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
摘 要: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好的多媒體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就開發多媒體課件的經驗做系統的介紹,為開發多媒體課件的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開發;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26-02
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教師根據自己的創意和對知識的理解,先從總體上對信息進行分類組織,然后通過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集成,使他們融為一體并賦予它們以交互特性,從而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多媒體應用軟件產品。
中職學生由于文化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又對理論知識缺乏學習興趣,但一些理論知識又是專業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教師還按照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授,勢必會造成學生上課睡覺、厭學等情況出現,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中職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教學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可把原來抽象、枯燥無味、以文字形式表達的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的特點,能把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理論知識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從而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教學效果。中職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圖1 多媒體課件開發導向圖〖TS)〗應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要切實能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起到較好的輔助教學作用;可從策劃設計、組織開發和測試維護三大階段進行,如圖1所示。
一、精心策劃設計
課件開發前進行精心的策劃設計是保證高質、高效完成作品的前提,該階段可分為課件選題、組建團隊、設計腳本三部分。
1.課件選題
選擇課件的課題是整個課件開發的第一步,確定一個好的課題是課件成功的必要條件。中職多媒體課件選題首先應從教學實際問題出發,選擇學科較為重要的內容或急需的內容,以及較為抽象的重點和難點;其次課題內容盡量集中,涉及面不要太寬;最后在選題上應選擇用常規方法難以表現而又適合于計算機多媒體表現的課題。例如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網絡綜合布線》中的布線測試參數概念非常抽象,筆者通過開發形象生動的FLASH仿真課件去表現,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組建開發團隊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是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教學課件,所以應區別于一般的應用類軟件開發。多媒體課件開發團隊應至少包括以下三類人員:
(1)項目負責人:是整個課件開發的核心,此人應具備組織能力和管理技巧,能夠有效地與全組人員進行協調和溝通,對課件開發流程較為熟悉,對課件開發的質量與進度負有主要責任。
(2)專業教師:由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來擔任,他們熟悉課件所要表現的教學內容,懂得教學法,對課件的使用對象有較深刻的了解。其職責是確定課件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提供課件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內容以及教學知識內容的表現方式。
(3)技術人員:在中職學校一般是具有較強的多媒體開發專業技術的信息技術教師,其主要職責是將專業教師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表現形式等內容和思路通過多媒體開發工具實現為多媒體課件,技術人員應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設計腳本
腳本設計是多媒體課件開發的重要環節,是多媒體課件設計思想的文字表現形式、課件制作的直接依據,也是溝通專業教師和技術人員的有效工具。腳本設計應由項目負責人和專業教師聯合編寫,并與技術人員溝通多媒體課件技術表現形式的可行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訴課件制作技術人員具體的制作要求,主要包括界面元素與布局、畫面的時間長度及過渡方式,人機交互方式、色彩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現聲音、動畫和視頻的要求等。
二、周密組織開發
由于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是一項較大的系統工程,所以要求參與課件開發的教師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專業知識等多種知識,熟悉使用各種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設備、編輯軟件等。開發步驟可分為選擇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與編輯和創作合成。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教學教法·〖HT5SS〗中職多媒體課件開發探究〖BHDFG0.5mm〗〖BG)〗〖BW)〗
1.選擇開發工具
根據課件開發腳本設計中要實現的要求選擇相應的開發工具,如需簡單的演示即可完成的可使用PowerPoint;需要大量的人機交互和動畫效果才能實現的課件可選擇Flash、AuthorWare;如果需要使用3D效果、虛擬仿真技術的就可以選擇director、3Dmax等。表1列出了各種開發工具的特點,在開發課件時可根據實現效果選擇一種或多種開發工具完成課件的制作。
2.素材采集與編輯
