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芻論完善志愿服務活動與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08-30 15:11:17張偉娟
理論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培養大學生

摘要: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志愿服務活動本身的價值追求和實踐形式,使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具有內在的契合性。志愿服務活動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實踐平臺,成為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立足現實實踐,社會和高校應當通過健全機制、積極宣傳和精心組織,繼續探索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路徑,強化志愿服務活動的育人功能,進而實現大學生認同、內化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8-0016-05

作者簡介:張偉娟(1976-),女,陜西咸陽人,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唯物史觀與當代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歷史使命,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至關重要。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志愿服務活動作為大學生從事公益事業的一項社會服務活動,蘊含著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等價值觀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價值觀培養層面的反映和具體要求。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過程,是在知與行相結合中形塑正確價值觀并內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的過程。因此,志愿服務活動對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志愿服務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契合性

志愿服務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人類文明先進的價值理念,是中華文化優秀的思想內涵,作為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所奉行和追求的準則,包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和追求的理念相一致,二者有深刻的內在契合性。

(一)真誠奉獻的志愿理念,體現文明和諧的價值追求

近年來,大學生志愿者在各個領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像社區服務、社會公益、環境保護、扶貧支教等等。這些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志愿服務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方面存在的諸多矛盾和沖突,有利于推動文明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例如,眾多到中西部貧困地區的大學生志愿者,被稱為“文明使者”,他們傳播了現代文明和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了時代新風,促社會風氣的改善和貧困地區群眾素質的提高。[1]再如,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倡導綠色消費,能源節約,開展垃圾分類,保護植被等志愿服務活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大學生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過程中,往往要放棄舒適的生活環境,獻出寶貴的時間、精力甚至是財力,不計報酬、不圖名利,展現出的是一種高尚的奉獻精神。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對當代社會存在的利益沖突、道德滑坡無疑是一種沖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追求的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相符合,與和諧社會所追求的人自身身心的和諧,人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一致。

(二)互助尊重的志愿服務,傳遞平等觀念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2]互助尊重的志愿服務,傳遞著平等觀念。首先,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由來自不同階層的成員組合而成,彼此有共同的價值理念和世界觀,成員之間形成友愛、互助、進步、奉獻的新型互動關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經濟收入等差異已退居次要地位,大家都享有平等的權利。[3]其次,志愿者和被服務對象之間是服務和被服務、幫助和被幫助的關系,在行為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存在地位高低、人格貴賤等的區別。例如,無論是為殘奧會還是特殊學校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用發自內心的真誠給殘疾人提供幫助,用平等的心態向殘疾人展示尊重。志愿者的行為向他人、向社會傳遞了一種平等的觀念.再次,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給社會公眾特別是弱勢群體提供幫助,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平等。如,大學生志愿者為西部貧困地區學生帶去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學習物資,一定程度上彌補東西部因發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資源的不平等。

(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凸顯愛國善舉意識

社會責任感展現的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所承擔的使命意識。社會責任是愛國善舉的內在動力,愛國善舉是社會責任的外在表現,是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人們熱愛祖國,要求人們懷有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自覺報效祖國,這需要大學生具備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而這也正是志愿服務活動所追求的價值觀。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凸顯愛國意識。一方面,志愿服務活動要求大學生懷有一顆愛國之心,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心公共事務,參與社會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大學生可以進一步增強其責任感,激發愛國情懷,提升公民意識,增加愛國行動。突出如大學生志愿者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凸顯了強烈的愛國意識,他們以較高的素質提供高水平的志愿服務,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良好風尚,給世界呈現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形象,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情懷。

(四)專業精誠的志愿工作,彰顯敬業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敬業精神,敬業要求人們忠于職守,克己奉公,盡職盡責,不斷創新,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志愿服務是彰顯和培養敬業精神的重要途徑,志愿服務工作需要大學生具備敬業精神,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還必須熱愛志愿工作,提供優質的服務,有任勞任怨、持之以恒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進取意識和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福建師范大學于2002年開啟研究生志愿服務西部的項目,此后每年都有優秀的大學生赴西部支教。志愿者克服各種困難,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出色地完成了各科的教學任務。同時,他們以生動、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教育學生,關心學生成長,組織各種活動豐富校園生活。他們多次進行考察調研,向當地政府提交調研報告,為當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因為志愿者的敬業精神,支教活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志愿服務活動也為培養大學生的敬業精神提供了良好機會。可以說,敬業精神是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備素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敬業品質相契合。

