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例娟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但長期以來,一些人對計算能力的理解并不全面,將其僅僅等同于計算技能(即算得又快又好),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從長遠看,學會計算終身受用,生產、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計算;就目前而言,作為數學基礎的計算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和計算器的逐步普及,獨立計算能力越來越被師生所忽視。從小學階段各年級考試試卷來看,有關計算的分數所占的比例很大(約80%),而學生計算失分率卻非常高,據平時檢測和期末考試學校統計出來的數據,學生計算平均失分為10~15分之間。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低,無疑給學生的學習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要快速地、大面積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要以加強計算教學作為突破口。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 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計算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發現、探究新的知識。采用形式多樣的探索和計算練習來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單單的計算是枯燥無味的,學生不愿意去做,甚至可能造成學生對計算產生厭倦的心理,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針對不同的計算練習找到相應的形式與方法,來激發學生計算興趣。如: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入手,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可以用游戲,分組競賽,接力賽等形式;利用學具、教具、多媒體等方式結合教學內容來訓練,,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讓學生理解算理
大綱強調,“筆算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據算理,掌握法則,再以法則指導計算”。 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算理不清,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沒學會”,學生根本就沒弄明白這樣計算的道理。算理不明確,從而導致計算錯誤。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并熟練掌握計算法則,運算性質,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既要讓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這樣算。
三、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培養
許多學生計算出錯不是因為計算方法出問題,而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讓學生做到以下四點:
1.看清題目。要求學生在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與原題進行核對。豎式上的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
2.認真審題。要求學生在做計算題時,不能拿起筆就算,必須先審題,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才能動筆算。
3.專心計算。要求學生書寫要工整,運算符號要寫清楚。計算時要集中精力,不分心。
4.仔細驗算。要求學生檢查計算方法是否合理,數字、運算符號是否正確。對結果進行檢查和驗算,確保準確無誤。
四、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是訓練思維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實踐表明:實際生活中的計算問題大部分運用口算解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四則混合運用中,筆算是重點、口算是基礎,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數學奧林匹克專家裘宗滬指出:“如果你想學好數學,首先要會算,而且要算得好。心算是一種思維能力。心算好,腦子里能盤算的問題就多,隨時隨地都能想問題。”可見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1)合理安排口算。義務教材把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放在筆算之前教學,而一些較難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則放在筆算之后教學,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內的加減法是加減法的重要基礎,只教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中,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如25+7,28+20,是筆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口算的基礎。因此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筆算之前,只教學口算;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學生掌握要困難些,所以一年級先教筆算,二年級再進一步要求會口算。這樣使學生既能學好筆算,又能形成較強的口算能力。
(2)多種形式的口算練習。如:聽算訓練,視算訓練、口算游戲、搶答比賽等,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口算能力。
(3)經常性的口算練習。每節數學課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可選擇適當的時間,安排3分鐘的口算練習,這樣長期堅持,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注重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在小學新課程中,要求對同一個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比如:在計算65―36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以后,再討論交流,抽樣以后發現有以下幾種算法:生1:按照筆算的方法來計算,個位5減6不夠減,向十位退一當十,就是15―6=9,十位上5―3=2.結果是29。生2:把36看作30與6的和,先從65中減去30得35,再從35中減去6得29。生3:把36看作30與6的和,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先從多65中減去6得59。再從59中減去30得29。生4:把36看作40,65―40=25,多減了4,就要加上4,所以25+4=29。生5:我發現個位相同的兩個數相減,計算時很方便,因此,先從65中減去35等于30,因為少減了1,則要減去1,所以結果得29。這樣,提倡算法多樣化,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的潛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
六、多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教學的理性回歸需要鞏固練習,而且需要考慮學生個體的不同形式的練習。練習設計既要顧及知識的積累,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練習、比較,發現錯誤,教師及時指導,矯正補缺,從而提高小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只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認真態度和不懈努力,堅持下去,計算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