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視野下,結合出版行業現行融資模式存在的諸多現實問題,我國出版行業應倡導以政府為導向的新型融資模式,多種融資模式并存,多向發展,開創有中國特色的融資模式。
[關鍵詞]全球視野;出版行業;融資模式
[作者簡介]韓紅,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當前,資金短缺是制約我國出版業發展的瓶頸,推動我國出版行業發展,關鍵在于對融資渠道、融資范圍、融資模式的改善。2013年原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工商銀行在京簽署《新聞出版總署與中國工商銀行支持新聞出版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未來5年內中國工商銀行將為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提供6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持,而這6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持將主要用于解決制約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金融問題。因此,新形勢下尋求適合中國出版行業發展的新型融資渠道、融資范圍、融資模式,是進行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
一、新聞出版業融資模式中的現實問題
對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市場結構進行深入剖析可發現,領頭羊是大型新聞出版集團,主體是中小新聞出版企業,但中小新聞出版企業發展緩慢,從整體上影響我國新聞出版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在于中小新聞出版企業對當前融資工具選擇較少、融資模式簡單化,達不到融資的效果。
1. 融資工具選擇較少
我國現今資本相對不發達的國情和部分新聞出版單位管理層金融意識短缺影響我國中小新聞出版企業的融資決策和具體實施。在我國,新聞出版產業大都選擇相對保守的由政府調控和管制的導向型融資模式。在政府政策的范圍下融資,易在融資渠道上產生思想和決策上的惰性。當然,不少企業的發展以自身積累為資源,采用內源融資,風險小的同時加長周期,從而出現發展上的不同步。因此,相關企業的長足發展必須在融資工具選擇上多樣化,依靠外源融資。在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條件下,中小新聞出版企業能選擇的方式僅僅是債券、融資租賃、典當融資等,融資工具較少,這是阻礙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 融資方式簡單化
我國多數新聞出版企業的融資模式傾向于政府導向型的融資模式,融資方式主要包括銀行貸款、股票融資、發行債券等。政府管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部分國內新聞出版企業對政府政策過分依賴,進而影響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方式分為兩種:以發達銀行體系為后盾的,以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為主體的債務性融資;以健全的資本市場為支撐的,以股票融資、債務性融資為主體的權益性融資。我國銀行門檻過高和資本市場不健全導致金融工具種類少等現實情況,使得一大批中小新聞出版企業面臨融資方式選擇困難,過于簡單化的融資方式從根本上影響其發展壯大。
3. 中小新聞出版企業面臨融資困境
目前,我國新聞出版結構多樣,以印刷出版或紙媒圖書發行的傳統國有新聞出版企業和以電子出版、網絡學術為主的新興電子出版民營企業并存。在政府導向型融資模式下,中小新聞出版企業必然面臨融資困境。首先,中小新聞出版企業融資選擇相對更少,更缺少政府的財政撥款和政策傾斜。而僅僅依靠自身積累進行內源融資,或者嘗試資本市場范圍內的外源融資,對企業發展都是相當困難的。其次,我國資本市場不健全,自由化和開放程度不高,銀行門檻過高和資本市場不健全導致的金融工具種類少等現實情況,使得一大批中小新聞出版企業面臨融資困境。
二、我國新聞出版企業可行性融資模式分析
為進行科學可行的分析,需要對我國新聞出版企業的運營角色加以區別,使融資方式實施更有針對性。具體種類和相對應的融資模式分析如下:
1. 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
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占據輿論“發聲”權,主要載體是黨報、黨刊,主要職責是對內及時公布重大事件,對外維護和宣傳國家形象。獨有的政治嚴肅性決定其采編的保守性、話語的客觀性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特性。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對最新新聞事件采取選擇性報道,以黨和國家的輿論方向為指標,引導人們的思想走向。其經營運作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目的在于不斷普及黨和國家的政策理論,維護我國的形象。
對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來說,可行性融資模式應以財政融資為主,其他方式為輔。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的政治嚴肅性決定其融資方式必須以財政融資為主,注重保守化,必須在出版過程中注重各項程序的規范化和嚴格性,牢牢掌握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的各項權利。同時,獨立化萬萬不可少,可在財政融資的基礎上,嘗試風險較低的如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股票融資等融資方式。梁金河在宣傳導向型新聞出版企業領域提出的“一體兩制”運營模式極具指導意義。“一體兩制”,即將黨報采編和非黨報采編、經營分開運營,將非黨報采編、經營市場化,采用新型管理辦法,保持黨報改革“四不變”原則。
2. 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
