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摘 要:在社會整體的創業大潮影響下,大學生的創業熱潮正在興起。然而融資難問題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了解大學生的創業融資現狀,分析具體融資渠道的優劣,提出拓展融資渠道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融資模式;融資渠道
中圖分類號:F27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41-02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的數據,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65萬人,比2015年增加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人數也將近750萬人。青年的就業群體加起來總人數將達到1500萬左右。大學生就業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不僅可以在緩解就業壓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且可以增強市場活力,豐富大學生的社會經驗。
2016年6月麥可思發布的布《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年年穩步提升,2015屆的自主創業比例是3.0%,比2014屆高出0.1個百分點。報告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了創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型業態不斷涌現,電商、微商、自媒體的層出不窮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各種新的機遇。
然而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面臨著很多困難,根據就業藍皮書的數據,2015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主要困難為缺少資金(28%),其后是市場推廣困難(26%)、缺乏企業管理經驗(24%),2015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主要困難也是缺少資金(29%),其后是缺乏企業管理經驗(25%)、市場推廣困難(21%)。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其中缺乏資金,融資困難被認為是目前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最困難。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對高職在校學生創業融資現實狀況的調查和研究,從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的角度出發,為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提供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對于推進大學生創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為了更好的了解高職在校大學生創業的融資現狀,我們采用對已經開始創業活動的在校以及畢業學生發放問卷和實地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創業融資的問題。我們主要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中進行了調查,針對創業園中的創業學生和已經畢業曾經在校創業的學生,調查內容主要針對創業學生的創業方向,企業性質,融資的金額,主要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以及學生對創業政策信息的了解程度等等,力爭做到該調查詳細且具有科學合理性。
調查的方式主要是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本次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25份(紙質問卷75份,網絡問卷50份),收回116份,有效調查問卷11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9.14%。開展面對面的訪問12次,座談3次。接受調查的創業企業(包括組織,未注冊企業)55個,接受調查者中男生86人,占比74.8%,女生29人,占比25.2%。
二、調查結果及現狀分析
(一)創業方向
關于創業方向的選擇上,選擇自己資金啟動資金少、行業門檻低的有49人(占42.6%),選擇感興趣的方向和行業的有36人(占31.3%),選擇和自己所學專業相關行業的有23人(占20.0%),選擇熱門行業的(如微商、電商等)有7人(占6.1%)。
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創業者都傾向于找合作者共同創業。在尋找合作伙伴的過程中,創業學生傾向于興趣相投的占50.4%;傾向于找比自己有經驗的合作者占27.8%;傾向于找有資金的人占14.8%;傾向于找同學、朋友等熟人的占4.3%;傾向于找高學歷的占2.6%。
(二)企業性質和創業融資的金額
企業性質中,個人獨資企業5家,合伙企業(包含合伙性質的組織)47家,公司3家。注冊資金超過50萬的1家,40萬-50萬的0家,30萬-40萬的2家,20萬-30萬的2家,10萬-20萬的5家,低于10萬的45家。這顯示絕大多數創業企業都屬于規模較小的小微企業,形式簡單。
從調研數據分析結果來看,90.1%的創業企業資金需求在30萬元以下,其中資金需求規模在2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到72.7%,60%的創業企業面臨的融資資金缺口小于10萬元,大學生創業企業普遍呈現資金需求額度小的特點。
(三)融資方式
在創業初期,學生比較傾向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尋找合作伙伴出資(65%);自有資金積累(55%);申請政府創業基金(44%);銀行貸款(41%);父母及親友借款(30%);吸引風投及民間資本(20%)。
而根據麥可思就業藍皮書的數據,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為78%,高職高專為75%),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均為3%)、政府資助(本科為4%,高職高專為3%)。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實際創業資金的來源和學生當初傾向的資金需求渠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四)對政府創業政策的信息掌握
針對創業學生了解政府優惠政策的程度,其中非常了解,知道具體的優惠政策以及條件的占2.6%;比較了解,能說出貸款條件的占10.4%;有點了解,聽說過創業優惠政策,但不了解具體內容的占69.6%;完全不了解的占17.4%。
針對高校的創業優惠政策,其中非常了解,知道具體的優惠政策以及條件的占50.4%;比較了解,能說出一些扶持政策的占26.1%;有點了解,聽說過創業優惠政策,但不了解具體內容的占23.5%;完全不了解的沒有。
從這兩項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創業學生對于高校的創業優惠政策普遍有較好的了解,而對政府的優惠扶持政策了解的信息比較少,具體嘗試獲取政府資金扶持的學生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三、創業融資渠道的優劣分析
(一)自湊資金
大學生籌集創業啟動資金最常見、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向父母、親友借錢,它屬于負債籌資的模式。雖然學生創業初期這是較少學生傾向于這種資金籌集方式,只有30%的學生也愿意,然而實際創業開始以后,這卻變成最常見的資金籌集方式。其優勢在于向父母、親友借錢一般不需要承擔利息,因此,籌措資金速度快、風險小、成本低。缺陷在于這種方式受制于家庭條件,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學生就難以通過這種方式籌集創業資金。同時,這種資金籌集方式也會導致大部分父母和親友對于學生創業持保留態度,學生創業活動難以獲得支持。
(二)政府和高校的創業基金
政府和高校的創業基金被所有創業者高度關注,優勢在于學生利用政府和高校的資金不用擔心信用問題,而且投資一般都是免費的或者是免息的,這就大大降低或免除了籌資成本。但申請政府和高校的創業基金有嚴格的申報要求,而且政府每年在這方面的的投入是有限的,創業學生需面對社會創業者的競爭,學生由于知識、經驗等方面的不足,較難在競爭中占有優勢。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政府扶持政策了解的信息比較少,真正嘗試的人不多。
相對而言,學生更青睞獲得高校的創業扶持基金,對此項政策了解的也比較詳盡。然而相對于政府的扶持基金,高校的創業扶持基金就更少了,而且由于學生比較多,高校都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獲得資助,這又造成本來就比較少的資金要去給更多的人。所以每個創業者能獲得的資金都少的可憐,而且創業一旦開始,也基本上不再可能再從高校創業基金獲得資助,持續性不強。
(三)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的優點是利息支出可以在稅前抵扣,學生創業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低,運營良好的企業在債務到期時可以續貸。缺點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擔保)品,還要有不低于30%的自籌資金。創業貸款是近年來銀行推出的一項新業務,凡是被認定為具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的個人,因創業需要均可申請。這種貸款不僅利率較低,而且有的地區有一定的補貼,一旦申請成功,創業者即可享受較為優厚的條件。但是門檻很高,對申請人的要求很嚴苛,必須有嚴密可行的創業計劃。這對于大學生創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大難題。因此,雖然大學生創業貸款已推出多年,但申請到貸款的大學生比例仍然很低。
(四)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組織大多關注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資,著眼點不在于投資對象當前的盈虧,而在于他們的發展前景,以便通過上市或出售取得高額回報。風險投資組織除了關心創業者的技術,也同樣關注創業者本人的素質和新創企業的盈利模式。而缺乏經驗和資源的大學生想要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是相當困難的。
四、總結
大學生創業是社會轉型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當前大學生創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創業融資是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目前大學生創業資金的籌集還主要是通過父母、親友的借款,融資渠道單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業活動。如何讓學生創業融資獲得更多的渠道,打破各種限制,讓學生的創業活動能夠更健康的開展,成為值得社會、政府、學校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基于眾籌的大學生創業融資模式分析”(編號:2016SJD63007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吳開軍.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8):25-28.
[2]俞金波.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大學生創業融資路徑選擇[J].特區經濟,2012(5):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