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啟,程曉玲
(江西科技學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8)
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現狀
——基于2000-2012年研究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
李先啟,程曉玲
(江西科技學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8)
基于發表時間、文獻來源、研究團體與研究主題四個維度,對中國知網數據庫2000-2012年發表的民辦高教研究論文進行文獻計量分析,揭示出國內民辦高教研究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研究主體單一、交流平臺較少與研究主題有待拓展等。
民辦高等教育;文獻計量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民辦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相關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相對于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其他主題,它具備一些自身的特點。那么,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現狀如何?主要研究者與研究機構都有哪些?研究主題與研究內容都集中在哪些方面?這些都是研究者普遍關心的問題[1-3]。
本文擬利用文獻計量分析的方法,對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現狀做一個初步的描述,試圖揭示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時間分布特點、文獻來源特征、主要研究者與研究機構,以及研究主題等,以期對于研究的進一步推進有所助益。
筆者以“民辦高等教育、民辦高教、民辦高等學校、民辦高校、民辦高等院校、民辦大學”等作為題名檢索詞,在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中選擇“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學術輯刊全文數據庫、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收錄的2000-2012年的論文進行檢索(檢索時間為2013年12月8日),為避免遺漏,采用以邏輯詞“或者”連接以上檢索詞的高級檢索方式,共獲得相關文獻6964篇。其中,期刊論文6234篇、博士學位論文18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479篇、重要會議論文170篇。
本文主要基于文獻發表時間、文獻來源、研究團體以及研究主題四個維度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具體研究方法是借助于CNKI數據庫對檢索結果的分組篩選功能,對檢索文獻依據文獻作者、作者單位、文獻出版來源、發表年度等進行分類統計。
筆者對檢索結果按發表年度進行分組,對上述6964篇有關民辦高等教育的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其時間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1978-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時間分布圖
圖1顯示,國內學術界關于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斷升溫,研究成果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縱觀整個時間分布圖,可以看出國內研究大體上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2000-2004)為平穩增長階段。由于1999年我國開始實行高等教育擴招,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獲得快速發展,民辦高等教育研究也有很大的提升。第二階段(2005-2010)為快速增長階段。顯著標志是隨著2004年《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的頒布,研究文獻的數量快速增長。第三階段(2011-2012)為迅猛發展階段,且增長幅度呈現逐年擴大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民辦教育定位為“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1]
通過對學術論文的文獻來源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相關領域研究者的主要發表與交流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學科建設和發展問題。借助CNKI數據庫對文獻出版來源的分組分析功能,筆者對發表文獻較多(發表文獻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的期刊進行了統計(見表1):

表1 2000-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來源
如表1所示,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文獻來源比較集中,發表文獻量排名前20的期刊載文量為2100篇,占到整個期刊論文數的30.16%。其中,3種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專業期刊《民辦教育研究》、《浙江樹人學院學報》、《黃河科技大學學報》刊載比例尤其大;綜合類教育期刊,如《教育發展研究》、《教育與職業》、《中國高等教育》、《當代教育論壇》、《黑龍江高教研究》《中國高教研究》等刊載比例也較大。由此可見,民辦教育類專業期刊和教育類綜合期刊是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者學術交流的主要陣地。
對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團體進行分析,能從文獻作者的發文數量以及作者單位中,了解其發展特點,以此指導研究人員的培養與成長。本文對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團體的分析分為兩部分,即研究者與研究機構。
筆者通過對文獻檢索結果進行文獻作者的分組統計分析(CNKI數據庫已自動加上作者身份信息),其中排名前10位的研究者如下(見表2):

表2 2000-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作者及其工作單位
表2的統計顯示,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隊伍迅速壯大,呈現出一大批多產作者。分析其身份特征,他們既有相關政策的制定者和民辦高校的管理者(如陜西省教育廳的李維民),也有高等院校專門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教授(如浙江樹人大學的徐緒卿)等。
對研究人員的所在機構進行統計分析,能揭示并預測學科研究團體的培養與成熟狀況。筆者通過對文獻的作者單位進行分組統計,將排名前20位的研究機構列表如下(見表3):

表3 2000-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的機構分布
表3顯示,一些高質量民辦高校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浙江樹人大學、黃河科技學院、西安外事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江西藍天學院(現已更名為江西科技學院)等。很多公立高等院校也積極參與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特別是廈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鄭州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不僅體現在文獻量上的增加,研究內容和研究主題也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為了便于分析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題,本文對檢索結果的文獻關鍵詞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排名前30的關鍵詞列表如下:

表4 2000-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文獻的關鍵詞頻次統計
總體上看,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題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現狀研究。這類研究旨在介紹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闡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并指明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潘懋元的《中國大陸民辦高等教育基本情況與發展中的若干問題》[4],鄔大光的《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分析(上)——兼論高等教育政策》[5],柯佑祥的《新時期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6]等。
二是區域研究。由于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在區域發展水平上存在差異,這也促使研究者對區域研究的關注。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陜西、河南、江西、浙江、北京、上海等地,這也與這些區域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與實踐相吻合。如郝瑜的《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7],王鋒、戚務念與沈栩的《江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取向》[8],陳壽燦、傅允生的《浙江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路徑與取向》[9]等。
三是比較研究。這類研究主要從我國公辦與民辦高等教育的比較,以及國內外民辦(私立)大學發展教育的比較進行研究,研究的內容包括教育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經費籌措等。代表性成果有鄔大光的《民辦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的聯姻——國際經驗與我國的道路選擇》[10],周朝成的《美日中私(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政府經費資助之比較研究》[11],毛建青的《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主體的現狀、原因及政策建議——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比較的視野》[12]等。
四是政策研究。這類研究相對集中在民辦高等教育法律出臺時期,不僅為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提供建議,同時也引發社會各界對民辦教育立法的關注,有利于形成重視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社會氛圍與法律環境。如徐力、徐輝的《加強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13],朱為鴻的《論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變與趨勢》[14]等。
五是院校研究。這類研究主要探討高等學校的管理問題,如運行機制、學生管理、師資隊伍、質量評估、高校領導、監督機制、校園文化等。如楊煒長的《完善民辦高校法人治理結構的現實思考》[15],韓忠春的《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16],呂曉娟、李澤林的《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及管理對策研究》[17]等。
通過對1999-2012年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結論:(1)從文獻發表時間看,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2000-2004年間平穩增長;2005-2010年間快速增加;2010年以后迅猛發展,且增長幅度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2)從文獻來源看,民辦教育類專業期刊和教育類綜合期刊是研究者進行學術交流的主要陣地;(3)從研究團體看,呈現出一大批多產作者,著名民辦高校與少數公辦院校是重要的研究機構;(4)從研究主題看,現狀研究、區域與比較研究、政策研究和院校研究是其主體。
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研究主體單一,交流平臺較少與研究主題有待拓展等,具體地說:
首先,研究主體單一。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者主要是民辦高校教師與其他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者。問題在于,正如王義娜指出,“對于前者來說,由于他們從事民辦高等教育實踐并對其有特殊的感情,因而研究的客觀性和中立性無法保證。后者理論關注較多,但往往由于缺乏研究數據和對民辦教育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其研究結果對于實踐的指導意義顯得不夠?!?/p>
其次,研究者的交流平臺較少。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的專業期刊,如《民辦教育研究》、《浙江樹人學院學報》、《黃河科技大學學報》以及其他民辦高校的學報,教育類核心期刊雖然也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但總體數量不多。
再次,研究主題有待擴展。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產權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學生與就業等,這些方面的研究已經非常多,迫切需要研究主題的深化與擴展。
[1]王義娜.改革開放30年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綜述——基于文獻計量學的分析[J].民辦教育研究,2009(01):12-18.
[2]湯建民.近十年來國內民辦高等教育的研究足跡——基于1999-2008研究論文的計量分析和可視化識別[J].現代大學教育,2009(02):27-33.
[3]閻鳳橋,吳沛涓.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回顧、比較與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5(05):45-50.
[4]潘懋元.中國大陸民辦高等教育基本情況與發展中的若干問題[J].民辦教育研究,2005(02):1-4.
[5]鄔大光.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分析(上)——兼論民辦高等教育政策[J].教育發展研究,2001(07):23-28.
[6]柯佑祥.新時期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2(04):32-34.
[7]郝瑜.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49-54.
[8]王鋒,戚務念,沈栩.江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取向[J].江西教育科研,2007(05):75-77.
[9]陳壽燦,傅允生.浙江省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路徑與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03):56-59.
[10]鄔大光.民辦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的聯姻——國際經驗與我國的道路選擇[J].民辦教育研究,2004(02):8-13.
[11]周朝成.美日中私(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政府經費資助之比較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07(01):79-83.
[12]毛建青.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主體的現狀、原因及政策建議——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比較的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7):1-5.
[13]徐力,徐輝.加強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01):58-62.
[14]朱為鴻.論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變與趨勢[J].教育發展研究,2006(22):40-45.
[15]楊煒長.完善民辦高校法人治理結構的現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08):51-56.
[16]韓忠春.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4(07):63-64.
[17]呂曉娟,李澤林.民辦高校學生特點及管理對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5(01):54-56.
(責任編輯:朱 斌)
A Review of the Present Study on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Based on the Literature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12
LI Xian-qi CHENG Xiao-l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098)
This paper,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0 to 2012,identifies the bibli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ent studies,including the time distribution,periodicals source,research communities and the research topics.It also shows that the lack of sources of researchers,academic communication,and the research topics constitute main obstacles to future research.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literature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G648.7
A
123(2014)02-0053-05
2013-11-12
李先啟(1988-),男,湖北仙桃人,江西科技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民辦高等教育和教師教育;
程曉玲(198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民辦高等教育管理。
江西科技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項課題”2013年度項目“現代大學制度下的民辦高校產權問題研究”(NO.XKZX1307)與“民辦高等教育經費籌措模式的現狀研究”(NO.XKZX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