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杰
一個好的班級應該是和諧的,是進取的,是團結的。
一個好的班級的學生應該是均衡發展的,是積極向上的。
一個好的班級的領導核心應該是一個富有愛心的班主任。
一個好的班級猶如一木桶水,決定容納水的多少的應該是那最短的一塊木板。班級中的后進生就是那塊短板,一個班級不可能都是尖子生,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后進生,那么,為了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實現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均衡全面發展的愿望,后進生的轉化問題無疑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點。
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更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藝術首先是愛的藝術,愛的藝術要從耐心和寬容開始。我們要以寬容的心胸來面對學生的錯誤,要以真誠的表揚來肯定學生的成績。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在實事求是的表揚里,學生會獲得愉悅,這種愉悅是教育的原動力,刺激他們攀登新的高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尊,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與愛,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點,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夠發現,后進生也不例外,他們身上同樣有優點,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尖子生,更不能舍棄后進生。
班級內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特點,有尖子生必然會有后進生,有踏實進步的也必然會有調皮搗蛋的。面對這些調皮搗蛋的后進生必須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每一個后進生的不同情況,教師應進行深入了解,弄清他們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隨時隨地地與學生“心理換位”,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
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培養問題,歷來都是班主任比較頭疼的事情,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后進生的轉化關鍵在于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只要幫助他們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那么,后進生也會有讓我們刮目相看的時候,對于后進生的轉化,我有幾點小小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1.教師要真心與學生溝通,想學生所想。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后進生我們要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有的學生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討厭、歧視這些學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思想和品德問題而進行粗暴地訓斥。這種粗暴的批評、訓斥勢必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敵意,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的心理。面對這些學生我們要堅持用愛心與耐心進行教育,對他們多關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溫暖而有觸動,有悔意,通過我們的愛去潛心滋潤,只有以愛為媒介,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們談心,與他們交朋友,才能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
2.利用集體的力量影響他,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后進生,往往因為他們的調皮搗蛋而影響整個班級的榮譽,這時候教師就要告訴他,也讓他明白,榮譽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很多時候團體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這些學生才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后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力量有時勝過教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談。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面對教師,尤其不喜歡教師嚴肅的批評,這會使他們接受不了。而假如是同學給予的批評,他們很可能會欣然接受,再有脾氣的后進生也會顧忌同學之間的友誼。所以,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教師可以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學生跟后進生交流,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幫助、感染,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后進生的轉化不能急于求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見教育的重要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何況是后進生呢,他們接受事物往往更需要時間。所以,我們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培養不要急于一時,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半途而廢。我們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是不穩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實養成學習的習慣很簡單,主要有四點:上課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認真復習。這樣要求學生,做到持之以恒,那么將后進生轉化為尖子生也并不是天方夜譚。正所謂“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一個好的班級需要班主任無私的付出,要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班集體,班主任要融入學生當中,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對學生真正付出了,學生才能夠體會到教師的愛。只有不斷地付出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取得進步,才能使后進生成功得到轉化,才能使一個班級成長為優秀的、和諧的集體。要成功轉化一個后進生,教師要付出很多,要為學生做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教育本身并不是小事,許多小事匯在一起,會聚成一股洪流,流進學生的心田,凈化他們的心靈,滋潤他們的心靈,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