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以教育、社科類出版產品為主,政府或相關事業單位主創,目的在于服務社會大眾,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出版產品構成收入基本來源。對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來說,可行性融資模式應為上市融資為主,債務融資為輔。當前,在國家政策的響應下,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上市融資,對企業的市場化有諸多益處。目前,我國多家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已依靠上市融資成功上市。2000 年,第一家新聞出版企業《成都商報》借上市融資成功上市。2010年,遼寧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憑借獨創 “內容、廣告、發行、印刷”于一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2013年,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兩者的成功為上市融資提供了范例。當然,各種債務融資方式也應在其中優化配置,盡可能尋求融資利益的最大化。鑒于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的資質高于一般民營出版企業,選擇銀行融資是風險最低和效果最明顯的融資方式。
3. 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
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的出版產品豐富,周期較短,創意性強,以盈利為目的,內容以娛樂社會大眾為主,群體趨于年輕化,以盛大集團、當當網等企業為代表。如何創新和獲得資金支持是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發展中的一大難題。對大型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來說,單純依靠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方式很難達到再上一層的發展預期;對于中小型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來說,面臨的融資困難尤為突出,一旦融資失敗,企業發展將成為空談。
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的可行性融資模式應為市場融資為主,其他融資方式為輔。面對規模差異,市場融資應該有針對性。大型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可采取上市融資模式;中等商業型新聞出版企業可采取創業板融資模式;小型商業經營型新聞出版企業可先聯合或兼并擴大規模,再上市融資。其他融資方式為輔,則要求在市場融資的基礎上嘗試多種融資方式,尋求企業發展的最大化。以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為例,盛大文學依靠國內優秀網絡原創文學的整合起家,采用傳統紙質出版方式,進行數字化運營。2012 年,盛大文學與軟銀亞洲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完成海外合作融資。2013 年,盛大文學于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融資上市,成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網絡出版企業。
三、中國特色的融資之路
鑒于對我國新聞出版業的探究,推動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應開創中國特色的融資之路,杜絕走僵化教條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彎路。
1. 杜絕走僵化教條的老路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我國新聞出版業應打開國門看世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國內市場發展現狀,開創中國特色的融資之路。杜絕走僵化教條的老路即是目前政府導向型融資模式下的一種警示。政府導向型融資模式融資渠道、融資手段較少,在當前國內融資環境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態勢下,仍采取單一的政府導向型融資模式并不可取。我們應適當進行海外融資,優化企業的融資形式,這不僅能降低企業融資風險,而且能促進企業蓬勃發展。
2. 杜絕走改旗易幟的彎路
杜絕走改旗易幟的彎路則是對適用于典型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英美模式的警示。我國當前國情是市場經濟起步晚,資本市場不健全,過分遵循高度自由化的資本市場規律極可能導致我國喪失對資本市場的主控權。新聞出版產業作為我國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不容小覷。對宣傳導向型和社會服務型新聞出版企業應保持其最作為國家宣傳陣地的嚴肅性,盡量避免海外上市融資。對于商務型新聞出版企業,應本著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態度推動海外上市融資。當然,對西方無抵押式貸款模式不可完全照搬,我們應在自我發展和時代發展的推動下,不斷改善我國的融資環境,完善銀行體系,通過利率優惠政策和放寬貸款限制等保證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立足全球文化視野,我國新聞出版產業要在國際社會中掌握絕對的話語權,展現泱泱大國的風范,必須結合我國國內市場發展和環境現狀,借鑒國外有益經驗,開創中國特色的融資之路。
[1]何奎. 加快“十二五”出版內容創新與質量監管的國際化進程[J]. 出版廣角, 2011(9) :15-18.
[2]肖東發,張文彥,于文等. 借鑒國外出版創新經驗,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二)——美國出版創新與文化軟實力[J]. 編輯學刊,2012(3):13-17.
[3]潘文年. 中國出版業“走出去”:跨國經營的文化風險分析——以跨文化傳播為理論視角[J]. 國際新聞界,2010(9):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