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梅
【摘 要】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因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就顯得很重要。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狀況,本文將淺析高職院校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常采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互動性
一、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不斷擴招,直接減少了高職院校的生源,致使高職院校招生困難,生源質量偏低,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低迷。
隨著對外合作交流的加強,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語言工具日益重要,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面臨重大危機。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①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低,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弱。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沒有學習干勁。③課堂教學方式陳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當前的生源狀況和社會用人發展趨向之間有矛盾。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解決辦法
對于當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唯有老師盡可能地為學生傳授更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使學生能運用基本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生活中或職業場景下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及文化涵養,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職業生涯、終生學習奠定知識基礎。所以,在遵守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老師應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專業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互動式教學,最大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實效最優化。
三、常用的互動式教學方式
(一)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語言教學源于英國教育家珀拉胡介紹英語教學時采納的新教學法。此法是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履行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方式,發揮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英語。它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核心,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立多個難度適宜的任務,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完成每個任務,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英語。比如進行一場小型辯論會,老師給學生兩個對立話題并指導學生組織篩選相關材料,課堂上辯論雙方學生陳述觀點,老師最后總結點評。在整個過程中,無一不體現任務分配的教學理念及其科學合理性。該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分組討論法。它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組協作共同討論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它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樹立學生自信心。那些不敢或不向老師直接提問的學生利用這樣的分組機會,跟同學交流并解決其不懂的問題,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誠然,整個過程中,老師應當起到督促和鼓勵作用,當某個小組討論氛圍十分濃厚時,應當及時給予表揚;當發生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應當合理幫助;當遇到較多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老師應當給以正確的引導和解釋。分組討論法,沖破了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體現了學生為本的教育本質。
(三)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英國的結構主義語言理論。口語是語言的基礎,結構是說話能力的核心。情景教學,它著重給學生提供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語言環境,使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依據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語言交際環境,從而讓學生獲取感性的知識材料。學生通過自身對情景的理解,加強知識與情感的融合。學生通過扮演其感興趣的角色,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寓教于樂,使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學生在整個自由表演過程中,牢牢地掌握所學的新知識,還能鞏固部分已經學過的知識。實際教學中可以圍繞“工作”這一中心詞設置如下話題:你對你的工作有什么期待;你認為在面試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等。根據以上話題,展開情境討論,邀請學生分別扮演招聘官以及應聘者,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迅速提升,使得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得以實現。
(四)激勵教學法。激勵法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動作去激勵啟發學生,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行為表現。教師應盡量通過親切的表情和言行給學生鼓勵,具體表現有期望、鼓勵、喜悅、默契、贊許、信任、會意的微笑。特別是對基礎相對弱的學生時,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肯定和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增強其自信心。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適時運用激勵方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心理學研究證明,大腦處于競爭狀態時的學習效果比平時學習效果好得多。“石本無光,相擊而光”教師應巧妙用激勵手段,讓課堂成為“智力競技場”,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變苦學為樂學,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培養了競爭意識。
四、結束語
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它符合語言學習的邏輯規律,更能營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極大程度上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主觀能動性。在當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只有老師真正改變了自己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由原本的表演者轉變為課堂的設計者,沖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多變的互動式教學模式,才能根本上解決當前傳統的應試教育弊端。
【參考文獻】
[1]倪士俊.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性解析[J]. 才智,2013,06:166.
[2]馬秋菊. 交互式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楊琳.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失真與歸真[J]. 江蘇教育研究,2013,09:47-49.
[4]張慧. 淺談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方法[J]. 新課程(下),2013,11: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