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使得高中的英語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對高中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語課程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很多高中學校在課改中對于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存在很多問題,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模式
高中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英語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提高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
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在英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使用適當的課堂用語,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都采用中文教學的方法進行詞匯和語法的講解,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師應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盡量減少中文的使用,通過適當的課堂用語的使用為學生營造適當的語言環境。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知識水平,使用的課堂用語應以學生能夠準確的理解為原則。
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陳舊
盡管新課改的發展促進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但很多高中學校對于英語的教學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較陳舊,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且教學方法較單一,教師只注重單詞、句型和語法的講解,將重點的教學內容陳列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記錄筆記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種教學方法由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降低了教學效率。
2. 對于教學資源的投入不足
很多高中學校對于英語的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對于英語教學方面的教學資源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使得高中英語的教學資源嚴重匱乏,影響了英語的教學效率。教學資源的不足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只有教材,只能通過黑板的板書給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難以真正的理解,只能死記硬背以應付考試。【1】同時,僅限于教材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學習空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這門語言。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英語的文化背景進行學習,才能實現對英語的掌握和應用。由于教學資源的短缺,英語的教學無法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得不到培養,與新課改的要求不符。
3. 英語方面的師資力量短缺
英語教師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英語教師的素質不高會直接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很多高中學校聘用的英語教師是剛剛從師范學校畢業的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有限且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在教學中難免出現教學不流利的情況,對課堂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影響。教師的不標準的口語或是錯誤的教學方法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很多英語教師沒有很好的理解新課改對英語課程課堂教學的要求,不能將新課改的內涵貫徹到實際的教學中。
三、新課改背景下加強高中英語課堂效率的策略
1. 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
高中的英語教學應建立在對新課改的內涵和要求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進行創新和改革,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高中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為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積極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英語文化的講解,在文化的背景下進行教學,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通過不斷的對話練習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充分體現新課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2. 加強教學資源的投入力度
高中學校為加強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必須加強對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視,加大對英語方面教學資源的的投入力度。為滿足新課改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應完善學校的相關資源。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如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英語的歌曲或電影片段,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實現了師生間的互動,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 加強教師的培訓
高中學校在聘用英語教師時,應制定嚴格的用人標準,以提高英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對于確定聘用的人員應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加強其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對教師的任教資格進行嚴格的考查,以保證上崗的教師都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3】此外,還應加強對在崗教師的培訓,通過定期對在崗教師的培訓,使其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建設一支優秀的英語教學師資隊伍,以保證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同時,應加強高中學校之間的聯系,通過英語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學習,有助于學校之間實現優秀教師資源的共享,從而促進高中學校的共同發展,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培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應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的利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滿足新課改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雪萍.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初探——解讀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語法目標所引發的思考[J]. 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2,05(4):18.
[2] 吉宏林. 新課程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究——以“學案導學”模式為研究對象[J]. 考試周刊.2012,10(7):15.
[3] 尹翔,孫嘉宇,劉雯. 新課改背景下內蒙古地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包頭市東河區為例[J]. 才智.2012,04(3):19.
作者簡介:黨霞萍(1982—),女,甘肅永靖,漢,中教二級,本科,英語專業,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