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碧 袁欣梁
摘要:習水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給習水地區遺存下來的文物、遺跡、文獻、傳說及其所蘊涵的獨有的精神文化形態,具有資源豐富性、獨特性、真實性、直觀性的特點,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本文力圖對習水紅色文化的個性特征、價值功能以及如何彰顯習水紅色文化方面進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習水紅色文化 紅色記憶 四渡赤水精神 彰顯文化個性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特有的文化形態,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的解放與自由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中國的歷史過程中的文化現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習水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在革命戰爭年代給習水地區遺存下來的文物、遺跡、文獻、傳說及其所蘊涵的獨有的精神文化形態,具有資源豐富性、獨特性、真實性、直觀性的特點。二者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與此同時,習水紅色文化亦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本文力圖對習水紅色文化的個性特征以及如何彰顯習水紅色文化方面進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習水紅色記憶,永不褪色
習水是中央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出發地和主戰場,紅軍長征在習水轉戰兩個多月,是長征途中轉戰最長的縣。
紅軍長征在習水期間,建立了一個臨時革命政權——習水縣革命委員會,留下了土城青杠坡、梅溪河等紅軍長征戰斗遺址,紅軍一、二、四渡渡口,開倉分鹽鹽號,總司令部,總政治部,紅三軍團司令部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住居等眾多重要的革命歷史遺址、遺跡。這些紅軍遺址、遺跡,已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在紅軍四渡赤水之前的青杠坡戰斗中,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建國后的三位國家主席、一位國務院總理、五位國防部長、七大元帥、500多位將軍參加了戰斗,這在共和國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習水具有豐富而獨特的紅色文化和寶貴的長征精神財富,堪稱為“紅色習水”。
二、“四渡赤水”精神,永激后人
1960年5月27日,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來華訪問時對毛澤東說:“您指揮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戰役沒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習水是中央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出發地和主戰場,其中一、二、四渡均發生在習水縣境內。毛澤東指揮三萬多長征中的中央紅軍,在赤水河流域,與數倍于己的敵軍輾轉周旋,數月間南北往返數次,東西馳騁千里,忽南忽北,聲東擊西,屢用奇兵,迅速扭轉了長征初期的被動局面,奪取了戰略轉移的主動權,體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指戰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審時度勢的神機妙算、運籌決勝的指揮藝術、奇兵神勇的英雄氣概,用生命和鮮血演繹鑄造了氣壯山河的“四渡赤水”精神豐碑。
“四渡赤水”精神是習水紅色文化和遵義會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的繼承豐富和發展,又是連接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重要紐帶。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與改革開放時期, “四渡赤水”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譜寫了一曲曲精彩的華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四渡赤水”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當代革命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財富,永遠激勵著后人繼續前進。
三、挖掘紅色功能,凸顯價值
發掘和利用習水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不僅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性,還對打造具有習水特色的紅色文化產業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習水紅色文化在習水縣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主要具備歷史印證、文明傳承、政治教育、經濟開發等價值。
1.歷史印證價值功能:習水紅色文化,見證了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奮戰、以弱勝強、轉戰滇黔的那段風云歲月,在紅軍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2.文明傳承價值功能:紅色文化提煉和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并在習水當代的建設實踐中得以傳承,尤其是四渡赤水精神更是激勵習水人民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精神支柱。
3.政治教育價值功能:紅色文化倡導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傳播其理念、彰顯其精神有利于紅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4.經濟開發價值功能:文化產業在現代經濟結構中已成為新的國民經濟增長點,而習水紅色文化則是習水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渡赤水保留下來的遺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發展習水紅色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加之習水縣地處于山區,風景優美、生態宜人,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跡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娛樂和觀光游覽中,既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于把習水紅色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幫助習水人民脫貧致富。
四、彰顯紅色個性,共促繁榮
習水紅色文化,個性突出,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該如何彰顯個性,共同促進文化繁榮呢?
1.彰顯文化個性必須繼承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對待習水紅色文化,我們必須進一步繼承優良傳統,“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審時度勢的神機妙算、運籌決勝的指揮藝術、奇兵神勇的英雄氣概”的“四渡赤水”精神, “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的長征精神等,這些都是在新時期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的。
2.彰顯文化個性必須壯大文化產業。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在當今社會,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大,經濟的文化含量越來越凸顯。為此,必須大力扶持特色文化產業、文化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以重點文化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文化產業體系,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3.彰顯文化個性必須依靠大眾。人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同時也是文化創新的主體。彰顯文化個性,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為此,必須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如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開發等等,為習水紅色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文化的發展繁榮越來越被提到了一個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對于習水豐富而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我們必須進一步地挖掘與運用,從而為促進習水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責編 金 東)