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應春+陳偉芬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觀察A組采用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 觀察B組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消潰平湯劑, 比較三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及潰瘍的復發率。結果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同時給予抗HP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提高了潰瘍愈合速度, 而且有效預防潰瘍的復發,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十二指腸潰瘍;中西藥結合
Cli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lated duodenal ulcer YE Ying-chun, CHEN Wei-f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Dongguan Dalang Hospital, Dongguan 5237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related duodenal ulcer. MethodsChose 68 cases of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Nov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24 cases for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 duodenal ulc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combined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B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kui Pingtang Decot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edHP eradicate rate and healing rate and ulcer recurrence in three groups. HP eradicate rate, the healing and ulcer recurrence. ResultsTot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group (97%)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8.2%)(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Anti HP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for it not only raises the speed of the ulcer healing, but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ulcer recurrenc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 DU)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發病多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層和肌層的缺損[1]。本研究選取本院接診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采用不同的用藥方案治療,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觀察A組男13例, 女11例;年齡21~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6.8±13.6)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6±0.5)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3±2.6)mm。觀察B組男12例, 女12例;年齡23~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2.4)歲;病程1個月~4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8±2.4)mm。對照組男14例, 女 10例;年齡22~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3.4)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1±1.9)mm。本次研究選取的所有患者均已被詳細告知研究內容, 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比較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給予口服雷貝拉唑腸溶片(國藥準字H20020330, 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20 mg, 1次/d。觀察A患者采用西藥治療, 口服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59988, 河南羚銳制藥有限公司) 20 mg, 2次/d;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C20090039, 香港聯邦制藥有限公司)1.0 g, 2次/d;克拉霉素(國藥準字H20061104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0.5 g, 2次/d。觀察B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中藥消潰平湯劑治療, 主要成分:公英20 g、白芷10 g、黃連10 g、黃芪15 g、茯苓10 g、大黃11 g、浙貝10 g、黃連10 g、烏賊骨15 g、甘草8 g。1劑/d, 水煎分成2份早晚飯后各服用1次。三組患者在治療期間, 控制飲食, 食物以清淡為主, 禁煙酒, 均由同一醫師行內鏡檢查, 療程為30 d。
2結果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使得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 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也日益上升, 而且發病年齡趨向于年輕化, 應當引起廣大醫學工作者的注意。如果說社會、生活等外界因素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誘因, 那么生理方面的內在因素才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真正病因, 只有徹底的根治幽門螺桿菌才能治療該類疾病。
幽門螺桿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特殊的革蘭陰性菌, 其具有較高的耐酸性, 而且能夠在胃黏膜內自由游動, 并產生尿素, 二者在降解的過程中會釋放處氨從而有效的中和胃酸, 達到在強酸下生存的結果, 一旦胃黏膜屏障功能被削弱就會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 進而產生急慢性炎癥的反應。由此可知, 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理就是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 達到消弱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同時增強黏膜保護作用[2]。中醫認為十二指腸潰瘍是因為脾胃虛弱, 肝脾失調, 氣滯血瘀而導致的。治療主要以需要PPI為基礎, 采用中藥聯合治療。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 大大的提高了臨床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消潰平湯劑, 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既可以促進潰瘍的愈合, 又可以增強胃腸的免疫功能, 還能有效的抑制和消滅胃幽門螺桿菌。
綜上所述,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實施中西藥結合用藥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能夠根除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的愈合, 還能夠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資料
[1] 陸代梅.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效果觀察.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7):217-217.
[2] 陳欣菊.中西醫結合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10例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25):103-104.
[收稿日期:2014-03-20]
endprint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觀察A組采用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 觀察B組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消潰平湯劑, 比較三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及潰瘍的復發率。結果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同時給予抗HP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提高了潰瘍愈合速度, 而且有效預防潰瘍的復發,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十二指腸潰瘍;中西藥結合
Cli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lated duodenal ulcer YE Ying-chun, CHEN Wei-f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Dongguan Dalang Hospital, Dongguan 5237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related duodenal ulcer. MethodsChose 68 cases of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Nov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24 cases for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 duodenal ulc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combined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B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kui Pingtang Decot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edHP eradicate rate and healing rate and ulcer recurrence in three groups. HP eradicate rate, the healing and ulcer recurrence. ResultsTot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group (97%)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8.2%)(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Anti HP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for it not only raises the speed of the ulcer healing, but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ulcer recurrenc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 DU)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發病多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層和肌層的缺損[1]。本研究選取本院接診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采用不同的用藥方案治療,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觀察A組男13例, 女11例;年齡21~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6.8±13.6)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6±0.5)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3±2.6)mm。觀察B組男12例, 女12例;年齡23~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2.4)歲;病程1個月~4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8±2.4)mm。對照組男14例, 女 10例;年齡22~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3.4)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1±1.9)mm。本次研究選取的所有患者均已被詳細告知研究內容, 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比較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給予口服雷貝拉唑腸溶片(國藥準字H20020330, 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20 mg, 1次/d。觀察A患者采用西藥治療, 口服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59988, 河南羚銳制藥有限公司) 20 mg, 2次/d;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C20090039, 香港聯邦制藥有限公司)1.0 g, 2次/d;克拉霉素(國藥準字H20061104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0.5 g, 2次/d。觀察B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中藥消潰平湯劑治療, 主要成分:公英20 g、白芷10 g、黃連10 g、黃芪15 g、茯苓10 g、大黃11 g、浙貝10 g、黃連10 g、烏賊骨15 g、甘草8 g。1劑/d, 水煎分成2份早晚飯后各服用1次。三組患者在治療期間, 控制飲食, 食物以清淡為主, 禁煙酒, 均由同一醫師行內鏡檢查, 療程為30 d。
2結果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使得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 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也日益上升, 而且發病年齡趨向于年輕化, 應當引起廣大醫學工作者的注意。如果說社會、生活等外界因素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誘因, 那么生理方面的內在因素才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真正病因, 只有徹底的根治幽門螺桿菌才能治療該類疾病。
幽門螺桿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特殊的革蘭陰性菌, 其具有較高的耐酸性, 而且能夠在胃黏膜內自由游動, 并產生尿素, 二者在降解的過程中會釋放處氨從而有效的中和胃酸, 達到在強酸下生存的結果, 一旦胃黏膜屏障功能被削弱就會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 進而產生急慢性炎癥的反應。由此可知, 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理就是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 達到消弱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同時增強黏膜保護作用[2]。中醫認為十二指腸潰瘍是因為脾胃虛弱, 肝脾失調, 氣滯血瘀而導致的。治療主要以需要PPI為基礎, 采用中藥聯合治療。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 大大的提高了臨床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消潰平湯劑, 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既可以促進潰瘍的愈合, 又可以增強胃腸的免疫功能, 還能有效的抑制和消滅胃幽門螺桿菌。
綜上所述,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實施中西藥結合用藥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能夠根除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的愈合, 還能夠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資料
[1] 陸代梅.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效果觀察.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7):217-217.
