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鋒 岳建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現代物流企業應運而生,并極大地推動了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與傳統物流不同,現代物流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所進步。現代物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經營目標,它將制造、運輸、銷售等進行統一考慮,是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資金流的統一。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現代物流能有效促使道路運輸企業轉變經營理念,并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實現傳統貨物運輸企業的轉化,成為專業道路貨運企業的必然發展方向和根本出路。
關鍵詞:道路貨物運輸;物流;轉化;必要性;對策
前言:物流指的是工商領域(除去產成品、零配件、原材料等貨物的制造、采購、銷售活動)的貨物由起點到終點進行傳遞活動的總稱,包括加工、包裝、裝卸、倉儲、運輸、配送、信息傳遞等活動[1]。現代物流則是將運輸、制造、銷售等情況進行統一考慮的一種措施,它比傳統物流的含義更深更廣。
一、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化的必要性
首先,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國有工業企業逐漸剝離其原有的社會職能,而漸漸轉向抓產品開發、降低生產成本、升級換代等工作。這些工業企業因而較以往更加迫切需要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如保管、運輸、儲存、包裝、加工、裝卸等。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傳統的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已無法滿足這些工業企業的需求,因而需要加快向物流企業轉化的速度。其次,這是道路貨物運輸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道路貨物運輸企業長久以來主要提供單一的運輸服務,因而經濟效益不高,這使得部分運輸企業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中。即使有國家相關的扶持政策,但仍難見好轉。事實證明,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單一的運輸服務模式已無法繼續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要生存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擴寬和延伸服務范圍,向著物流企業轉化。最后,這是經濟國際化、一體化的必然趨勢。我國加入WTO后,給我國企業發展帶來很多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當前,經濟一體化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國際分工合作越來越重要,這意味著經濟一體化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互補。為取得最大的經濟利潤,企業在投資時已不再單純看所在國的稅收政策和廉價勞動力資源,而更加注重該地區的物流能力。因此,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化是經濟國際化、一體化的必然趨勢。
二、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化的策略
(一)擴展延伸服務,明確發展策略。道路運輸企業一般都具有運輸和倉儲等多種資源,但若按照原有模式運作,這些資源則較為分散,且企業的業務也比較單一。因此,要實現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的轉化,首先要根據自身現有的資源條件進行有效整合,這是拓展延伸服務的基礎。同時,道路運輸企業在向物流企業轉化的過程中,還應進行必要的市場調查,以便做好市場定位。同時,也使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能以此為據選擇正確的切入點,確定自身的發展策略[2]。
(二)重視建立和健全經營管理的信息系統。處于信息時代的市場瞬息萬變,若企業沒有強大的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則無法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且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尤其對于道路貨物運輸企業來說,如今全國各地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運輸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因而亟需建立和健全計算機經營管理信息系統,以對各種信息做出快速處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因此,經營管理系統的建立和健全是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化的必經之路。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應以企業的貨運網絡作為依托,同時結合貨運的實際生產情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時注意在收發軟件時盡量使用統一代碼,以便今后聯網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而隨著企業物流業務的發展和不斷開發,對經營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不斷完善,以適應現代物流發展和運輸生產的需求。
(三)完善道路貨物運輸網絡,廣泛開展合作。為滿足現代化流通和生產的需要,企業間需加強橫向聯合,以實現不同服務的分工與協作,促使物流服務實現優勢互補。而在此過程中,完善貨物運輸網絡,是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向物流企業轉化的重要步驟,也是提高企業運輸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當前,很多大型工業企業所從事的物流實質上屬于企業物流,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十分有限。這是因為對于單個工業企業來說,物流活動存在不對稱的現象,單向物流往往高于雙向物流,加上缺乏貨運網絡的支撐作用,因而運輸效率往往比較低下,經濟收益也十分有限。而工業企業若將這些作業承包給物流企業或者道路運輸企業,則不僅能對多個工業企業的物流活動進行有效組合,而且能促使單向企業物流向雙向物流活動的轉化,進而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收益。但在此過程中,道路貨物運輸企業應十分重視貨運的網絡建設,不斷完善貨運網絡。為此,應了解本地貨物的流向和流量情況,并可在外地進口貨物主要產地以及本地出口貨物主要流出地設置若干個貨物受理網點,同時,爭取快件和常規貨運或物流使用同一貨運網絡,可提高生產效率。
(四)注重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核心,道路運輸企業也不例外。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要實現向物流企業的轉化就必須注重吸納和培養人才,通過提升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以促使企業的發展。為此,企業可對原有的分配機制進行改革,實施市場化的分配機制,以縮小分配差距。同時,實行現代職業經理人制,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和具備現代物流技能與知識的職業經理人。另外,企業應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為吸納人才應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工作環境,提高人才待遇,同時,對一線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業務開拓流程、服務方式、服務理念、貨物流動過程中各環節的規范操作等。
(五)注重提高和改善運輸裝備水平。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要向物流企業轉化,改善和提高運輸裝備的水平是基本要求。運輸車輛裝備是運輸的重要工具,也是影響物流作業和運輸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從當前道路貨物運輸企業的現狀看,特種專用火車和高效低耗重型貨車的比例普遍較低,而遠不能滿足物企業流業務的發展需要。要提高運輸效率,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應加大運輸車輛裝備方面的資金投入,加快調整車型結構,并實現車輛的更新換代,優先發展高效低耗的特種專用貨車和重型貨車,同時添加適量的輕型貨車。對于短途運輸則以輕型貨車運輸為主,中長途運輸則以特種專用貨車和重型貨車運輸為主,提高運輸裝備的利用率。
(六)注重提高貨運站場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大多道路貨物運輸企業都有數量不等的貨運站場,以滿足貨運生產需求。但很多貨運站場存在倉儲能力不足、規模小、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發展需求的情況。而貨運站場基礎設施是發展現代物流和組織貨運生產的基礎條件,因此,提高貨運站場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水平至關重要。為此,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可借鑒國外的的經驗,同時從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對現有的貨運站場進行適當擴建和改造,全面提高貨運站場的實際倉儲能力。同時,可采取按廠家進行貨物的分區存放,也可對部分庫房進行改造,用來存儲一些貴重貨物。另外,在倉儲管理中推廣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管理,以提高貨物管理效率。
三、討論
總之,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在向物流企業轉化的過程中,應做到有計劃,有步驟,不斷更新思念觀念,注重市場變化和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以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實現向物流企業的順利轉化。
參考文獻:
[1] 朱琴.淺析道路貨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途徑[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4):207.
[2] 狄挺,任剛.貨運網絡化運作是破解物流頑癥的利器[J].改革與開放,2012(0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