾棄。
其次,環境文化建設是企業凝聚力的直接體現。凝聚力,在理論上講是一種綜合的內聚力,向心力,是使全體員工在思想情感上、價值取向上、行為操守上都保持高度一致的內能,是一種團隊精神。凝聚力一方面表現為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即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另一方面表現為員工與員工彼此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凝聚力的強弱與環境特別是社會人文環境關系密切。整潔、融洽、和諧、向上、充滿活力的企業環境,可使員工心曠神怡,安居樂業,形成企盛我榮,企哀我恥,企業與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同心同德。反之,則人心思“走”,離心力膨脹,離心離德,企業豈不衰敗。所以環境建設的出發點,必須基于員工的凝聚力。比如在職工住宅區有限的活動范圍內,種植草坪綠化,布置一些桌椅板凳,安裝一些文化娛樂設施,職工們在工作之余,茶余飯后,可以在此放松聊天,緩解釋放工作、生活方面的精神壓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再次,生態環境文化建設是企業形象的直接體現。所謂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綜合認識和總體評價。它是一個組合的系統,影響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而環境特別是自然環境,是最直觀、最明顯的影響因素,而且有著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來講,企業在公眾心目中形象的好壞,自然環境作為企業的“窗口”、“臉面”,最先映入眼簾,形成難以抹去的第一印象。所以,現代企業人多數講究企業的外觀,重視自然生態環境文化建設。還有,優秀的企業環境文化,是生態自然環境下人文社會環境的統一。企業在生態自然環境文化建設方面,都應十分的講究。比如廠區開闊恢弘,空氣清新,交通方便,布局合理,整齊潔凈,綠化美化,生機盎然。特別是我們中航工業,把環境文化建設置于重要的地位。在人文環境文化建設方面,正確處理效益目標和責任目標、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問題。干部和工人之間,工人和工人之間提倡平等互助、互相關心、互相信任,加強道德溝通,營造一種家庭式氣氛,形成一種民主氛圍,倡導一種團隊精神。形成領導關心職工群眾,上級關懷下級,讓職工感到一種親情、依托、歸屬感,優越感、自豪感從而將自己與企業融為一體。倡導員工之間的文明競爭,開展多種形式、針對性強、利于操作、有群眾基礎的競賽活動,鼓勵立足崗位成才。組織員工積極參加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充分利用板報、墻報等多種形式,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反映職工的精神面貌,宣傳好人好事,定期評比,形成有聲有色的企業文化,職工們上班心情舒暢,熱愛企業,這也正是企業文化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不管是生態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社會環境建設都是企業文化建設別無取代的最直觀、最有效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我公司有著重視環境建設的優良傳統,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林宗棠來我公司視察時就對我公司環境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譽。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公司資產重組后,承擔環境板塊建設的物業管理部更加注重“窗口”和“面子”形象,管理不斷創新,處處以斬新的面貌展示著中航工業電源的精神風貌。2012年在中航工業集團公司6S銅牌驗收中,我公司環境板塊以滿分的優異成績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
作者簡介:王棟, 中航工業電源社會事務部; 魯俊斌,中航工業電源物業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