(五)高尚真切的志愿情懷,追求誠信品質

誠信即誠實守信,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是人類社會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在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志愿服務活動的特點和理念,深刻體現誠信的品質。從思想層面看,志愿活動追求誠信品質。志愿者懷著滿腔熱情,帶著真摯的情感,為了心中對自己、對他人的一份承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是高尚無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真誠友好的,失信欺詐在這里沒有生長的土壤。從實踐層面看,志愿服務活動弘揚誠信品質。志愿者在活動過程中踐行并傳播誠信品質。例如,在安徽省第11屆運動會上,為了避免大學生志愿者裁判為個人或家鄉人的利益造假篡改數據,影響運動會的客觀公正,省運會組委會請青年志愿者們擔當打造誠信賽會的重任,通過組織,運動會期間,志愿者誠信工作,沒有出現一項錯誤,沒有發生一起爭議,將自愿者活動與誠信品質完美地融合起來。志愿服務活動追求與弘揚誠信品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誠信理念相輔相成。

(六)助人為樂的志愿行為,弘揚友善品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上強調友善的良好品質,追求社會主義社會新型的人際關系。友好善良強調公民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要與人為善,常懷愛人之心,力求成人之美。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行為體現了助人為樂、扶危濟困和團結合作的良好品德,體現了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的思想意識。如山東省濱州市有一支名為“南丁格爾”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隊伍,他們27年如一日地為當地敬老院、盲校、市民、農民工等各類人群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打掃衛生、量血壓、推拿按摩、補習功課等等,他們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呼為“孩子”、“外孫女”等,相互間形成了和諧友善的關系。大學生在志愿服務活動中追求真善美,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推及社會,彰顯正能量,這些良好的品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謀而合。

二、志愿服務活動為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實踐平臺

馬克思曾經說過,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價值活動以及價值關系產生的最根本基礎,實踐決定著價值觀的生成、發展與實現,決定著價值觀的基本指向。[5]要想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就必須深化實踐養成,而志愿服務活動本身的實踐性及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契合性,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實踐的平臺。

(一)克服傳統教育的缺點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首先屬于思想觀念層面的教育,思想觀念的內在養成需要潛移默化、長期的教育和影響,需要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自感受和認知。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是培養大學生價值觀的一種途徑,但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社會現實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特點,學生的認識也更加豐富和多元,看待問題的視角也日趨多樣,模式化、單一性的說教容易使學生厭倦、反感,甚至排斥。因此,傳統的以單向性說教為主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大學生以交流溝通為特征的認知方式。單純的灌輸模式雖然能給受教育者提供德行的認知圖式,但它們在受教育者頭腦中卻往往以知識的形態存在,很難內化為受教育者思想意識中的信念。[6]為此,高校需要改進和創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途徑和方法,結合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和接受方式,采取新方法、新載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富于親和力和影響力,切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7]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注重在活動中教育學生,克服了傳統教育重形式、輕實踐的弊端,將價值觀教育從課堂延伸到社會,有利于大學生將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活動,避免了傳統教育重灌輸、少交流的缺點。以學生為主體,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大學生化被動灌輸為自主接受,更好地理解、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二)提供大學生認識自我的平臺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他們不斷形成、檢驗并完善自己價值觀的過程。學生是教育過程的主體,這個過程的實現更大程度上要依靠學生自身的發展。因此,除了外在條件的促進外,大學生必須充分調動自身的能動性,先自我認識,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進而達到自我提升。志愿服務活動為大學生認識自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首先,提供學生認識已有知識和能力不足的平臺。志愿服務活動往往需要學生運用已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服務社會,在實踐中學生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珍惜學習機會,激發學習動力,提高自身能力。其次,提供學生認識自身價值追求的平臺。志愿服務是一種不計報酬的勞動,是受社會肯定和贊賞的行為,這會讓學生體驗到助人的快樂,認識到自身價值可以在奉獻中得到實現,進而提升社會責任感,強化志愿服務行為。再次,提供學生認識自身價值觀正確與否的平臺。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受志愿服務活動宗旨的指導和制約,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檢驗已有價值觀的正誤,并在不斷反思和調整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三)提供大學生溝通他人的平臺

人的觀念是在人與人交往中產生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是在人與人交往中進行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與他人溝通的平臺。首先,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大學生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大學生在志愿活動過程中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需要與不同的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進而培養大學生的合作精神、友善品質和誠信行為等。其次,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大學生關懷他人的機會。大學生通過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等受助群眾,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學會體諒和尊重他人,逐漸增強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感,提高奉獻意識。再次,志愿服務提供大學生學習他人的機會。例如,學習工人農民的吃苦耐勞、學習聾啞孩子的樂觀堅強、學習志愿模范的無私奉獻等等,他人的經歷和品質可以給學生帶來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

