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亮
摘?要:甘肅省迭部藏區的藏族學生普遍缺乏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鍛煉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創新能力,更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藏族學生;課堂教學;問題意識;創新能力
筆者在甘肅省迭部藏區教學二十多年,與許多教師探討教學中的各類問題時,發現多數教師提到一個共同的話題,即藏族學生在課堂上不愛提問,不善于答問,缺乏問題意識。新課改提倡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是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就沒有思維創造力。因為問題意識是開啟和發展學生思維的主要動力,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增強課堂上聽課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激活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許多教師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想解決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疾病”,但收效甚微,不知用什么“靈丹妙藥”才能“醫治”好學生這個“頑疾”。因此,筆者針對藏族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現狀,在任教的班級里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調查的統計結果
(1)認為“發言和問題對學生有幫助”的學生占調查人數的80%。
(2)認為“自己沒有養成問題意識習慣”的學生占75%。
(3)認為“漢語說不好,怕說錯會讓其他同學笑話”占70%。
(4)認為“上課習慣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不愿想問題,更不想回答問題”占60%。
(5)認為“課堂氣氛不活躍,提的問題缺乏吸引力”占40%。
(6)認為“老師太嚴厲,怕老師不敢答題的”占25%。
(7)認為“自主學習差、不愿說、不敢問”的占30%。
(8)認為“課后沒有溫習、不懂教學內容、不知道問什么”占20%。
(9)認為“學習目的不明,態度不端正,不愛學習”占10%。
二、民族教育工作者培養藏族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利于培養問題意識
有些藏中學生存在學習態度方面的偏差,學習上責任心不強。認為學好、學差都一樣,連平時的作業都不能認真完成,更不要說積極學習,產生問題意識了。教師要告訴學生:當今社會發展迅猛,處處充滿了競爭,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提高自身實力,才有能力迎接挑戰,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提高能力就需要學習,掌握新知識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不知中求知”“從知中發現不知”。通過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樹立為民族和國家的興旺發達勇挑重擔的信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讀書的決心。
2.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問題意識
每一位教師都說自己愛學生,但許多學生都說感受不到老師的愛。這是因為多數教師對學生的愛,轉化到教學上、對學生的批評教育上、對學生更高的要求上,希望自己教的學生都成為棟梁之材,這樣的愛無可厚非,但學生卻感受不到,使師生之間產生“鴻溝”。筆者認為,教師不管在教學還是生活中,都要用寬容慈愛的心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不論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是否讓學生滿意,但至少讓學生知道自己愛他們,心里有他們。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師。擁有輕松、快樂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敢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敢于回答問題,而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
3.創建新穎有趣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問題意識
(1)新課程提倡探究性學習,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創新能力,教師就要抓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巧設新穎別致的教學設計,通過妙趣橫生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投入到探求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2)“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能有思,無思則不能釋疑。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能力設計問題,因人而異把握問題的難度。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出較容易的問題;對學習好的學生提較難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答之問,充分體現學生思維拓展和語言表達能力。
(3)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識規律,問題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富于啟發性,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明白“溫故才能知新”。
(4)教師在課堂提問中,要善于由此及彼,聯系遷移,使學生“觸類旁通”,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才更有創新性。當學生回答錯誤或回答不上時,不能諷刺挖苦,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有時要加以提示,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及時給予幫助和糾正。教師及時、恰當的點撥引導,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5)“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惑難解的問題時,會產生懷疑、困惑、焦慮的心理狀態。要是這種心理狀態,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就會產生求異思維。敢于質疑,勇于思考,學生才會發現問題,教師以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學,教學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若能巧妙運用提問題的藝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就能增強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求異創新能力,使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