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萍
摘 要: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的滲透德育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還有利于在道德品質方面成為一個高尚的人,那么如何將化學課堂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的結合到一起,是我們每一位化學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品德教育;滲透 有人說化學有大美大智慧,也有人說教育德為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三維目標中明確規定了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這一目標。然而,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從幼稚到成熟急劇變化和發展的過渡時期,此間他們模仿力強,可塑性大,有著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容易接受教育影響,適時的德育教育對他們的一生起著定向和奠基的決定性作用。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的滲透德育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還有利于在道德品質方面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如何將化學課堂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的結合到一起,是我們每一位化學人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一、在化學實驗中滲透德育教育
于國宇老師說過,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靈魂。在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最重要的方法論之一。
(一)環保實驗。環保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的話題,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應該發揮學科優勢,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環保教育,培養學生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環保意識。例如在《化學與環境保護》一課的中,通過實驗探究“模擬酸雨對植物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此外,如英國的煙霧事件,美國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的哮喘病水俁病等,都是由于工業“三廢”沒有有效處理造成的。通過以上信息,把環保意識滲透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從點滴做起,爭做環境忠實的保護者。
(二)基本實驗。學生對化學實驗覺得很好奇,有的學生到實驗室亂拿儀器和試劑。對此應明確指出:化學反應有一定規律性,必須在老師指導下,通過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否則不僅費事廢物,還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就如同人生活在社會中,都要遵紀守法,才會有穩定的社會秩序,不然就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還有的學生因對某些化學試劑的腐蝕性或毒性產生恐懼,做實驗時袖手旁觀,對此要說明只要按正確的操作進行實驗則是很安全的。這些基本操作都是前人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的結晶,有的科學家因此負傷甚至犧牲生命,作為學生要珍惜這些成果,首先掌握一般的基本實驗操作,才能為以后在未知領域的探索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化學史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初中化學教育是啟蒙教育,更多的是學習和了解前人在探索物質奧秘過程中總結下來的知識。將德育滲透到其中能必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幾種常見的金屬》一課時,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時期的輝煌成就,在商代已懂得使用青銅;13世紀我國已煉出焦炭用于煉鐵;我國生鐵的出現比歐洲早1000多年;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經掌握了冶鐵煉鋼的技術等等…教師結合課本內容適時的用飽滿的情緒講解,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為祖國發奮學習、為國爭光的學習熱情。
(二)滲透科學態度。通過講解化學知識和科學史實,讓學生感悟到在生活和學習中,定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只有及時把握機會,多思考,多行動,不斷追求,堅持不懈才可能獲得成功。比如,在學習海水制堿時,結合侯氏制堿法介紹我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先生。正是他的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才使得中國在化工領域上有了新的里程碑。
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化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在化學練習中滲透德育教育
新課程改革的化學試題滲透著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舉例一:使用所謂天火、鬼火等迷信說法,其本質是_____,它是由 引起的自發燃燒,為了長期堆放的可燃物自燃,應注意_____,以降低溫度等材料,進行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的觀念教育。舉例二: 黑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由_____、_____、_____配成的,屬于_____物。舉例三: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已掌握了煉鐵的技術,他們將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_____。在高溫條件下利用_____將鐵礦石中的 還原為鐵等材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舉例四: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拯救我們的地球,導致地球生態環境惡化,特別是誰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業生產中的_____、_____ 、_____ 、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_____ 、_____、隨雨水流入河中。舉例五: 運用含_____元素的洗衣粉流入河水中會使水中藻類植物瘋長而破壞水質,所以目前世界上嚴禁生產和使用_____。等材料,進行了環境保護教育。
總之,化學學科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只要我們有德育意識,合理選擇化學知識與德育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一定會讓學生在知識和品格上收獲更大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德興學區,甘肅 隴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