(四)提供大學生了解社會的平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大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校園中,較少接觸社會,對國情、社情和民情的認識大部分是來自于課堂和網絡,這些間接的途徑往往受社會多元化和網絡復雜性的影響,容易影響學生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認識社會的平臺。首先,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有利于讓學生走向社會,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建設的偉大成就,理解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激發愛國情感,堅定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青年人尤其是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而實干則是實現“中國夢”的基本途徑。[8]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能夠認識中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增強對民族命運的理性思考,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增強自身的使命感、榮譽感,增強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再次,高校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具有顯著的特征,即著眼于、服務于我國甚至是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關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和焦點,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富有時代特色,提高大學生關注社會的意識,促進思想覺悟的提升。

三、完善志愿服務活動,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踐經驗的升華,并以指導實踐為根本目的和歸宿,[5]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使其成為大學生的具體價值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因其特殊的價值,使其在探索和實踐中蓬勃發展。但目前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活動組織管理不完善、志愿者活動目的還不夠明確、志愿服務水平和質量較低等等。為促進大學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不斷完善志愿服務活動。

(一)完善機制——在加強志愿服務組織自身建設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

1.健全管理機制。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深入開展,需要形成統一的組織管理機制。首先,要把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與培育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并放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中來思考,納入學校整個育人體系中來實施,并以此為要求制定完善的辦法與活動方案,統籌考慮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與方法。[9]將二者統籌考慮,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其次,高校應把統一的管理體系與各院系的具體管理方法相結合。一方面,建立學校統一的管理體系,統籌領導全校學生的志愿服務工作,發揮資源整合的優勢,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各院系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發揮自身的優勢,形成本院系的特色,更好地發揮志愿服務活動的功能。再次,要重視大學教師志愿精神的培養。教師作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者,必須具備高尚的志愿精神,以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指導和影響作用,保證志愿服務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同時,教師應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全過程,發現活動問題,了解學生變化,并及時解決和疏導,保證志愿服務活動教育功能的實現。

2.健全保障機制。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這需要立法的完善,政府、社會的支持以及高校的扶助。首先,積極推進志愿服務的立法工作。志愿服務活動涉及的領域廣、影響久,因此,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相應的法律來引導、約束和保障。但目前還缺乏統一的具有權威性的法律法規,影響了志愿服務事業的順利發展及其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因此,必須積極推進志愿服務立法工作,確立志愿者的行動及其組織的法律地位,為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創造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大政府和社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范圍在擴展,隊伍在擴大,需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因此,必須善于整合和利用社會上各種資源,例如,增加政府的資金投入;同熱衷于公益事業的企業合作,鼓勵企業把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提供幫助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形式;通過私人捐贈和支持來籌集資金等。再次,高校必須肩負起促進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長效發展的責任。加大志愿者基地建設的力度,形成“三下鄉”、“西部計劃”等品牌志愿者活動,打造志愿者服務的品牌團隊。[10]積極地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創造條件,并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宏觀指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志愿服務活動的全過程。

3.健全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合理的激勵機制,有利于使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成為其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驅動力。盡管大學生志愿者本著不求回報的態度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但給予適度的精神激勵和榮譽激勵能夠使志愿者感受到服務的價值,產生服務的自豪感,調動行為的積極性。同時,來自于社會和他人對大學生志愿者的肯定和贊許,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體現了他們作為社會一分子的尊嚴和價值,能激勵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因此,高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務評價體系,包括社會評價、組織評價和大學生自身評價,根據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時間、質量、效果等各方面對志愿者或者志愿團隊做出綜合記錄與客觀評價,保護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性,體現對他們志愿服務行為的尊重和贊賞。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可以評選“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給予學生必要的精神獎勵,同時輔以適當的物質獎勵。

(二)積極宣傳——在營造志愿服務活動良好氛圍中增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1.正確認識志愿服務活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為。一些大學生甚至高校對志愿服務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必然會影響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影響志愿服務活動育人功能的發揮。高校應深刻認識志愿服務活動的性質并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價值,向學生介紹并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歷程、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志愿服務的精神、尤其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參與其中的意義和價值,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志愿服務活動,從而樹立正確的參與目的,激發起參與的熱情。

2.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高校應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在活動過程中將其作為約束、指導學生行為的精神標尺。要充分利用校園刊物、廣播、網絡等媒體,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形成校園服務文化。一方面,這將潛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踐行志愿服務精神,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質。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良好發展的局面,為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有利氛圍。

3.發揮志愿服務模范作用。志愿服務模范對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認同、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要通過各類宣傳、表彰大會等形式對在志愿服務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志愿者和團隊進行表揚。通過塑造一批先進個人和團隊,提供學生效仿的行為和學習交流的平臺,引導他們正確樹立服務目標,快速掌握服務技能。通過傳播先進事跡,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影響學生的人格培養。