[2] 陳欣菊.中西醫結合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10例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25):103-104.
[收稿日期:2014-03-20]
endprint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藥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觀察A組采用奧美拉唑聯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 觀察B組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消潰平湯劑, 比較三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及潰瘍的復發率。結果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同時給予抗HP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提高了潰瘍愈合速度, 而且有效預防潰瘍的復發,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十二指腸潰瘍;中西藥結合
Cli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lated duodenal ulcer YE Ying-chun, CHEN Wei-f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Dongguan Dalang Hospital, Dongguan 5237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related duodenal ulcer. MethodsChose 68 cases of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Nov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24 cases for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 duodenal ulc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combined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B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kui Pingtang Decot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edHP eradicate rate and healing rate and ulcer recurrence in three groups. HP eradicate rate, the healing and ulcer recurrence. ResultsTot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group (97%)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8.2%)(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Anti HP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for it not only raises the speed of the ulcer healing, but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ulcer recurrenc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 DU)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發病多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層和肌層的缺損[1]。本研究選取本院接診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采用不同的用藥方案治療,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間,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A組、觀察B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觀察A組男13例, 女11例;年齡21~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6.8±13.6)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6±0.5)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3±2.6)mm。觀察B組男12例, 女12例;年齡23~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2.4)歲;病程1個月~4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8±2.4)mm。對照組男14例, 女 10例;年齡22~65歲之間, 平均年齡(47.1±13.4)歲;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潰瘍直徑為(12.1±1.9)mm。本次研究選取的所有患者均已被詳細告知研究內容, 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比較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 給予口服雷貝拉唑腸溶片(國藥準字H20020330, 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20 mg, 1次/d。觀察A患者采用西藥治療, 口服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59988, 河南羚銳制藥有限公司) 20 mg, 2次/d;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C20090039, 香港聯邦制藥有限公司)1.0 g, 2次/d;克拉霉素(國藥準字H20061104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0.5 g, 2次/d。觀察B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中藥消潰平湯劑治療, 主要成分:公英20 g、白芷10 g、黃連10 g、黃芪15 g、茯苓10 g、大黃11 g、浙貝10 g、黃連10 g、烏賊骨15 g、甘草8 g。1劑/d, 水煎分成2份早晚飯后各服用1次。三組患者在治療期間, 控制飲食, 食物以清淡為主, 禁煙酒, 均由同一醫師行內鏡檢查, 療程為30 d。
2結果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P根除率91.7%、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組患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年回訪中, 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的復發率8.3%、4.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復發率3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使得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改變, 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也日益上升, 而且發病年齡趨向于年輕化, 應當引起廣大醫學工作者的注意。如果說社會、生活等外界因素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誘因, 那么生理方面的內在因素才是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真正病因, 只有徹底的根治幽門螺桿菌才能治療該類疾病。
幽門螺桿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特殊的革蘭陰性菌, 其具有較高的耐酸性, 而且能夠在胃黏膜內自由游動, 并產生尿素, 二者在降解的過程中會釋放處氨從而有效的中和胃酸, 達到在強酸下生存的結果, 一旦胃黏膜屏障功能被削弱就會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 進而產生急慢性炎癥的反應。由此可知, 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理就是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 達到消弱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同時增強黏膜保護作用[2]。中醫認為十二指腸潰瘍是因為脾胃虛弱, 肝脾失調, 氣滯血瘀而導致的。治療主要以需要PPI為基礎, 采用中藥聯合治療。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 大大的提高了臨床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消潰平湯劑, 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既可以促進潰瘍的愈合, 又可以增強胃腸的免疫功能, 還能有效的抑制和消滅胃幽門螺桿菌。
綜上所述,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實施中西藥結合用藥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能夠根除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的愈合, 還能夠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資料
[1] 陸代梅.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效果觀察.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7):217-217.
[2] 陳欣菊.中西醫結合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10例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25):103-104.
[收稿日期:2014-03-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