一個課件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各種素材的質量和豐富程度,這就要求進行大量課件素材采集與編輯,此部分應包括:(1)根據課件內容的需求確定何種素材。如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2)確定素材的獲得方式。如哪些可使用現有素材,哪些需要自己制作,制作時要使用何種設備、工具,最好能列出所需素材來源表。(3)各類素材的采集和編輯。根據素材的類型不同,采集和編輯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文字要輸入到計算機;圖形、圖像可通過掃描或拍攝采集后,通過photoshop專業圖形圖像軟件根據需要進行修飾、拼接、合并等;聲音可通過錄音設備采集,通過聲音編輯器audition對其進行回聲、放大、消除背景噪聲等處理;視頻可使用攝錄設備采集后通過after effects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處理等。(4)對已編輯好的素材進行管理,規范命名。多媒體作品素材類型多、數量大,若不進行規范命名,很容易導致素材混淆、重復或遺漏,給后面的開發工作帶來不便。素材可根據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如圖片可存放在“picture”、視頻可存放在“video”文件夾下,在類型文件夾下再對圖片所在課件中的位置、作用進行規范命名,如名稱為“pic_位置”表示用于課件中某位置的圖片,便于創作時查找使用。
3.創作合成
該階段由技術人員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多媒體課件腳本,利用多媒體開發工具將各種準備好的文字、圖形圖像、音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素材進行集成,制作成符合教學目的、便于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創作合成過程中應多與項目負責人、專業教師進行溝通,避免出現課件表達效果與教學目的不符的情況,提高開發效率。
三、認真測試維護
課件制作完成后,為了能夠達到預期設計的目標,應對課件分別進行技術測試和教學測試。技術測試是為適應多種運行環境的要求,對其各模塊及整個課件分別進行技術運行調試,做徹底的檢查,對存在的錯誤及漏洞進行改正和修補;例如對動畫進行人機交互操作測試,測試是否有響應,響應是否正確?對視頻測試聲音與視頻是否同步,播放是否流暢等。教學測試則是驗證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輔助教學目標,對其所涉及的知識及教學過程進行模擬教學測試,并對教學效果反饋進行評估,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對課件某些表達效果不理想的部分進行修改。多媒體課件往往經過多次的測試、修改、再測試過程,才能成為最終產品。
參考文獻:
[1]楊津玲,任興元.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余雪麗,陳俊杰.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二)[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賴俊辰
摘 要: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好的多媒體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就開發多媒體課件的經驗做系統的介紹,為開發多媒體課件的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開發;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26-02
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教師根據自己的創意和對知識的理解,先從總體上對信息進行分類組織,然后通過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集成,使他們融為一體并賦予它們以交互特性,從而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多媒體應用軟件產品。
中職學生由于文化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又對理論知識缺乏學習興趣,但一些理論知識又是專業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教師還按照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授,勢必會造成學生上課睡覺、厭學等情況出現,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中職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教學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可把原來抽象、枯燥無味、以文字形式表達的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的特點,能把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理論知識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從而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教學效果。中職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圖1 多媒體課件開發導向圖〖TS)〗應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要切實能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起到較好的輔助教學作用;可從策劃設計、組織開發和測試維護三大階段進行,如圖1所示。
一、精心策劃設計
課件開發前進行精心的策劃設計是保證高質、高效完成作品的前提,該階段可分為課件選題、組建團隊、設計腳本三部分。
1.課件選題
選擇課件的課題是整個課件開發的第一步,確定一個好的課題是課件成功的必要條件。中職多媒體課件選題首先應從教學實際問題出發,選擇學科較為重要的內容或急需的內容,以及較為抽象的重點和難點;其次課題內容盡量集中,涉及面不要太寬;最后在選題上應選擇用常規方法難以表現而又適合于計算機多媒體表現的課題。例如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網絡綜合布線》中的布線測試參數概念非常抽象,筆者通過開發形象生動的FLASH仿真課件去表現,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組建開發團隊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是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教學課件,所以應區別于一般的應用類軟件開發。多媒體課件開發團隊應至少包括以下三類人員:
(1)項目負責人:是整個課件開發的核心,此人應具備組織能力和管理技巧,能夠有效地與全組人員進行協調和溝通,對課件開發流程較為熟悉,對課件開發的質量與進度負有主要責任。
(2)專業教師:由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來擔任,他們熟悉課件所要表現的教學內容,懂得教學法,對課件的使用對象有較深刻的了解。其職責是確定課件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提供課件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內容以及教學知識內容的表現方式。
(3)技術人員:在中職學校一般是具有較強的多媒體開發專業技術的信息技術教師,其主要職責是將專業教師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表現形式等內容和思路通過多媒體開發工具實現為多媒體課件,技術人員應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設計腳本
