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把握城市發展的最新動態,通過現代傳媒技術,及時宣傳航空港經濟建設的進展,為打造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全面發展提供多元化媒體服務。基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媒介形象建構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凸顯,利用現代傳媒體系的優勢,創造一個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面廣泛的信息傳播平臺,開始變得重要起來。
【關鍵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媒介形象;構建
1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背景
大力發展航空經濟,建設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是省委、省政府順應經濟全球化大趨勢、把握航空經濟發展規律,立足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國家民航發展戰略需要,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定位和主要任務,所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
目前,河南省正在積極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這個實驗區不僅要成為鄭州市經濟發展的新版塊,還要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龍頭,帶動鄭州走向國際、走向世界的平臺,成為鄭州建設國際化陸港城市、國際性的綜合物流區、高端制造業基地、服務業基地的載體。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企業在機場以及在交通走廊周圍集聚,“航空大都市”作為一種新型的城市出現了。在速度經濟時代,機場已經成為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結點,也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它不斷吸引著眾多的與航空業相關的行業聚集到其周圍。
2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應打造獨有的“鄭州模式”
鄭州為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素有“中國鐵路心臟”和“中國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譽,坐擁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及亞洲首座、全國唯一的時速350公里高鐵客運十字樞紐站,
2013年3月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正式批復,作為國家戰略,鄭州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圍繞“大樞紐、大產業、大都市”建設理念,以航空經濟為主線,以先行先試為手段,以航空港建設為依托,以產業提升為核心,以服務優化為重點,以協調發展為目標,積極探索“鄭州模式”航空經濟系統理論和實踐體系,全面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
在中原經濟區飛速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對于提升鄭州城市品牌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依托中原文化底蘊,提升城市的軟實力,鄭州城市品牌構建就顯得非常迫切。
3現代傳媒體系助推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
一個城市的形象建構,首先需要良好的媒介形象構建,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現代傳播技術的應用能力。如今,鄭州以建設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為契機,以國務院定位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際化陸港城市為目標,努力建設成為引領中原、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國際化航空大都市。
在一個城市打造自身品牌的同時,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傳播技術,利用何種媒體作為宣傳城市品牌的平臺都成為重要的考量標準。現代傳播體系的不斷發展,傳播能力的提升,對推動鄭州大都市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結合十八大提出的構建和發展現代傳媒體系,構建良好的媒介形象,達到服務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目的,也為今后鄭州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做好鋪墊。
4鄭州空港媒介形象構建成為重要范疇
媒介形象是由媒介外在和內在的特征和風格構成的,常常由公共宣傳、廣告和公共關系等有意識地宣傳和樹立的。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中,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推廣依賴于包圍社會大眾的傳播媒體。應結合時代背景,把握城市發展的最新動態,通過現代傳媒技術,及時宣傳航空港經濟建設的進展,打造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全面發展提供多元化媒體服務。
如今鄭州航空港區正在積極推進制造業集群、大型航空樞紐建設和集地鐵、公交、飛機于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基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媒介形象建構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凸顯,利用現代傳媒體系的優勢,創造一個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面廣泛的信息傳播平臺,開始變得重要起來。要想發展鄭州航空大都市,打造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品牌,就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技術構建媒介形象。
5媒介形象構建助推鄭州航空經濟發展策略
5.1利用媒體形象構建,傳播鄭州航空港品牌效應
本文依據經濟飛速發展、信息洪流不斷沖擊的當下,將“航空大都市”作為鄭州城市建設與規劃的主題,利用媒介形象構建傳播鄭州航空港的品牌效應。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綜合實驗區建設以鄭州機場為核心并將這個“綜合實驗區”打造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引擎和國家內陸開放高地,而且,未來的實驗區將是一個宜居、生態、綠色、環保等為一體的“新都市”。
5.1.1提升傳播內容品質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的精髓,決定傳播的方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有傳播力。只有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傳播才有穿透力。
5.1.2打造綜合傳播平臺
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重要出版社建設,是黨的新聞宣傳事業的主陣地、主力軍,必須作為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的重點。
5.1.3鑄造高科技載體
科技與傳播歷來緊密相連,現代高新技術在傳播方面的巨大潛能和可能產生的不可估量的影響,誰占有先進科學技術,誰就占有傳播的制高點。要站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大力拓展傳播渠道,豐富傳播手段,加快構筑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傳播體系。
5.1.4建設傳播人才隊伍
構建和發展現代傳媒體系、提高傳播能力,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建立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制度,造就一批受眾喜愛、有影響力的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抓緊培養善于開拓文化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得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
5.2以航空港經濟建設為依托,探索媒介形象構建的基本標準
結合時代發展最新動態,基于航空港經濟綜合實(下轉第18頁)(上接第26頁)驗區建設的背景,利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體系,研究媒介形象的構建。從媒介角度而言,公信力、親和力、整合力與傳播力共同構成了媒介形象建構的基本標準,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和研究價值。
本文依托現代傳媒體系,從提升傳播內容品質、建立綜合傳播平臺、鑄造高科技載體、建設專業的傳播人才隊伍等方面,通過傳媒技術,建構多元化的媒介形象,及時宣傳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進展,為打造鄭州航空大都市建設提供多元化媒體服務。
5.3順應“速度經濟”發展,打造鄭州航空大都市
全球航空經濟第一人約翰卡薩達教授在《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一書中形容航空經濟是“速度,速度,還是速度”。航空經濟,它將是指導實驗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模式的主導與核心,也是航空港實驗區建設的主線;航空經濟的本質就是“速度經濟”。
航空物流是航空經濟的關鍵因素,也是航空經濟具體的實現形式。考慮到航空物流的特色,即“速度效應,時空效應”,因此,適合于航空物流運輸的產業必然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這也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領域的基本標準。
航空港經濟是以航空樞紐為依托,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支撐,以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并參與國際市場分工為特征,吸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建立媒介形象構建完整理論模式,引領全球航空經濟建設與發展新領域;以“航空經濟創新基地”建設,建立一個系統化、專業化的全球航空經濟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基地;通過“航空經濟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層次,改進技術,發展新興航空經濟產業集聚區;通過“生態經濟文化基地”建設,豐富航空經濟內涵,真正展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示范效應,提升實驗區在國際航空經濟領域的根本競爭力,全面提高中原經濟區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約翰·卡薩達.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7).
[2]夏初蕾.鄭州市戶外廣告現狀調查及傳播效果研究[J].科技傳播,2013(11).
[責任編輯:孫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