(三)精心組織——在搭建志愿服務活動平臺中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

1.確立志愿服務目標。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及其教育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正確目標的指導和引領。“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11]在當代青年志愿者中存在著三種動機:即以“責任感”為軸心的傳統性動機、以“發展”為軸心的現代性動機、以“快樂”為軸心的后現代性動機。[12]從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動機多種多樣,高校作為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管理者,需要給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志愿服務活動的目標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志愿服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根據志愿服務精神,確立活動目標,抵制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價值觀念的滲透和影響,[13]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大學生認同并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拓寬志愿服務范圍。從近年來的實踐來看,目前高校志愿服務的內容主要集中于義務家教、社區援助等方面,涉及的服務內容較少,還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志愿服務活動的需要,也不能有效發揮志愿服務活動的育人功能。因此,各高校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例如積極聯系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等相關單位,加強與民間志愿者組織的聯系,建立志愿服務項目基地,鼓勵大學生參與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志愿服務活動,滿足大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3.深化志愿服務內容。深化志愿服務內容,建立長期的實踐平臺,有助于發揮志愿服務活動的教育價值。目前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還未能完全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部分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的形式較為簡單,多以提供體力服務為主,高、精、專的知識和技能性服務不夠。[14]部分志愿服務活動過于注重形式,缺乏實用性;服務內容相對簡單,缺乏深度;活動持續的時間較短,缺乏連貫性,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不能滿足于簡單的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要避免自愿服務活動流于形式,實現志愿服務項目化、基地化、長期化。[15]首先,高校應注重志愿服務活動的項目化。可以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多開展像“西部計劃”、生態環境保護等大型的志愿服務項目。其次,高校應注重志愿服務活動的基地化和長期化。可以根據社會和學生發展實際,依據志愿服務時間長短的不同,建立相應的志愿活動基地,注重長期志愿活動基地的建設。再次,高校應注重志愿服務活動的專業化。可以根據社會需求和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組建專業化的志愿服務隊伍,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志愿服務團,提供專業化的志愿服務,例如,“法律援助”、“家電維修”等。通過深化志愿服務的內容,建立長期的實踐平臺,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和教育背景選擇服務內容,開發自身的最大潛能,提高專業技能。在服務社會的同時拓展視野,磨練意志,體驗人生價值,增強社會責任感,進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創新志愿服務內容,把志愿服務推向深層次發展勢在必行。

4.提高志愿服務水平。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及其功能的發揮。要達到志愿服務活動的既定目標,就必須提高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水平。首先,高校要加強志愿者的培訓,建立志愿者培訓體系。按培訓的形式分類,可采用集中培訓和分類培訓、骨干培訓和分級培訓、理論培訓和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按培訓內容分類,可進行專業理論培訓、素質拓展、禮儀培訓、安全和紀律要求培訓、定期經驗交流等培訓。[16]扎實有效的培訓工作,可以提高和拓展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認識、操作技能、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質,進而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使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獲得社會的支持和認可,從而為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其次,教師和學生要認真總結和反思志愿服務過程中獲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增強志愿服務的水平,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

參考文獻:

[1]穆青.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87.

[2]吳潛濤.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N].人民日報,2013-5-22(7).

[3]宋來,錢嫦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價值研究[J].青年探索,2008,(5).

[4]林姚,丁文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大學生志愿服務水平提升路徑探賾——以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春運志愿服務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

[5]林培雄,王玉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在實踐[J].求是,2013,(10).

[6]劉鵬.弘揚志愿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博碩論文,2010.

[7]王秀章,余啟全.志愿服務: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0).

[8]常青.志愿服務:大學生價值實現的載體[N].光明日報,2013-12-14(11).

[9]邱秋云,李義豐.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1).

[10]葉菁,劉廣兵.以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2,(2).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2]吳魯平.志愿者的參與動機:類型、結構——對24名青年志愿者的訪談分析[J].青年研究,2007,(5).

[13]胡宇南,周紅.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動與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對接[J].四川警察學院,2011,(3).

[14]王曉斌,宋喆,胡鳳飛.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理論研究,2011,(29).

[15]楊軍.志愿者活動——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突破口[J].教育學術月刊,2011,(10).

[16]呂宗瑛.論志愿服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

【責任編輯:黎峰】

猜你喜歡
培養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91高清在线视频|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色婷婷电影网|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国产精品微拍| 色婷婷电影网| 婷五月综合|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本欧美精品|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不卡视频国产| 狠狠干欧美| 亚洲一区免费看|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久一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色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在线色国产|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青青草视频|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玖玖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97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三区视频|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1亚洲精选|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不卡网|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区|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 极品国产在线|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91在线|日本|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视频入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六月天激情|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一线在线|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