腳本設計是多媒體課件開發的重要環節,是多媒體課件設計思想的文字表現形式、課件制作的直接依據,也是溝通專業教師和技術人員的有效工具。腳本設計應由項目負責人和專業教師聯合編寫,并與技術人員溝通多媒體課件技術表現形式的可行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訴課件制作技術人員具體的制作要求,主要包括界面元素與布局、畫面的時間長度及過渡方式,人機交互方式、色彩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現聲音、動畫和視頻的要求等。
二、周密組織開發
由于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是一項較大的系統工程,所以要求參與課件開發的教師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專業知識等多種知識,熟悉使用各種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設備、編輯軟件等。開發步驟可分為選擇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與編輯和創作合成。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教學教法·〖HT5SS〗中職多媒體課件開發探究〖BHDFG0.5mm〗〖BG)〗〖BW)〗
1.選擇開發工具
根據課件開發腳本設計中要實現的要求選擇相應的開發工具,如需簡單的演示即可完成的可使用PowerPoint;需要大量的人機交互和動畫效果才能實現的課件可選擇Flash、AuthorWare;如果需要使用3D效果、虛擬仿真技術的就可以選擇director、3Dmax等。表1列出了各種開發工具的特點,在開發課件時可根據實現效果選擇一種或多種開發工具完成課件的制作。
2.素材采集與編輯
一個課件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各種素材的質量和豐富程度,這就要求進行大量課件素材采集與編輯,此部分應包括:(1)根據課件內容的需求確定何種素材。如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2)確定素材的獲得方式。如哪些可使用現有素材,哪些需要自己制作,制作時要使用何種設備、工具,最好能列出所需素材來源表。(3)各類素材的采集和編輯。根據素材的類型不同,采集和編輯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文字要輸入到計算機;圖形、圖像可通過掃描或拍攝采集后,通過photoshop專業圖形圖像軟件根據需要進行修飾、拼接、合并等;聲音可通過錄音設備采集,通過聲音編輯器audition對其進行回聲、放大、消除背景噪聲等處理;視頻可使用攝錄設備采集后通過after effects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處理等。(4)對已編輯好的素材進行管理,規范命名。多媒體作品素材類型多、數量大,若不進行規范命名,很容易導致素材混淆、重復或遺漏,給后面的開發工作帶來不便。素材可根據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如圖片可存放在“picture”、視頻可存放在“video”文件夾下,在類型文件夾下再對圖片所在課件中的位置、作用進行規范命名,如名稱為“pic_位置”表示用于課件中某位置的圖片,便于創作時查找使用。
3.創作合成
該階段由技術人員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多媒體課件腳本,利用多媒體開發工具將各種準備好的文字、圖形圖像、音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素材進行集成,制作成符合教學目的、便于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創作合成過程中應多與項目負責人、專業教師進行溝通,避免出現課件表達效果與教學目的不符的情況,提高開發效率。
三、認真測試維護
課件制作完成后,為了能夠達到預期設計的目標,應對課件分別進行技術測試和教學測試。技術測試是為適應多種運行環境的要求,對其各模塊及整個課件分別進行技術運行調試,做徹底的檢查,對存在的錯誤及漏洞進行改正和修補;例如對動畫進行人機交互操作測試,測試是否有響應,響應是否正確?對視頻測試聲音與視頻是否同步,播放是否流暢等。教學測試則是驗證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輔助教學目標,對其所涉及的知識及教學過程進行模擬教學測試,并對教學效果反饋進行評估,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對課件某些表達效果不理想的部分進行修改。多媒體課件往往經過多次的測試、修改、再測試過程,才能成為最終產品。
參考文獻:
[1]楊津玲,任興元.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余雪麗,陳俊杰.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二)[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賴俊辰
摘 要: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好的多媒體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就開發多媒體課件的經驗做系統的介紹,為開發多媒體課件的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開發;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26-02
多媒體課件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教師根據自己的創意和對知識的理解,先從總體上對信息進行分類組織,然后通過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進行集成,使他們融為一體并賦予它們以交互特性,從而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多媒體應用軟件產品。
中職學生由于文化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又對理論知識缺乏學習興趣,但一些理論知識又是專業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教師還按照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授,勢必會造成學生上課睡覺、厭學等情況出現,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中職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教學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可把原來抽象、枯燥無味、以文字形式表達的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的特點,能把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理論知識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從而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教學效果。中職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圖1 多媒體課件開發導向圖〖TS)〗應從教學實際需求出發,要切實能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起到較好的輔助教學作用;可從策劃設計、組織開發和測試維護三大階段進行,如圖1所示。
