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來
摘 要: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能激發學習興趣,深化德育,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為學生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歷史教學;整合;成才
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等。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聲像影音等特點,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能夠靈活、實時、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提升了教學效率。因此,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學科的整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為學生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歷史課內容離現代久遠,穿越時空,有的內容也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困難。如何使教學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史教學內容,一般很枯燥、抽象,學生不易配合參與。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久遠的東西呈現出來,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會提升教學效果。在講授“秦漢文化史”一課,我課前收集了相關的視頻資料。在介紹華佗的醫學成就時,把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生動展現東漢名醫華佗為減輕手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刻苦鉆研,用自己的身體做試驗研制麻醉藥劑麻沸散的經過。這種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令同學們感動不已。在教學中我還利用自制課件復合活動式“五禽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面的醫療體操動作也激起了學生在課堂中模仿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忘我地投入,改變以前厭學的局面。于是我不失時機地提問:“東漢名醫華佗有哪些成就?學生都愿意舉手回答,回答很全面,而且也有自己的見解,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二、內容點撥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在講授“三國鼎立”一節時,我們應運用好“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的形成”這些歷史事件中的圖片和視頻,在播放的過程中插入問題讓學生思考、交流討論,把每個小問題逐個擊破,然后再把內容串聯起來。當然這就需要教師對問題設計和信息技術運用進行靈活、合理地整合,這樣才能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從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知識和掌握技能。利用信息技術不是老師就不管了,任由學生自由發揮,而是應該對課堂進行總體把握調控。根據教材的內容,利用多媒體的強大的交流互動的功能,創設情景,挖掘學生自主自學、思考和分析的潛能。
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時機
教師要正確把握多媒體的有效利用時機,避免受教育者走馬觀花。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不但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積極、有效、活躍的課堂氛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用現代技術能展現出大量的圖片、表格等信息,要避免學生不斷地欣賞圖片而忘卻了本課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的知識點。例如,在講授“戰略大決戰”時,不但要把基本史實用地圖、圖片的方式呈現出來,更要善于運用圖片理清脈絡,形成正確的時空概念和練習圖表的方法,通過了解戰局的變化,從對比中區別三大戰役、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的歷史意義,從裝備優劣、兵力眾寡、戰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對比國共雙方軍力的發展演變,歸納出蔣家王朝滅亡的必然性。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時機,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術深化德育
空洞枯燥的說教式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情操教育非但不能激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有時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舉要的靈活、直觀等特點,則使教學中滲透品德教學的情形大為改觀,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育,而積極主動參與,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猶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講述“唐朝的經濟”一課中,介紹先進農具曲轅犁,使用繪圖工具制作“曲轅犁”。剛一展示,學生馬上反應說:農村很多地方仍使用這種犁。我因勢利導:我們現在仍在使用的這種鐵農具最早是在什么時候發明的?學生們積極看書回答:唐朝。我再次提問:“我們現在仍使用祖先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農具,你有何感想?”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踴躍回答:現在農業生產技術太落后。在肯定學生正確認識的同時,我又乘勢指出:我們自然應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而驕傲和自豪,更應從現在起、從自我做起,爭取早日改變我國落后的農業生產面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這種由事入情的品德教育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自然的情感升華,達到共鳴的境界。
五、教學課件要靈活、實用
在信息技術輔助歷史教學中,我們主要是利用課件進行引導學生學習。那么在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時,要根據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需要進行設計。教學課件要考慮學生的情況,學生喜歡什么,如何呈現,有何效果,學生如何活動等都要涉及其中。另外,還需要教師掌握好信息技術,課件軟件的使用、繪圖工具的使用以及上網收集材料等,都要進行整合。只有這樣,制作的課件才能有效地服務于課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注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許多資料不要我們自己會做,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就行了。我常使用的資料有《中國歷史教學軟件》《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網站等。只要我們多留意,把需要的資料收集保存,利用起來就很方便了。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夠調動學生感官,提升學習感悟,輔助學生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空間,利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成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春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