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關鍵詞】以學為主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
0053-02
從數學教學目標和社會對教育、人才所提出的要求看,讓學生自主、創造性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學習能力,是當前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走向,教師必須樹立“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前提
(一)轉變教學觀念
培養學生自主、創造性地學習是實現發展性教育的需要,是時代進步的要求。學校教育必須從傳統的選拔性教育轉變為發展性教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從“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學生才能從傳統的被動學習方式中解放出來。教師必須善于給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團結協作的生生關系,讓學生在寬松、平等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創新的能力。
(二)探研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認知結構和構建能力,在呈現知識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逐步形成科學的創新思維的習慣,進而發展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教師應把這種教學觀念滲透到教學設計中,準確地把握不同類型的課型特征,挖掘出教材內容所蘊涵的思維方式與方法,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認識規律和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雞兔同籠》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史,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然后把例題作為“課前小研究”讓學生課前自主嘗試解題方法,目的是借這個問題作為載體,讓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其次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歸納整合解題方法,并讓學生展示、觀看、匯報學習成果,在這過程中學生互相質疑,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讓學生選擇一種解題方法試解古題,并與開課呼應,匯報算法進行優化,體會數據較大時假設法和列方程的優越性,學生主動歸納“雞兔同籠”問題的一般方法。最后讓學生把數學應用到客觀世界中,架起數學與生活實際的橋梁,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建立數學模型。整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主動去探索解題方法、歸納方法的一般性,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了“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以學為主”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途徑
(一)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興趣
興趣不是學生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在后天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數學給人的印象是比較抽象、枯燥的,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借助一些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認知情感,讓學生主動、有效地創造性學習。
1.構建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平等、民主、友好的學習環境,對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要精心創設充滿好奇、質疑、猜想而沒有精神壓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未知的知識充滿學習的渴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創造潛能盡可能地得以發揮,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
2.給學生提供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成為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數學知識的特點,創設承擔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喚起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造情感。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一個個有趣的、豐富多彩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所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
(二)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論述說明了主動質疑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感悟,生成新的智慧。
1.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課堂質疑是設疑、激疑的重要手段,是師生、生生互動的外顯形式。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設質疑的情境和氛圍,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如教學《雞兔同籠》一課時,創設讓全班觀看、小組歸納整合解法的過程中,學生質疑是否用假設法解題時,可以假設全是雞,發現當數字較大時,用表格列舉法比較方便。教師只有給學生提供大量發現并能提出問題的情境和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的存在,才會在學中疑、在疑中思、在思中悟,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得以進一步的發展。
2.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成功教育是從好習慣開始的。學生提問、反問、追問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在較長的時間內形成規律性的學習行為方式,從心底里產生一種學習上的需求與渴望,潛意識地培養了他們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時,筆者先預設了幾個課前研究的小問題讓學生課前研究,課堂上一位學生匯報說:“如果要表示雞、鴨、鵝分別各占總只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并制成扇形統計圖。”另一學生反問:“為什么不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呢?”學生答:“因為扇形統計圖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學生又追問:“為什么扇形統計圖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呢?”這時另一名學生指著制作的扇形統計圖進行具體而又詳細的解說。本課的重難點在學生互相質疑和追問中給突破了,真正做到了“以學為主”創造性的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重“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新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