一、精心策劃設計
課件開發前進行精心的策劃設計是保證高質、高效完成作品的前提,該階段可分為課件選題、組建團隊、設計腳本三部分。
1.課件選題
選擇課件的課題是整個課件開發的第一步,確定一個好的課題是課件成功的必要條件。中職多媒體課件選題首先應從教學實際問題出發,選擇學科較為重要的內容或急需的內容,以及較為抽象的重點和難點;其次課題內容盡量集中,涉及面不要太寬;最后在選題上應選擇用常規方法難以表現而又適合于計算機多媒體表現的課題。例如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網絡綜合布線》中的布線測試參數概念非常抽象,筆者通過開發形象生動的FLASH仿真課件去表現,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組建開發團隊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是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教學課件,所以應區別于一般的應用類軟件開發。多媒體課件開發團隊應至少包括以下三類人員:
(1)項目負責人:是整個課件開發的核心,此人應具備組織能力和管理技巧,能夠有效地與全組人員進行協調和溝通,對課件開發流程較為熟悉,對課件開發的質量與進度負有主要責任。
(2)專業教師:由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來擔任,他們熟悉課件所要表現的教學內容,懂得教學法,對課件的使用對象有較深刻的了解。其職責是確定課件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提供課件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內容以及教學知識內容的表現方式。
(3)技術人員:在中職學校一般是具有較強的多媒體開發專業技術的信息技術教師,其主要職責是將專業教師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表現形式等內容和思路通過多媒體開發工具實現為多媒體課件,技術人員應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設計腳本
腳本設計是多媒體課件開發的重要環節,是多媒體課件設計思想的文字表現形式、課件制作的直接依據,也是溝通專業教師和技術人員的有效工具。腳本設計應由項目負責人和專業教師聯合編寫,并與技術人員溝通多媒體課件技術表現形式的可行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訴課件制作技術人員具體的制作要求,主要包括界面元素與布局、畫面的時間長度及過渡方式,人機交互方式、色彩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現聲音、動畫和視頻的要求等。
二、周密組織開發
由于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是一項較大的系統工程,所以要求參與課件開發的教師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專業知識等多種知識,熟悉使用各種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設備、編輯軟件等。開發步驟可分為選擇開發工具、素材采集與編輯和創作合成。
〖BW((5mm,,)〗〖BG(〗〖BHDWG5mm,WK17mm,WK144mm,WK17mmW〗〖SQ*6〗·〖HT5"H〗教學教法·〖HT5SS〗中職多媒體課件開發探究〖BHDFG0.5mm〗〖BG)〗〖BW)〗
1.選擇開發工具
根據課件開發腳本設計中要實現的要求選擇相應的開發工具,如需簡單的演示即可完成的可使用PowerPoint;需要大量的人機交互和動畫效果才能實現的課件可選擇Flash、AuthorWare;如果需要使用3D效果、虛擬仿真技術的就可以選擇director、3Dmax等。表1列出了各種開發工具的特點,在開發課件時可根據實現效果選擇一種或多種開發工具完成課件的制作。
2.素材采集與編輯
一個課件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各種素材的質量和豐富程度,這就要求進行大量課件素材采集與編輯,此部分應包括:(1)根據課件內容的需求確定何種素材。如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2)確定素材的獲得方式。如哪些可使用現有素材,哪些需要自己制作,制作時要使用何種設備、工具,最好能列出所需素材來源表。(3)各類素材的采集和編輯。根據素材的類型不同,采集和編輯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文字要輸入到計算機;圖形、圖像可通過掃描或拍攝采集后,通過photoshop專業圖形圖像軟件根據需要進行修飾、拼接、合并等;聲音可通過錄音設備采集,通過聲音編輯器audition對其進行回聲、放大、消除背景噪聲等處理;視頻可使用攝錄設備采集后通過after effects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處理等。(4)對已編輯好的素材進行管理,規范命名。多媒體作品素材類型多、數量大,若不進行規范命名,很容易導致素材混淆、重復或遺漏,給后面的開發工作帶來不便。素材可根據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如圖片可存放在“picture”、視頻可存放在“video”文件夾下,在類型文件夾下再對圖片所在課件中的位置、作用進行規范命名,如名稱為“pic_位置”表示用于課件中某位置的圖片,便于創作時查找使用。
3.創作合成
該階段由技術人員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多媒體課件腳本,利用多媒體開發工具將各種準備好的文字、圖形圖像、音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素材進行集成,制作成符合教學目的、便于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創作合成過程中應多與項目負責人、專業教師進行溝通,避免出現課件表達效果與教學目的不符的情況,提高開發效率。
三、認真測試維護
課件制作完成后,為了能夠達到預期設計的目標,應對課件分別進行技術測試和教學測試。技術測試是為適應多種運行環境的要求,對其各模塊及整個課件分別進行技術運行調試,做徹底的檢查,對存在的錯誤及漏洞進行改正和修補;例如對動畫進行人機交互操作測試,測試是否有響應,響應是否正確?對視頻測試聲音與視頻是否同步,播放是否流暢等。教學測試則是驗證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輔助教學目標,對其所涉及的知識及教學過程進行模擬教學測試,并對教學效果反饋進行評估,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對課件某些表達效果不理想的部分進行修改。多媒體課件往往經過多次的測試、修改、再測試過程,才能成為最終產品。
參考文獻:
[1]楊津玲,任興元.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余雪麗,陳俊杰.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二)[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